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亲王,一路辛苦了,这场战争您打的真叫一个痛快!可惜老奴老了,不能在现场见到您的英姿……哎呦,瞧我这张嘴,就知道说些废话。陛下早就念叨着您呢,赶紧随老奴进来吧!”
九阙笑眯眯的点头,没有一点儿架子。当然了,她的这种表现让身后那几个本就对应九阙有意见的臣子暗地嘲笑,对一个阉人也能摆出这样低三下四的态度,真是自甘下贱。
像他们这般的清明臣子,就应该与阉人保持距离。九福虽然服侍在陛下身边时间已久,可也是太监身份,怎配与他们相提并论?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九阙并没有丝毫兴趣。她只是略显急切的大步走过门槛,终于在龙椅上见到了惦记许久的人。
只是一眼,九阙就愣在了原地,从她离开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几个月。陛下为何消瘦至此?难道是他走之前四皇子伙同草原使团弄出来的天花病毒让陛下感染了,并且病情严重?
只见端坐在轮椅之上的景泰帝比起以往身形确实消瘦许多。只是那身威严的气势,那双锐利的眼睛依旧如同往昔,甚至更锋利了些。
他坐在龙椅上,只用满身的气势就填满了那张空荡荡的龙椅。
这会儿见到九阙,景泰帝冰冷的脸上缓缓露出个微笑。
“九阙,你回来了。”
并不是客套的应卿,而是像长辈呼唤家中小辈那般直接叫她的名字,这熟悉的声音让九阙忍不住眼圈一红。
“陛下……”
“平安无事就好。”
金銮殿内站满了臣子,他们在用各式各样的眼神仔细观察。不管是针对景泰帝还是针对九阙,他们的眼神都格外复杂,复杂的让人想象不到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如今景泰帝肉眼可见的病弱,臣子们倒不至于生出反心,只是在这动荡时代总会生出点儿别的心思,比如说扶持下一任帝王登基,博一个从龙之功。
九阙看着景泰帝,他明明是这人间帝王,此刻竟有种无法言说的孤寂。作为一个屡受景泰帝照拂的小辈,九阙实实在在心疼了。
“多日不见,陛下略显消瘦,一定要保重龙体啊!”
九阙这话说的真心实意,倒是有些心怀不轨的臣子想要看笑话。作为一个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老弱。尤其现在陛下四个儿子已经死了三个,还剩下一个犯了大罪至今不知被关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候,也就只有应九阙这样围观时间不长的人才能说出来,实在是没水准。
一部分人正安静等着陛下大发雷霆,好在这个关键时候搓一搓应九阙的锐气。毕竟应九阙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众人完全没办法磨灭。
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景泰帝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竟然没一点儿在意。
“你这孩子就是实在,朕这段时间确实有些不太舒服,不过太医院院判已经诊治了,就是天气有点儿凉,发热了,养一养就会好。倒是你这孩子,一路奔波,实在辛苦了,看看,都消瘦了几分。”
听着陛下语气中明显的担心,底下的几个臣子几乎要翻白眼了,应九阙当真消瘦了吗?他那是抽条了吧?看着比出京之前硬生生高了二寸!再说了,她作为北疆军以上和实际上的最高领导,饿着谁都不会饿着她呀!
陛下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呢!算了算了,反正他们早就已经习惯陛下对应九阙的偏爱。
君臣二人互相关心过之后,景泰帝轻轻咳嗽一声,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九福利索的将圣旨捧出来,大声宣读。
应九阙安静的跪下,听着圣旨中对自己的大肆赞美,属实有点儿不好意思。她其实也没这么好吧?陛下眼中的自己究竟该有多么好啊。这些溢美之词叫她都忍不住脸上发红了。
“……特赐亲王府邸一座,钦此。”
那长长一串的赏赐连九福公公都念的口齿发干,等念完最后一样赏赐之后,九福公公自己个人也悄悄松了口气,然后笑盈盈的看着九阙上前几步将圣旨接住。
“恭喜瑞亲王殿下。”
下面百官就算心中再不情愿,此刻也齐刷刷朝着九阙下拜。
“见过瑞亲王。”
如今陛下仅剩的四皇子被幽禁起来不知所踪,应九阙是整个皇室之中除了陛下之外品阶最高之人。也是整个朝堂之上地位最高之人,众臣不得不向她跪拜。
这齐刷刷跪拜的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失魂落魄的有点儿明显了。就连高高在上的景泰帝都一眼看到了对方,那不正是九阙的亲生父亲,礼部侍郎林炜吗?
堂堂礼部侍郎,竟然在大殿之上失仪,实在是有失体统。还有,不就是对着自己看不上的女儿跪拜吗?品阶比九阙低,这不是理所当然?真是没一点儿君子之风。怪不得九阙不喜欢他,这人可有一点儿当父亲的样子?
失魂落魄的林炜明显感觉有人在看自己,抬头一看,竟然是陛下,立即跪趴下去,那叫一个狼狈。尤其是身边还有同僚们挪揄的眼神,前方还有那个本来应该庸碌一生的女儿荣耀加身,这一切都叫林炜适应不了,呼吸急促。但是在大殿之上他又不敢继续失仪,毕竟礼仪官就在一边虎视眈眈,若是继续这般,只怕要被点名贻笑大方。
因此,他只能打破牙齿和血吞,咬牙切齿的跪下去,且跪的比别人还要深,姿势还要更加标准。这般,头顶那刀子一样的眼神才渐渐消失了。
景泰帝这才满意的收回视线,笑眯眯的看着九阙,眼神跟看自己孩子也没什么区别。
“九阙战功赫赫,大景上下都在感念这次战争胜利,明日献俘仪式过后,朕要为你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尽情享受百姓对你的欢呼吧!”
九阙有些高兴又有点儿不好意思,陛下说的也太直白了些。不过她也比较喜欢热闹了,于是笑眯眯的接受了陛下的好意。在接受陛下的赏赐之后,众人商讨的就变成如何将草原那片土地彻底收归大景所有这件事。首先提出主意的是户部尚书。
“臣以为,可以将别处百姓迁移过去,填补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