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裹挟着碎雪。
满洲里火车站,灯光如昼。
喧嚣声震耳欲聋。
两台巨型吊车同步作业。
将两种型号飞机的零部件精准卸下。
金属部件相互碰撞。
发出清脆且连绵的声响,在站台处久久回荡。
紧接着,陆军装备区传来一阵轰鸣。
一辆辆坦克、一门门大炮,在吊车粗壮钢索的牵引下。
缓缓脱离运输平板。
沉重的车身落地。
扬起漫天尘土,让人睁不开眼。
这边拆卸工作刚结束。
那边装运货物的工人,早已推着叉车、开着牵引车。
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
场面一片繁忙。
环球贸易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办公室里人来人往。
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交织成一片。
员工数量大幅增长。
采购速度比以往快了近二倍。
可公司老板李有福,站在满洲里办事处落地窗前。
望着楼下忙碌的景象,眉头依然紧锁。
心里还是觉得不够快。
突然,他转身。
大步走到办公桌前。
一把抓起桌上的大哥大。
手指快速按下一串号码。
“王勇,你听好了!”
“立刻通知各城市的小队,不惜一切代价。
再招收一批员工,把采购队伍规模扩大一倍!”
李有福的声音低沉有力。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震得电话那头的王勇耳膜发疼。
安排好杭州那边的事情。
李有福一刻也没耽搁。
他在仓库办公室里,找到了负责人冉小波。
“小波,咱们现在收货的人手严重不足。”
“你马上行动,再招收一半人手。”
“公司现在欠的账太多了,像一座大山压在头上。”
“等从北极熊国订购的火车一到。
咱们就能多两列火车,专门跑跨境运输。”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绝对不能因为人手不够而搞砸!”
李有福目光如炬的盯着冉小波。
语气中满是坚定与不容反驳。
跨境贸易布局
李有福心里清楚。
俄罗斯海陆空各部门,对交易催得越来越紧。
这主要是因为,北极熊国境内的情况越来越不妙了。
他关起门,在办公室里反复权衡。
最终做出决定:再划出一列火车,一共三列。
全力投入北极熊国境内的运输线。
这样一来,海陆空各分一列火车的物资。
对方应该不会再像催命鬼似的紧逼了。
其实,李有福对北极熊国的各类生产线,早就垂涎三尺。
摩托车生产线、轿车和大客车生产线。
甚至制造飞机、轮船、火车的生产线,还有不少高精尖的设备。
他都想一股脑儿运回国内。
可龙国商品太过廉价。
一火车的货物价值有限。
要完成手头堆积如山的欠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了加快交易速度,他咬咬牙。
必须要划出一辆火车,专门负责和海军的交易。
接到命令的这列火车抵达满洲里后。
换装轨道轮的工作迅速展开。
不到半天时间,工作人员就完成了任务。
紧接着开始装运货物。
这趟货车将从满洲里出发。
沿着北极熊国境内的远东铁路——赤塔到乌苏里斯克线。
驶向海参崴港口。
东海舰队的人早已在那里等候。
这样能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
由于这次装货后要兵分两路。
李有福分身乏术。
他找来冉小辉。
让其挑选一位得力手下,负责满洲里这边的事务。
他则带上一批精兵强将押车。
和海军部派来的人一同前往海参崴与海军交易。
之后,由东海舰队护送他们到绥芬河口岸。
与龙国海军完成正式交接。
而李有福自己。
则跟随另两列火车。
前往北极熊国的首都,和陆军、空军进行交易。
就这样,李有福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
在北极熊国和龙国之间来回奔波。
终于,直到四列订购的火车全部完工。
李有福向上汇报后。
铁道部立刻派了八个司机。
跟随他前往北极熊国接收火车。
当初,李有福以两百六十万美金的价格订购了这四列火车。
如今他以三百万美金一列的价格卖给国家,这一次算是他赚的最少的生意。
总指挥也信守承诺。
划拨两辆火车给环球贸易公司,用于开展对北极熊国的国际贸易。
多了这两辆火车。
李有福在运输上的压力大大缓解。
现在,海军和陆军每次交易依然各用一辆火车运送货物。
而空军则从原来的每次一辆火车皮,增加到了三辆火车皮。
即便如此,和空军的交易每次最多也只能运送三千七百多万美元的物资。
在和北极熊国的大佬们做生意的同时。
李有福也没忘记在国内布局。
当1987年,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在北京珠市口开业时。
李有福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电器连锁店了。
从八十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服装和家电行业都将迎来黄金时期。
利润极为丰厚。
李有福自然不会错过。
服装方面他早就已经布局了,不过早的时候,由于技术的关系,各种电器还少的可怜。
现在,是时候开始大面积铺开家电市场了。
凭借充足的本钱和庞大的人手。
当黄光裕才开设八家店铺时。
李有福已经在全国开设了上百家店铺。
而且这些店铺都是他直接用钱买下的。
重生的他深知,开店做生意固然赚钱。
但买下店铺,往往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现在的国美电器在北方市场小有名气。
可面对李有福旗下迅速扩张的电器城。
完全就没有招架之力。
李有福决定发起总攻,一举拿下国美。
他先安排市场调研团队。
对国美电器的供应链、销售渠道、客户群体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果发现,国美电器的资金链存在严重问题。
为了扩张,在多个项目上投入过大。
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李有福抓住这一弱点,发动价格战。
他下令在国美电器附近的所有电器城。
对热门家电产品进行大幅度降价销售。
直接挤压国美的利润空间。
国美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跟进降价。
这让本就紧张的资金链愈发紧绷。
与此同时,李有福派出谈判团队。
与国美电器的供应商接触。
他开出更优厚的合作条件。
吸引了不少供应商倒戈。
纷纷减少甚至停止对国美的供货。
在重重压力下,国美电器的经营陷入困境。
门店销售额大幅下滑。
员工人心惶惶。
黄光裕四处奔走,寻找投资。
却四处碰壁。
李有福见时机成熟。
亲自出面与黄光裕谈判。
在豪华的会议室里。
李有福直截了当地提出收购方案。
“黄总,国美现在的处境,你比谁都清楚。”
“与其苦苦支撑,最后血本无归。
不如把国美卖给我。”
“我保证,会给你一个合理的价格。
还会任命你为新公司的总经理,年薪千万,年底奖金不低于一千万。”
李有福靠在椅背上,目光坚定地看着黄光裕。
黄光裕沉默良久。
他心里清楚,李有福开出的条件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他无奈地伸出手。
与李有福达成收购协议。
收购国美电器后。
李有福将旗下所有电器城统一更名为幸福电器城。
黄光裕这位曾经的国美老总。
被任命为幸福电器城的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
李有福给了他极大的权力,所有事务都由他说了算。
在李有福庞大资金支持下,黄光裕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动作。
幸福电器城迅速发展壮大。
经过三年的发展,李有福名下的电器城数量超过了上千家。
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虽说黄光裕如今给李有福打工,没有前世做首富时那么风光。
但却免去了牢狱之灾。
龙国凡是登上首富榜的人,有几个人没有进去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有福算是救了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