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沈从之和李光两人坐下,老五才发现。
急忙安排人接替自己烧烤,兴奋的来到两人面前。
“状元郎,好久不见了啊。”
老五嗓门颇大,让刻意低调的沈从之没法低调了。
老五烧烤虽然在县城很有名气,但是过来经常吃的还是城南工业区奶茶厂的和包装厂的员工。
听到老五的叫声,很多人顿时看了过来。
擦。
果然是沈老板,自己老板的亲弟弟。
然后有将近二十桌人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冲着沈从之和李光就围了过来。
李光缩了缩脖子,这狗东西影响力这么大?
老五一看,急忙让人抱了一箱啤酒。
面对众人的敬酒,沈从之满脸笑容的站了起来。
然后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状元郎的身份,谁都想沾点喜气才气。
一个烤串没吃,先喝了三瓶酒,沈从之有点遭不住。
举起酒杯道,“大家不要这样,一起喝一个,我肚子饿的厉害。”
和众人又喝了一杯后,沈从之放下杯子喊道,“大家该吃吃该喝喝,我请客。”
霎时一片兴高采烈的叫好声。
待众人散去,李光酸溜溜的道,“我这么大的一个李公子坐在这里,都没人看得见吗?”
沈从之揉了揉有些撑得肚子,“要不你现在站起来说,全场消费你李公子买单,顺便把你家浴池宣传一下?”
李光叹气道,“早不说,现在还有什么用。”
“我也是奇怪了,先不说你状元郎的身份,国内首富的身份,我看了这几年你的事情。”
“你把云爱基金的所有钱都捐给了川省建学校改善教育环境,没有给咱老家一分钱,他们不是应该讨厌你吗?”
沈从之骂道,“瞎扯淡,你只看云爱基金,怎么不看看我家呢?”
“我姐哪年不给咱县的学校,医院,养老院捐钱,县城的图书馆和体育馆都是我爸捐的。”
“还有县城的环卫工人,现在有几个花钱吃早餐的,基本上都在云上网络吃。”
李光笑道,“别激动,我只是说说而已哈。”
正好这时烤串上来,沈从之也不再说,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吃个半饱后又道,“看没看到县城几个路口的爱心驿站,你给我说说叫什么名字?”
李光还真没怎么在意,现在沈从之一说,他忽然想起来。
“云上爱心驿站,是做什么的?”
沈从之喝了一口酒,“这个暂时只有我们县城有,是云上网络发起的。”
“专供那些流浪人和残疾人吃喝的。”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寻人启事。”
“云上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各国,每个网吧门口,都会贴出寻人启事的广告,不仅门口,网吧电脑的桌面也会经常弹出。”
“何春花姐妹和我说,今年为止,已经找到了失踪人口一千一百多人。”
李光不由的竖起大拇指,“牛比,好样的。”
两人吃喝完毕,去结账的时候,老五死活不收。
沈从之笑道,“不收你可就亏大了,今天这么多人的消费少说也有个几千块。”
老五露出实诚的笑容,“不要紧,最开始奶茶厂没建起来的时候,我这一天也就几桌客人,赚的钱勉强维持生活。”
“你和你姐那时候经常过来,然后奶茶厂和包装厂的那些员工也跟着过来,到现在才有了这么大的规模。”
“我都没怎么好好谢谢你,几千块钱不算什么的。”
老五说的情真意切,把李光感动的一塌糊涂。
“五老板大气,那我们就走了哈。”
沈从之没言语,掏出五千块钱,“多少就这些了。”
“以后来不收我们的钱就行了。”
老五推让几次,见沈从之坚持给,只好收下。
“状元郎,能不能给我写一幅字?”
沈从之笑道,“我可没怎么练过书法,别让我丢人了。”
老五急忙道,“无所谓,只要写就行了。”
沈从之问道,“写什么?”
老五指了指自己的招牌,“就老五烧烤就行了,然后再留下你的名字。”
周围人开始起哄,沈从之喝了点酒,有些上头,也没推脱,提着老五准备好的笔墨纸砚,龙飞凤舞,一蹴而就。
有人打趣道,“老板明天就要换这个招牌了吧。”
“状元郎的亲笔题字啊,你可赚大了。”
“可要好好保存啊。”
“老板,考虑一下卖给我怎么样?”
老五宝贝似的看着几个字,回身道,“ 想的美,这可是我以后的传家宝。”
众人一片眼红。
第二天,一觉醒来,沈从之接到了黄荣声的电话。
“黄书记的耳目可真灵通啊。”
黄荣声有些不好意思道,“从之,可不是我找人跟踪你啊,我秘书昨天见你吃烧烤了,和我说的。”
沈从之不置可否,问道,“书记打电话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也是昨天,夏冰局长和我说,那个案子破了,说见到你一定要当面感谢你。”
沈从之和黄荣声不太熟,不想和他过多的打交道,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实在不想事情缠身。
“那行,我和夏局长打个电话祝贺他一下。”
既然黄荣声说夏冰要当面感谢自己,毫无疑问,凶手肯定是那个体育老师了。
案件破了,也算对那被灭门的一家七口有个交代。
接到沈从之的电话,夏冰很是开心。
“从之,你回老家了?”
沈从之笑道,“嗯,恭喜啊,终于破案了。”
夏冰道,“你什么时候走?”
“过两天吧,好不容易回趟家,放松一下。”
夏冰急道,“那我现在安排一下工作,马上去找你,好久不见了。”
沈从之没有拒绝,确实好久不见了。
昨天晚上回来,没有睡着,想了半夜的事情,看了看时间,九点多。
肚子饿的直叫,这个时间点很尴尬,吃饭吧,中午又吃不下,不吃吧,饿的难受。
起床洗漱完毕,强烈的饥饿感实在受不了。
正准备出去找吃的,忽然想起村子里的免费食堂,专供那些老年人和孩子的。
现在应该还会有剩下的早餐,不如去看看饭菜做的有没有偷工减料。
到了免费食堂,里面的各种食物和外面的早餐店一样,甚至比早餐店还多了几种。
天气有点凉,沈从之要了一碗胡辣汤,两根油条,没敢吃太多,担心中午吃不下,半下午又饿肚子。
食堂的厨师都是村里人,日常食材采购和工资都是村里发,沈从之把钱给了村里统一发放。
村里的清洁工,请的课后辅导孩子们的老师,包括图书馆等等,所有的人都是村里人。
根据统计,目前村子里已经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在村子里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