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说了,这东西就是红薯粉,吃着肯定没事,只是好不好吃就另说了。
面对一大桌子好吃的,弟弟妹妹自然偏向去吃红烧肉,扣肉,凉菜那些,对于陌生的粉条,能往后就往后。
眼看着苏婉青吃了一口粉条,一家人都看着她,等她的反应。
苏婉青咬了几口,就激动的直点头。
滑溜溜的,软弹可口,粉条吸满了味道,一口吃的超级满足。
她不说话,连忙又夹了一口,大口吃着。
这下,苗苗几个可不淡定了。
其实他们肚子这会都已经饱了,眼看着苏婉青吃的那么香,哪里还能忍得住,当下就急了,苗苗率先尝了一口。
这一口,吃的她眯了眼睛。
小翠急了,挤在旁边问:“三姐,怎么样?好不好吃?”
苗苗不想说话,很快给小翠夹了一口,然后就给自己碗里夹。
小翠连忙尝了一口,香的眼睛里亮晶晶的。
紧接着她苦着小脸叹口气,苏灵还以为不怎么好吃,刚要问。
“哎!我都快撑死了,吃不下了,早知道刚才我就多吃点粉条了,太好吃了!你们吃的时候能不能给我留点,我明天早上起来吃。”
大家哈哈大笑。
这下不得了了,一个都去尝试粉条,苏婉青本来就没弄多少,一人夹了几次,里面的粉条就被捞完了。
还有一些差不多融化在了汤里,一夹就断,夹不起来了。
“好吃,真好吃!”王氏由衷道。
铁柱在菜碗里翻了两下,实在找不到粉条,意犹未尽道:“大姐,真没想到这么好吃,明天把这个多弄点。”
苏婉青抿唇笑着,她就知道,基本上没有人不喜欢吃粉条。
现在有了粉条,以后就可以吃各种炖粉条的菜,还能做酸辣粉吃,想想就很开心。
并且她让张木匠做了不同的漏勺,有大一点的孔,有方形孔,这样后面可以漏点粗粉,宽粉,想吃那种就弄那种。
“成,好吃就行,看你们的样子,我就放心了,这粉条算是成了,嘿嘿!”
苏婉青笑嘻嘻的。
家里气氛更加轻松,苏灵高兴道:“之前我一直在担心,青儿在村里整那么大动静,万一不赚钱咋办,毕竟咱们一家人的话,我们努力点,跟着青儿忙活,肯定能赚钱,但是带村里人一起赚钱,那就不一定了,这么多人,这么多心眼,我们投下去这么多钱,还要给他们开工钱,想想就很担心。”
苏灵长长的松口气,“这下我就不担心了,这东西这么好吃,没有人不喜欢吃,肯定能大卖!”
王氏几个点点头,眼睛里亮晶晶的。
麦香想了想,问长姐:“大姐,这个粉条到时候怎么卖?”
“我初步预估的价格是十五文到二十文一斤,这东西一斤需要五六斤红薯才能做出来,有时候甚至要七八斤才可以,再加上人工费,十五文到二十文算是便宜的。”
“这么贵!”王氏惊叹道。
麦香摇摇头,脸上沉思着,“娘,十五文到二十文不算贵,根据大姐的安排,到时候作坊里干活的人可不少,光一个流程下来可能就要七八个人,三条作坊线,再加上里面做挂面的工序,一共下来光干活的人就有四五十个,这些人每天的工钱就是一大笔支出,这还不算我们进货的钱,大姐说了,不光要红薯,还要土豆,大米,小麦,都要的。”
王氏听的目瞪口呆。
“这么复杂!要是不赚钱怎么办?”
苏婉青笑着看着麦香。
麦香受到鼓舞,继续说:“娘,肯定会赚钱的,不过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帮村里做事情,赚的钱会少一点而已,你就放心吧,咱们这粉条这么好吃,肯定能卖出去!”
很少参与话题的苏老二担忧道:“一斤这么贵,比肉都贵,咱们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啊!”
铁柱这时候道:“大姐说了,这东西不是卖给咱们老百姓的,这个要卖到县城,各大州府,甚至是京城去,要哪些有钱人来买。”
苏老二两口子听的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苏婉青笑呵呵道:“爹娘,你们就放心吧,这些事情我心里都有数的,物以稀为贵,肯定可以卖出去,你们就把心放到肚子里。”
“等年后咱们在村里找个空房子,顺带把这破房子推倒,和苏大罗家的房地基一起规划一下,在夏天之前把房子盖起来。”
今天下午回来,她就看见了,苏大罗家的房子已经推倒了,那边空落落的,乍一看还很吃惊。
一说到建房子,苏老二两口子就激动起来。
如果要盖房子,那这个年,就是在这个破房子里过的最后一个年。
必须要把这个年过好。
饭后王氏和苏灵去刷锅洗碗,麦香带着苗苗和小翠把糖果瓜子装在盘里摆在桌上,桌上红烛摇曳,屋里生着炭火,暖融融的。
苏婉青进房间,麦香跟着进去,看着长姐往外拿红封,她拦住长姐,把门轻轻闭上。
“大姐,你的银子够用吗?我听小姑说你要开那么多客栈,村里又盖作坊,会不会……”
“不会!”
苏婉青拉住她:“柱子哥走的时候给我留了好多钱,要是不够,我就用那个,后面赚钱了再还给他。”
“柱子哥的钱,用了可以吗?”麦香有些担忧。
“可以,他留下来就是给我用的,不然放在那边也没用,没事,我之前和他说了,客栈后面赚的钱,跟他对半分。”
麦香突然笑了,“大姐,分不分都没事,以后你跟柱子哥是一家人,哪里还分你的钱,我的钱!”
苏婉青笑着拍了一下麦香,两人出去,把红封放在桌上。
铁柱带着两个妹妹去外面院子里放烟花了,前阵子回来的时候,苏婉青买了一点,虽然没有她那个时代的好看,但是简单的烟花还是有的。
一家人都出去看,村里零星几家人也在放烟花,好歹也算添加过年气氛。
放完烟花回来,王氏去和面,苏灵弄饺子馅,准备一边守夜一边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