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平安,可算找到好玩的事情了,隔三岔五地,微服出行,跑到各个捕捞队,去看人家冬捕。
后勤部还组织士兵,到册林里去打猎,平安也想去凑热闹,对他的这一要求,三位帝师都不同意。
孙承宗教训他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山林里地形复杂,比湖面上凶险多了,陛下身系大明,不可轻易涉险。”
方正化说:“两位太后在紫禁城,日日盼着万岁爷好好地回京,万岁爷不要让两位太后担心。”
法安为他找来一只海冬青,和一家会训练海东青的鹰奴,无论是原来的明朝统治时期,还是后来的后金统治时期,女真诸部都要向统治者进贡海东青,所以在辽东,训养海东青是一门技艺,可以传给子孙,精通这门技艺的人,被称为鹰奴。
平安立即被这只神俊的海东青吸引住了,只见它雪白的羽毛上,点缀着波浪似的黑点,两只鹰腿粗壮有力,双眼明亮有神,目光锐利。它不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而是站在人的肩膀、手臂上的。
“这鸟,能抓天鹅?”平安不可置信地问他师傅。
法安大师说:“能,这海东青脾气桀骜,要让它听话,陛下得按照鹰奴的法子,好好熬它。”
平安一个小孩子,要熬一只鹰,却是十分艰难,但他是个不轻易放弃的性子,真熬到两眼通红,眼睛周围起了一层黑眼圈,那只倔强的海东青,才接受了他递上的鹿肉,表示臣服。
于是,小皇帝就多了一个小伙伴,再微服出行的时候,肩膀上站着一只神俊的海东青,像个纨绔子弟。
这天,平安念完书,换好衣服,来到院子里准备练拳,大伴方正化也换好了练武服,准备与他过招。
御林军统领郭培民,抱着一个包袱进来,见天子正在练拳,便站得远远地等待。
平安打完一套太祖长拳,收住手势,指着那包袱问他:“什么东西?”
郭培民上前,打开包袱,捧出一只跟猫一样大小的动物来:“陛下,这是一只虎仔……它娘亲被捕猎队捕杀了……是一个女真俘虏找到这只虎仔,要献给陛下的。”
“这是一只小老虎?”平安好奇地上前,伸手轻轻抚摸那毛茸茸的虎头,“跟阿宝一样可爱。”
方正化上前问道:“那俘虏叫什么名字?”
“鳌拜,”郭培民道,“他被选入捕猎队,昨儿得了这只虎仔,巴巴地请人送来献给陛下。”
平安闻言,将目光从小老虎身上移开:“鳌拜?他不是不愿意投降么?”
方正化道:“估计是想通了,这才借这只虎仔来讨好万岁爷。”
平安想了想,道:“愿意投降是好事,至于怎么用他,朕还得听听三位师傅的意见再说。”
他接过那只虎仔,对郭培民道:“告诉鳌拜,虎仔朕收到了,朕很喜欢,让他好好表现,争取宽大处理。”
说完,抱着小老虎进屋,将他放在炕上,小老虎跌跌撞撞地,连路都还走不稳,平安见了,不由得想起了阿宝,又想起了娘亲,心里涌起浓浓的思念,如决堤的河水一样不可遏止。
他抱起小老虎,问方正化:“伴伴,咱们何时回去?”
…………………………………………
开平六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开平皇帝朱慈煌,率东征大军,班师回朝。
临行前,平安让人叫来野人哥杨古安,问他:“安,愿不愿意跟朕回北京,你跟在朕身边,帮朕照顾二宝?”
二宝是平安给小老虎起的名字……杨古安坚决地摇着头:“不,安要回家!”
孙承宗在旁边劝道:“让他回家也好,他还能给辽东省的官员带路,方便摸清楚黑水河流域,和乌拉尔山以北的女真人活动区域,大明要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平安点点头,赏赐给他一袋玉米种子、一袋土豆种子、一袋红薯种子,对他道:“这些种子,你带回家,让官员和士兵教你们种植……你和你的族人,就不会挨饿了。
他们还会教你们修建房子,烧炕……冬天不会冻死人。”
杨古安已经能听懂一些汉话,他感动地跪在地上,呜呜大哭,舍不得平安离开。
至于十分想跟在大明皇帝身边的鳌拜,平安没有用他,而是将他送给杨嗣昌,做了护卫。
在辽东作战有功将士,各有升赏,按功劳大小,因为要重建辽东卫所系统,需要大量的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官职,正好用来封赏将士。
又赏赐大量的土地,比国初卫所建立时分配的土地,多了一倍,有的士兵,从一个什长,直接升到一卫的千户,还配发一千亩土地,谁不想留下来?
一下子将辽东都司的架子,搭建起来,更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战后抚恤金。
这些履新的军官,都是京营官兵,相比于其他边军,他们更依赖火器,方便控制和管理。
至于手下的士兵,就需要慢慢补充了,据说,首批发配到辽东充军的人犯,已经在路上了,这次发配的人数众多,国内的监狱都为之一空。
裕安太后早在去年秋天,就发布了特赦令,所有应该在去年秋后问斩的重刑犯,全部改为流放辽东各卫所戍边,刑满后,可恢复平民身份。
所以,大军过了三岔河,在三岔儿堡,就遇到了第一批流放辽东的犯人。
这些人拖家带口的,据说是从河南来了,趁着孟津渡决口,聚众盗抢的青壮,连累着他们的家人,全都被打包送到了辽东。
李延庚带着辽东都司的卫指挥使、千户以上级别的官员,直接迎到了三岔儿堡,跟坐地分赃似的,几百名犯人和家属,被他们一下子分光。
三岔儿堡,从此成了内地押送流放犯人的交付地,此是后话。
二月二十四,东征大军回京,次辅韩爌和三辅袁可立,率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天子凯旋。
二十五日,天子祭告太庙,献俘。
代善行的是跪礼,没有被拴着脖子行牵羊礼,礼官告诉他:大明是文明之国,不是金国那等野蛮之人,不行牵羊礼。
献俘后,他被封为归顺伯,赐了阜财坊一座两进的宅子给他居住,一辈子不得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