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只说了一句“练兵”,就转身进走进济州府的官衙,登莱水师又带来一支有上百艘船的民间捕捞队,全是北方豪商的,他得去给他们开会。
登莱水师带队的,是总兵杨御蕃,在原来的时空,他在孔有德叛乱中,坚守莱州达七个月之久,最后成功解围,因为崇拜卢象升,所以亲自带队来护航。
第二日,船队再次启航,进入朝鲜海峡后,就遇到了黑潮,船队顺着黑潮,顺利进入鲸海海域。
一路上,鱼群渐渐增多,引得天上的海鸟,成群结队地盘旋俯冲,尽情享受这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
卢象升的座船,本来没有预备用来捕鱼,但架不住鱼多啊,官员们从望远镜里,见到远处的捕捞船,一网下去,就捞上来满满一网,沉甸甸银光闪闪的海鱼,满心好奇,就要求船上的水手,捞一网上来尝尝。
水手们早就手痒,见卢大人同意了,纷纷跑到船后,开始下网,一大张桐油丝网被放到水中,由座船拖着往前进了半里地,水手们开始搬动绞盘收网。
甲板上架起一座高高的木架,顶上安装着滑轮,长长的网绳从滑轮上绕过,再绕进下方巨大的绞盘,船上没有牛马,全靠人力转动绞盘。
打渔是一项重体力活。
官员们都站在甲板上,要第一时间看看拉上来的鱼是什么样子,连卢象升也出来了,站在一边观看。
见水手们十分吃力,刘真撩起衣襟掖在腰间,挽起袖子就上前帮手,有两名年轻官员,也脱下官服,挽起袖子上前用力。
水手们喊着号子,终于将沉重的渔网拉了起来,满满一网,银光闪闪,引得天上的鸥鸟,不停地往网上撞,试图捡便宜。
“快快快!”船长兴奋地跑上前亲自指挥,“推过来,对……往左……再左……好啦……对准船舱……拉开底绳……”
一网鱼哗啦啦落进船舱,顿时将舱底铺满一层。
卢象升走上前,高兴得哈哈大笑:“哈哈哈,太后说的果然没错,鲸海里的鱼,足够养活大明百姓!哈哈哈!”
船长满心欢喜地问:“大人,咱们的船还捞么?”
卢象升大手一挥:“捞!怎么不捞?没有入宝山却空手而回的道理!”
水手们也很高兴啊,这几年,他们在近海捕鱼,从来没有这样大的收获,这一捞一大网的,谁忍得住啊?
官员们跟着来到船舱边,见捞得最多的,是一尺左右的海鱼,还有三四尺长的大鱼,更有半尺来长,只有手指粗细的小鱼。
他们人手一本航行手册,与手册里的图片一对比,知道那一尺左右的,叫鲱鱼,三四尺长的大鱼,是鲑鱼,细长的小鱼,叫秋刀鱼……
船长很会做人,及时叫来厨师,让他捉一筐鱼回去加工,给大人们尝尝鲜。
…………………………
近四百艘捕捞船,分布在方园上百里的海面上,杨御蕃率领的登莱水师十五艘一号福船,十艘二号福船(海沧船),在海面上往来游弋,水师之间,另有十艘巡海船(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这种船叫草撇船,张蔷嫌它不好听,改为巡海船),往来穿梭传递消息。
这是大明时代的海上战斗舰队,虽然很弱,但旁边的朝鲜、倭国的的海上防御力量更弱,杨御蕃的船队,在这一海域是无敌的。
因为西方人的武装商船,还没有来到这一海域。
登莱水师的官兵们,常年在东海上巡视,也时常捕鱼来改善伙食,却从来没见过海里有这么多鱼的盛况,见捕劳船上的水手们一网一网又一网,他们也忍不住了。
在海面上巡视了两天,没见到有倭国的船只前来,官兵们放心了,纷纷向总兵杨御蕃提出请求,要求下网捕鱼。
杨御蕃也心动啊,于是派出巡海船,来向卢象升请示,请求下网捕鱼。
卢象升大手一挥:“同意!但巡海船不能作业,要加强巡逻,及时示警!”
水师官兵得到准许,纷纷下网,没两天,就将备用的船舱装满,过足了瘾。
船队驶入鲸海水域不到五天,就遇到了问题:所有的捕捞船,都装满了……
卢象升不得不下令返航,此行根本没有深入鲸海,与鲸海水师也没有接上头,只得下一次再去。
南京水师的管守正,没想到他的船队,刚回到驻地,就收到卢象升的命令,要他即刻启程,前往济州岛护航。
同时,淅江左布政使杨弘备、松江知府方岳贡等沿海地区的官员,也收到卢象升的命令,要求他们发动海边的渔民,前往海中州的舟山基地,运送渔获……
南直隶的海产加工厂,无论是官办的还是民办的,都收到通知,派船前往舟山基地接收渔获。
船队在济州岛分流,北直隶的海捕船,从济州岛往西北,直接驶回了登州港,这一路因为吹的是南风,回程很快,只用了十来天。
因为北方的旱灾比南方更严重,张蔷下令,朝廷的远洋捕捞船,全部驶回天津港,交给户部的海产加工厂加工。
卢象升随船回到天津港,与赶来视察的王家彦做了交接,立即骑上快马,回京汇报情况。
乾清宫西侧殿的会议室里,太后张蔷、小皇帝平安与顾部小组的高官们,一起听取了卢象升的汇报。
桌子上摆着一口巨大的玻璃水缸,缸里游动着几条海鱼,远洋船今次捕捞的几种鱼,都在场。
跑了一天的跑,卢象升仍然满脸兴奋,看不出一点疲惫的样子,他指着玻璃水缸里的鱼道:“太后、陛下、各位大人请看,鲸海水里的鱼,主要是这几种,海捕用的桐油丝网,一网下去,能捞上来四五百斤鱼……”
会议室里响起吸气声,只有小皇帝平安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他在辽东,早看过一网捞几百斤鱼的场景,所以一点也不吃惊。
户部尚书毕自严,笑得见牙不见眼,今年以来,他快被旱灾逼疯了,现在户部不缺钱,缺的是粮食!
今年的夏粮、秋粮是没有指望了,各地的常平仓,不但没有进账,还要往外放粮赈灾,他已经准备请太后下旨,将江南水乡的桑田,全部改成稻田来应急了。
现在有了渔获,虽然不能让百姓天天吃鱼,但草根树皮里掺上鱼粉,也能活人的吧?
“好!好!好!”他盯着那几条游动的鱼,就像盯着一粒粒小麦、高粱,“百姓们有了吃食,就能活下去,就能有力气打井,打深井,抽水浇灌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