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登王大典二
“吉时已到,请秦王登位。”
这时,伴随着一道明亮的声音,所有人被吸引了目光。
轰隆隆——
游骥抬手,破军营齐整而出,整个秦王宫地动山摇,齐声高呼“请秦王登位。”
紧随着,游骥再次抬手,七杀血骑手持长戈,聚集成一个方阵,齐声高呼“请秦王登位。”
最后,游骥再度将手高举,守卫在王宫各处的贪狼卫,迅速组成一个个小队,齐声高呼“请秦王登位。”
“下马。”
三声高呼过后,游骥朗声高呼,翻身下马。
轰隆隆——
三骑士兵闻言,齐刷刷的下马,动作整齐划一,让人感到一阵震撼。
紧随着,游骥单膝跪地,对着王行之恭敬行礼,朗声道“请秦王登位。”
“请秦王登位。”
“请秦王登位。”
三骑士兵见状,齐齐单膝跪地,朗声高呼。
这声音如同道道闷雷,响彻云霄,将还未完全融化的坚冰,震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请秦王登位。”
站在台阶上的官员,也齐齐跪在地上,对着王行之朗声开口。
“章相,王行之这是大势已成,我大宋短期内,恐怕只能交好了。”瞧着如此震撼人心的场景,宗泽幽幽叹息。
此番,赵煦让他们过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王行之将秦地治理得如何,军队的实力是否强横。
结果两人一到,便发现了秦国各地十分和谐,各族都渐渐被汉化,与传言丝毫不符。
今日,见到三骑雄壮的气势,他才发现,王行之大势已成,就如同太平年间的李元昊一般,想要强行攻伐,恐怕吃亏的是大宋。
“汝霖放心,本官回去后,会劝说官家,以燕云为主,收复燕云所有地方才是国之大事,这里来日自有计较。”
章惇面色凝重的点点头,此次他来到秦地,才发现王行之已经成长成了巨兽,能与大宋抗衡。
这让他十分惋惜与懊悔,因为他十分清楚,王行之之所以反出大宋,完全是赵煦逼迫,而他知晓却是没有劝阻。
“看来,想要拿回河西走廊,没那么容易,看来得回去与皇兄说说相比与大宋合作,不如继续履行盟约。”
李察哥面色同样凝重,他们与大宋已经彻底休战,甚至大宋皇帝还提出结盟,共同讨伐王行之。
不过,却是被他和李乾顺一直拖着,没下定决心。
今日,看到三骑如此雄壮的气势,让他也没多大信心。
对上王行之,他还不如对上大宋的军马。
“这等军队,要是攻伐大理,大理根本不会是对手。”刀白凤面色发白,看着呐喊的三骑士兵,心里满是惊慌和震撼。
曹青禾不发一言,心思没在军队上,反而在正在攀登阶梯的王行之身上。
而吐蕃、辽国、以及关外的回鹘和西域诸国使者,却是无比的震撼。
“诸位免礼。”
王行之面容肃穆,朗声开口,他运用了内力,他的声音独树一帜,威严而又霸道,清晰的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这不是说王行之行武将血气之道吗?为何我感到了磅礴的内力。”
“这秦王,隐藏得可真深。”
“日后面对秦王,得小心一些了。”
……
各国使者中,不乏有高手,在听到王行之霸道的声音后,一个个显得错愕,与震撼。
毕竟世人皆知,王行之修炼的是气血武将之道,但刚才王行之却是使用了内力。
随着王行之的声音落下,三骑士兵与百官起身,王行之也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秦王万岁。”
王行之一踏上台阶,台阶两侧的官员就迅速躬身行礼,朗声高呼。
“秦王万岁。”
紧随着,王行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四平八稳,他每上一个台阶,台阶上所站立的官员便躬身行礼,朗声高呼。
“秦王万岁,秦王万岁。”
等王行之登顶之后,百官与三骑再也按耐不住,齐声高呼,那狂热的样子,让所有人感到心惊肉跳。
“各位。”
王行之压了压手,待所有人停下后,朗声道“孤本布衣,得天之佑,受封秦王,日后当励精图治,全心治理秦地,让秦国发扬光大。”
“孤要说,秦地之内,无有汉胡,只有秦人,以《百家姓》扩名,以三皇五帝为祖,我大秦当承袭唐汉,再造炎黄。”
“秦王万岁。”
“秦王万岁。”
……
随着王行之话落,三骑士兵再度陷入狂热当中,因为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胡人,来自各个种族。
特别是那些从兰州开始就跟随王行之的人最是激动。
在大宋时,他们被称作番军,不管打了多少胜仗,在地位上,都要低于厢军与禁军,晋升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听王行之这么一说,他们知道,从此以后他们只有一个称呼,那便是秦人。
一群文臣虽然心里不爽,但也清楚这是秦地,不是大宋。
这里没有扬文抑武,有的是文武平衡。
这里没有胡汉仇视与歧视,有的是胡汉混居,大家共用一个称呼,那便是秦人。
因此,他们纵然有百般不愿,也不得不接受。
因为,想要在大秦为官,就需要融入其中,即使是表面也必须融入其中。
“好厉害的收买人心手段。”
章惇面色凝重,王行之此番做法,不仅能迅速整合秦地,让秦地快速凝聚成一股绳。
而且,还能吸引相邻国家的异族来投,增加人口,增强实力。
“看样子,我对这同窗了解得还是不够透彻。”宗泽看着王行之,感觉到一阵无力。
他与王行之相识很久,本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王行之。
但此时他才发现,王行之如同一团迷雾,只有主动散去的地方,才是他们知道的地方。
西夏、吐蕃以及大理的使者,面色也十分严肃。
大理与王行之有仇,王行之越是强横,对他们来说,越是难受。
而西夏和吐蕃与秦地相邻,王行之此番政策,他们可以预想,自己的国家肯定有普通百姓,进行迁移到秦地。
他们若是不想办法,恐怕国将不国。
而西域的国家则是看到了王行之的强势,都想着怎么与王行之建立邦交。
不过,众人的想法,王行之不清楚,他进驻王宫后,正式封赏百官,以正其位。
随后,便是在王宫偏殿,设宴款待各国使节。
各国使节都十分有分寸,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就是曹青禾也只是跟着刀白凤一起安稳的参加宴会,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登王大典,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