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刚说完。
元海就一怔,道:“什么?将三十万皇城军调往幽州?那京都六城岂非空虚,留给逆贼更大的行刺机会?老奴万请陛下三思!”
建议虽然是李宣提的,但决定权却在赵彻手中。
元海自觉不妥,当先奉劝道。
赵彻阴沉着脸,还不及表态。
李宣就抢先道:“京都六大卫城空虚,确实给了刺客很大的行刺空间。但逆贼能闹出这么大动静,不用多想当也知道皇城军和禁卫都已被渗透!尤其是皇城军!那么,把皇城军调走,其实也是把刺客给调走!”
“反观之下,刺客被迫远离京都,陛下不是更加安全吗?再说了,纵然皇城军远离,仍有数万禁卫守住京都。相对来讲,禁卫被渗透的程度要远小于皇城军,更加值得信任。”
“另外,本王的两万长风卫也会留下,必要时会现身护陛下周全。成大事者,胆大心细,掌印监不必过多担忧!畏首畏尾,只会更受人钳制!”
元海道:“老奴自是知道驸马的用意,但如此做的风险太大。站在老奴的角度,为了陛下安全,不宜如此激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皇城军在,陛下固然更加安全。但也正因如此,幕后之人才急于除去陛下!若三十万皇城军远离,陛下身边看似空虚,也就威胁性不大。在彻底完成自己的计划之前,逆贼或许就不会急于再次行刺。”
“这...”
元海还想说些什么。
但赵彻已然摆手示意他闭嘴,道:“你想亲自挂帅出征?”
李宣点头:“对!既然暂且将赵亦凡定为行刺的主谋,那就务必起兵讨伐,以转移朝野的矛盾焦点。而朝中重臣或死或伤,剩下的那些忠奸难辨,本王不亲自挂帅,陛下难道还有其他选择?”
“话虽如此,但你建言起兵漠北,当真只是为了帮朕?”
“好歹你是紫薇腹中孩儿的外祖父,当年下旨...亦身不由己,若父帅还在,相信也会助你一臂之力。当然,你说得也对。本王自荐挂帅,并非只为帮你,另有追查真凶的目的!”
“你已知当年幕后之人是谁,他藏在漠北?”
李宣摇了摇头,“尚不确定!但知情者已远去漠北,此去既是为了帮你转移朝中矛盾,也为了通过那人之口得知真相。”
赵彻追问道:“那人是谁?”
“你现在无需知道太多。”
“连朕也不能说?”
“陛下只需表态是否听从我的意见。”
赵彻沉默。
片刻后才断然道:“好!本王就陪你赌这一把!正好,趁着朕身边防卫空虚,幕后之人必定放松警惕,朕可伺机令其自动露出马脚!但此举干系重大,那人连朕的近侍都能渗透,以致鸿德殿计策被暴露,柳家惨遭栽赃。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正如你所说,不冒风险,又岂能钓出大鱼?此番朕便以身入局,亲自会会此人!”
说着话。
他摆袖对着元海,严肃下令道:“元海,即刻拟旨,赐封魏王李宣为讨逆大元帅,领三十万皇城军出征漠北,协同大梁国征讨前朝余孽。功不成,誓不收兵!”
“另,宫内监清点四国使团战损,上呈于朕!发出邦交文牒,告知四国帝君,容朕三月后交出此次动乱之主使,以告慰各国使节之亡魂!柳氏涉嫌勾结逆党作乱,论罪当诛九族。”
“但念及柳风阳护驾有功,改判柳氏三族流放平洲,七日后起程,不得皇命,不得回京!”
元海虽觉此举有些过于冒险,但既有皇帝的“金口玉言”,却也不得不应是。
李宣听后,却道:“皇城军由前任平洲总兵崔玉阳领衔,暂且驻守幽州,本王前往漠北讨逆,不用皇城军一兵一卒。让崔玉阳待命幽州即可!”
赵彻皱眉:“驻守幽州?为何要驻守幽州?你前往大梁漠北讨逆,不用朝廷大军,难道想用平洲虎威军?”
李宣笑了笑,道:“这不是正中陛下下怀吗?在此之前,你不是有意让本王启用虎威军,并打光家底吗?”
如此一言。
令赵彻父女双双尴尬起来,但不及开口掩饰。
李宣就接着说道:“行了,就这样吧。有些事,咱们心知肚明即可。站在帝君的角度,你平衡藩王权势,小施手段...无可厚非!本王暂且不与你计较,待我从漠北归来再说吧!”
“大秦太子已死,四国文牒即便发出,大秦国只怕并不会轻易接受!急于为他们的储君复仇之下,大秦朝廷恐会联合倭族人兴兵进犯,三十万皇城军驻守幽州,可随时支援策应,以应对两国有可能发生的登陆作战!”
“至于大丘和雪国,只要他们的储君能安全回到国内,便暂时不会轻举妄动,祈祷大丘储君和雪国圣女安然无恙吧!否则,拖不了多久,大梁国还好,其余三国定会联手攻楚!”
“本王另有要事去办,还要准备出征事宜,这就不打扰了。陛下只需依计行事,成败与否,且看天命如何!”
说完,他刚要走向密室门口。
忽然又像想到了什么,回头看了赵紫薇一眼,迟疑道:“这些天...你就留在父皇身边吧,有元海和薛四祥在,坂田龟一已然离宫,你不会有什么危险。若没有冯笙和倭族人的帮助,单凭一个赵亦凡,不足以掀起风浪。”
“在此之间,除去倭族人之外,隐约有三方势力在觊觎朝廷江山,情势越来越微妙了。待本王处理好一些琐事后,再来接你去平洲!魏王出征,你这个王妃...怎么也得送送吧?”
他笑了笑,随即快步离开。
赵紫薇望着他的背影,目光复杂道:“他要把本宫带去平洲,京都已经不安全...但这仅仅是因为本宫怀了他的孩子,还是也出自于对本宫有些情意?”
她喃喃自语,恍若不敢确定什么。
赵彻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别想太多,或许...李彦祖才是他的真性情呢?反贼李宣有可能只是他出于自保,而作出的反应!李彦祖既对你有情,当也是他李宣牵挂于你。”
随后,又摆手对元海吩咐道:“去把柳风阳带来,并清点各大使团的死伤吧...”
....
回到御书房大殿,与王二棒等十人小队汇合后。
李宣边走向宫外,边下令道:“派人前往大理寺,把莫离的尸体带到客栈。我要确认他的生死,这家伙如果就是风无影的奸夫,且已经和倭族人勾结,就不会那么容易死,坂田龟一更不会杀他!”
“我怀疑他和风无影一样,是想假死脱身!还有,准备一辆马车,我要连夜赶回西湖小镇。”
王二棒应是,先行一步准备。
半个时辰后,夜已深。
长风客栈大厅处,几名虎威军军医正在给一具无头尸体验尸。
几经验查后,一人回禀道:“少帅,按照我们已知的情报以及这具尸体上的特征,大致可断定是莫离无疑。只不过,人头被割去了,无法百分百肯定。如果莫离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死亡,又深通易容手法的话,也是有可能用一个与他体型大致相同的人,来伪造自己尸体的。”
李宣点头,摆手令退军医后,道:“莫离在大梁位高权重,很少有人能近他的身。他身上有什么样的特征,估计只有他最清楚。我们所探知到的情报,只怕都是他故意让我们知道的。”
“无法完全确认他的死亡,本王更愿意相信他还活着。更何况他在跳崖之时,还留下话语...约本王大漠相见?”
一旁的王二棒开口道:“属下亦觉如斯,那少帅接下来打算如何?”
“呵呵,既然他想在大漠了结他与蔡坤夫妇之间的事情,那就如他所愿吧!我马上要回西湖小镇一趟,你留下与马叔召集长风卫,本王出征之后,长风卫务必守好京都。”
“是。”
“...”
回到西湖小镇上的柳家别苑时。
房中的祝有雄正满是焦急,坐卧不安。
见到李宣翻窗而入后,瞬间大喜:“李兄你终于回来了,京都不断传来有刺客动乱的消息,祝某还怕你有什么意外。”
李宣一笑,说了声“无事”后,将他拉到书桌前开始密谈起来。
也不知道具体说了什么,当晚祝二公子都火速离开了小镇。
次日清晨。
等到柳大小姐前来给自己疗伤“走火入魔”的夫君送早饭时,门口的六麻子还未及说话,李宣就已经打开门自己走了出来。
柳栖凤一喜,赶忙跑过去抱住他,道:“夫君,你怎么出来了?祝公子明明说你还要疗养一段时日才好的...”
李宣溺爱地捏了捏她的脸,道:“祝公子只是说有可能要疗养一段时间,而你夫君我吉人天相,自然不用那么久就好了呀。而且,以后就算没有血珊瑚,我亦不会发病了。”
柳栖凤听了,欢腾雀跃起来:“太好了,夫君无碍就好,担心死我了。祝公子呢?咱们要好好谢谢他才行,不如今晚设宴好好款待他吧?”
见她一脸欣喜的样子,李宣却是心中复杂。
这丫头显然还不知道自家已经大难临头,按照他与赵彻的计划,不用多久禁卫将会来拿人,并查抄柳家的所有产业...
西湖小镇距离京都有数十里,一些隐晦的消息并没有那么快传到,李宣自己却非常清楚。
她如此开心的模样,令李宣不忍泼她冷水,犹豫了一下后,笑道:“二公子受我所托去办点事了,估计稍后才有空,但一切听娘子的。”
“好,那我去通知厨房多备些酒菜,好好款待二公子。”
说完,人已快速离去。
李宣轻叹,心中暗下了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