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观众们的情绪基本上一直跟着陈辞的表演在走。
眼看陈辞拿着一个仅能散发出微弱灯光的火机,和一台老式的破旧手机在棺材中艰难求生。
在这座极度压抑的小棺材里,观众们能清晰的感受到陈辞的无力。
看着陈辞拼命用力也无法推动半分的棺材板,看着陈辞被恐怖分子一次又一次的恐吓,看着陈辞在绝望中留下一份遗嘱...
这部电影里,众人已经记不清自己经历过多少次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了。
只知道每一个镜头,陈辞的每一次苦苦挣扎,都让他们感觉窒息。
当众人尝试着将自己带入进陈辞的视角以后,他们会惊恐的发现,除了等死以外自己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真没想到陈辞的演技这么好啊,他让我切身体会到了被活埋的窒息感和压抑感。”
“或许这就是天才吧,钢琴、唱歌、跳舞、再到如今的演戏,他简直无所不能。”
“别忘了,陈辞除了是这部《活埋》的主演以外,他还是《活埋》的编剧!”
“我的天啊!陈辞已经不是天才了,他就是怪物啊!”
“... ...”
至始至终,《活埋》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剧情走向都给观众们带来了别样的震撼。
就如同爱德华在影评中写到的那样,《活埋》就是未来悬疑惊悚电影的标杆,会成为小成本电影的典型。
不需要华丽的特效,不需要大成本的投入,同样也可以拍出一部像模像样的作品。
... ...
随着剧情的深度发展,陈辞始终在希望和绝望中游离。
在又一次面对恐怖分子用自己妻女的性命进行恐吓,剧中的陈辞打开了手机的镜头,忍着剧痛硬生生割下了自己左手的小指,录下了这一段的视频。
“嘶!”
电影院里,观众们又一次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环境和外力的双重打击之下,剧中的陈辞还没疯,反倒是观众们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疯了!
透过大屏幕,观众们看向陈辞的眼神中带着怜悯。他们同情剧中陈辞的遭遇,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是一个真男人。
画面还在继续,在割下自己的手指后,陈辞稍微简单的包扎了一下。
过后,陈辞平静的在棺材里。他睁着双眼,注视着流沙通过棺材板的缝隙缓缓滑落,就好似看着自己生命的在不断流失。
从他此时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已经释然了,也做好准备去面对死亡这个既定结局了。
可就在这时,电话响了。在观众们心就要提到嗓子眼的时候,上帝再一次眷顾的了剧中的陈辞。
在极度的压抑和绝望中,陈辞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政府抓住了一名恐怖分子的残党,如今正按照恐怖分子提供的地址去解救陈辞。
只需要三分钟,他们就能将陈辞救出。
一时间,希望之火不仅席卷了画面中的陈辞,还席卷了镜头外的观众。让众人那颗始终揪着的心,猛然落了地。
“三分钟,一定要坚持住!流沙你给我流慢点啊,我求求你了!”
“哈哈哈,终于还是要得救了,陈辞别放弃啊!”
“这一切的坚持都是值得的,陈辞你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happy end好啊!我就喜欢这种结局!给了这么多次希望,这次总该是真的了吧!”
“给我活着出去啊,魂淡!”
“... ...”
随着汹涌的情绪染上心头,许多人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声音了。
可那些坐在座位上专心看电影的观众,并没有指责这些大呼小叫的家伙,只是默默的红了眼看。
因为看着剧中的陈辞重获希望,他们同样也是无比开心的。
屏幕中,电影的画面开始摇晃了起来,棺材中的陈辞死死抵着棺材板的缝隙,企图减缓流沙的入侵。
这时他突然接到了来自妻子的电话,在生死之际两人互诉衷肠。期间,陈辞对着妻子给出了承诺,军队马上就会赶到,他们马上就能团聚了。
挂断电话后,画面晃动开始不断的加剧,陈辞再一次和联系人取得联系。
通过电话,陈辞甚至听到了电话那头的用铁铲刨开泥土的声音。
那一下又一下的铁铲声,组成了陈辞这辈子听过的最美好的声音。同样的,电影院里从座位上站起来的观众越来越多。
众人的双眼满含希冀,他们和剧中的陈辞一样,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棺材外面的世界了。
可随着棺材板打开的声音响起,将一切又打回了地狱。
有人得救了,可得救的那个人却并不是陈辞。
“抱歉,真的很抱歉...”
电影院,观众有些木讷的看着电影的结束。他们像是被抽干了浑身的力气,重新跌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哪有什么希望啊,其实从一开始剧中陈辞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呜...呜...”
此时,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喉咙里好像堵了一块东西,心里也闷闷的。甚至部分情绪敏感的观众们已经呜咽出了声。
绝望,漫无止境的绝望在这一刻不仅吞噬了画面里那座小小的棺材,还吞噬了宽敞的电影院。
尽管电影已经结束了,人员信息表又一次放了出来,但大部分人还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没有欢呼,没有喜悦,有的只是无尽的沉默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们突然想起了那条在网站上看到的评论:用如此少的演员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以如此可怜的道具,如此的“折磨”观众。
现在这条评论简直说进他们心里去了,这部《活埋》简直太特么的能折磨观众了!
差评,必须差评!!!
可正当他们颤颤巍巍的准备评论时,又十分诚实的给上了好评。
一个个口中说着什么这部“烂片”不能只有我一个人看,要让更多人被它“折磨”才行,反手就心安理得的打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好评。
走出电影院后,许多人停下来了自己的脚步。
不少人默契十足的对视了一眼,转过身又重新走回到了电影院内,在自助售卖机前排起了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