第514章 相看铺子
第二天,唐叔叔介绍的中介就打来了电话。
现在商品房还没有开始兴盛,便还没有专门的房产中介,所谓的中介还是和旧时代一样,泛指生意中介人。
他们人脉广,门路多,专注于帮别人办事,靠信息差赚钱,有点像邕城说的“98佬”。
电话那头的中介也不含糊,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是唐首长的吩咐,您只管将需要怎么样的门面告诉我就行,这边是不收费用的。”
苏渺心中一暖,礼貌地回应着,一旁的父亲也微微点头。
人家说不收费用,苏家父女可不会这么不懂事真的一毛不拔。
等之后店铺确定下来了,再打一个利是给他就好了,就说是他们邕城生意人的规矩,如此一来中介也不好拒绝。
这位中介显然经验丰富,手上掌握着不少房屋和店铺出租的信息。
经过一番筛选,次日,他便带着苏家父女踏上了看铺子的行程。
第一间店铺是两层的,正对着大街,街对面就是医院。
中介小关给父女俩介绍道:
“苏老板,您瞧这间,这间看起来是小了点,可它是上下两层的,把面积加在一起,摆上十张四角桌不成问题。
厨房在这儿,上下水都通着呢。
您做惯生意的,肯定知道,医院、学校、工厂这些地方客流量最大,而开在医院门前的餐饮店,咱们买的东西定价还能高些,您随意看看。”
苏渺和苏元正走进店内,仔细打量着。
店内空间确实有些局促,要是硬塞进多张桌椅,客人怕是连转身都困难,这势必会大大降低顾客的体验感。
父女俩对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于是,他们客气地向中介提出,想再多看几间铺子后再做决定。
第二间铺子面积倒是比较大,可位置却不在正街,而是隐匿在胡同里。
那是一个大杂院的倒座房,经过重新修整,原本通向大杂院的门框被堵上,转而开向了胡同,成了一个纯粹的铺子。
苏渺一行人走进铺子,站在门口观察着人流量。
在他们看房的二十分钟里,仅仅走过去了两三个人。
同样是巷子胡同里的店,这里的人流量与邕城相比,简直连零头都比不上。
苏元正微微皱起眉头,苏渺也轻轻叹了口气,看来这间铺子也不太符合他们的预期。
接着又看了三家,情况也是大差不差的,不是位置偏僻,就是空间布局不合理。
中介小关说:“这一圈出租的铺子大概就这几家了,如果都不满意,我们就更远一点的地方去看。”
按苏渺和苏元正的想法,能在这一圈找到合适的铺子自然是最好的,毕竟他们已经跑熟了这里的菜市场,谈供货也方便。
再者,这边离他们住的胡同不远,前期店铺名头还没打响的时候,靠着街坊邻居捧场,也能多些人气。要是去远一点的地方,这些都得重新开始。
其实,父女俩一直觉得像邕城那样前店后院的格局是最为理想的,可在京城,这样的店铺实在是少之又少。
按照这段时间,他们的观察,现在一个四合院最多能塞进十几户人,上哪还能给空出什么前店后院呢。
除非把整院子都买下来,但是即使想买,现在也没有空着无主的院子了,他们还想把店稳定下来后慢慢找好的。
听了他们意向,小关沉吟片刻后说:“咦?好像真有那么一间,就在你们住的地方不远,不过只卖不租。”
苏渺眼前一亮,说道:“大概是什么价格?我们能不能先去看看?”
“开价4万,应该还能谈的。”
4万?苏渺和父亲心中快速盘算着,如果各方面合适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
苏渺趁机多问了一句:“小关哥,现在想买四合院的话,是什么价格?”
“你想买四合院?这得看面积,按照院子不同的情况,四五万的有,四五十万的也有。”
“四五十万?这么贵呀?”苏元正有些咋舌。
“四五十万是大院子,就是那种几进几出的,这样的院子有很多是直接分配给领导了。
剩下的都变成了大杂院,前些年开放了房产交易,有人专门把大杂院还原了出来卖。
这四五十万包含腾退院子里头原住户的费用,也有一部分是整修的费用。
因为以前院子拆开来住,乱搭乱建的很多,大院子套着好几个小院子,走进去都能迷路,不拆根本就看不出原来的构造了。”
苏元正听后,恍然大悟,点点头,笑道:“那我们还是先去看铺子,等赚多点钱之后再买四合院吧。”
小关所说的符合他们期望的铺子,其实也并非完全如他们所想。
它同样是由四合院隔出来的小院子,和之前看的第二间铺子有些类似,只不过没有将通向院子的门窗封死,而是砌了墙隔出了一个大约三十平方的院子。
铺子面积则是和邕城的单独一间铺子一样大。
不过,小院子两侧各有一个小房间,这两个小房间用途多样,可以作为库房,也能改为厨房。
如果改成厨房的话,就可以把铺子里原本厨房的空间腾出来增加用餐位置。
中介小关热情地介绍着:“您来看,这边是之前砌的水槽,有三个水龙头,要洗菜什么的很方便。当初户主隔院子出来是为了自己住的,所以装修也平整。
上一年户主的单位给分了房子,就搬去住单元楼去了。
把这间开了窗开了门作为铺子卖掉,想要高点的价格。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只卖不租,说是怕租户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到时候要卖还得整理一遍。”
苏渺认真地打量着铺子,只见墙面刮得雪白,地面平整干净,门窗看着也很新,比起前面看过的铺子,确实要好上很多。
父女俩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在铺子和院子里转了好几圈,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最后,他们和小关说,辛苦他今天带看,他们回去得好好考虑一番,明天再给他答复。
父女俩还请小关到家里吃饭,小关婉拒了,说这是交给他的任务,尽心是应该的,让他们不用这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