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不粘锅#】
【喻大华博士是一名研究清史,尤其是晚清史的专家。
01年,国家级电视频道开播了一个名叫《百家讲坛》的节目,邀请各学科专家讲解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历史等各个方面。
08年,喻老师受邀讲解清史,以下摘录其讲解片段。
“清朝官员贪污是普遍行为,只要不逼的老百姓造反,朝廷对贪官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做官做到和珅这个地位,只要不谋反、不谋大逆,经济问题要不了他的脑袋,当然我说的是清朝。”
“华夏的官员,从基层干到中枢,基本上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当然我说的是清朝。”
“妻妾纠纷是旧社会大家庭里面常见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有两个,第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第二:如果接受不了一夫一妻,想纳妾那就多多纳妾。
相比之下,一夫一妻一妾会导致大量的家庭矛盾,而一夫一妻多妾矛盾却会减少。
当然了,我说的是古代,旧社会。”
“清朝和我们今天不一样,今天官员贪污是要受到处理的,但是在清朝,只要不激发群体性事件,对官员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华夏的体制就是这样的,当然了,我说的是过去清朝的体制。”
“嘉庆年间,贵族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天泡在烟花柳巷里,惹事生非,一旦犯罪又不受国法制裁,只能移交宗人府按皇族家法处理,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外,在嘉庆年间冒充皇族的不在少数,然而地方官员无非分辨,导致只要是犯罪人员自称皇族,一概不管。
我们宁可错放一千,也不敢错抓一人。
老百姓骂我们是皇族的狗,皇族也不领情,也骂我们是狗,里外不是人。”
“清朝卖官,名目就有十种,当然,卖官不能叫卖官,叫捐纳或者开捐。
总之不能提钱,因为太俗,但是没钱还捐不了这个官。
道光帝对卖官十分痛恨,继位之初就停了捐纳,当然后来也开了,因为国家太穷了。
但道光帝还是对捐纳做了许多限制,比如补缺的时候科举出身的人优先捐纳。”
近些年,随着网络发展,喻老师曾经的演讲又被网友们翻出来,做成切片发在网上,引起一阵热潮。
针对这种情况,喻老师再次发了个免责声明。
大概意思为:最近有人问我是不是授权网友剪辑我的视频上传,但该视频的版权不在我这里,曾经我和国家级平台签了授权书,将全部版权授予了平台,所以我无权可授,对于网上流传情况,均不知情。】
清朝,乾隆年间。
江南地区。
西湖边,日头正好,和珅在这里垂钓。
“你们倒是看的透彻。”
“老爷,既然要不了您的命,您为何?”
刘全闹不明白,既然贪污不会危及性命,老爷为何要和反贼搅在一起?
“刘全,你得多读书,多读史书。”
“历来旧皇老死之前,都会找个理由把有能力且忠心的臣子或贬或下狱,等新皇登基,好施恩于他,将他重新起复。”
“亦或者留个奸臣,这奸臣或贪污或跋扈或在民间名声不好,可唯独这奸臣只奸,非权臣,新皇登基给他安上天大的罪名,将他杀了,无论朝堂亦或民间,都得高呼一声新皇圣明。”
“你觉得你家老爷,是前者还是后者?”
不待刘全答复,和珅又接着说道:“老爷我若是七老八十老态龙钟,我也不去争了,做好给新皇当台阶的准备,兴许还能保全家族。”
“可偏偏老爷我还年轻,还有大把好时光,如今又有天幕出现,我为何要等死呢?”
“先祖汉高帝刘邦五十四岁登基称帝。”
“昭烈帝六十岁登基称帝。”
“唐高祖李渊五十二岁登基称帝。”
“老爷我如今才过不惑之年不久,为何不能去争一争?”
到江南,方知天地会势大,可惜不成器。
居然想着在江南起义,一举攻下南京,然后建国,与大清划江而治。
和珅对他们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幼稚、傻子。
在和珅胡萝卜加大棒的威逼利诱之下,虽然和珅的刘姓,天地会不认,但是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要想骗过别人,首先得骗过自己。
不管天地会和白莲教认不认,反正和珅和他们交流都是以刘汉后裔自居。
至于和珅砍的几个贪官,与其说他们是贪官,不如说他们是铁杆八旗派。
贪污确实贪污了,但和珅查到的贪官可不少,其他人交了议罪银也就过去了。
唯独这几人,和珅是铁了心要砍。
其他的贪官,只贪,对于谁做皇帝,谁掌管天下都无所谓,只要能保全他们的官职与财富就可以。
“老爷,他们没听您的建议,仍然决定年后起事。”
“随他们吧,不死点人,他们是意识不到自己有多痴傻的,他们不失败,怎么显得老爷我英明神武?我将来怎么统领他们?”
“老爷,祥瑞之事?”
刘全口中的祥瑞,便是和珅指点季飞,用黄豆发芽之力抬起石碑,在石碑上刻夸大清、夸乾隆的文字,伪造的祥瑞。
“走驿站送官文回京,给乾隆报喜。”
“再写一份密折,就说我已经查清有人用黄豆发芽之力伪造祥瑞。”
“我可是陛下最宠爱的臣子,既不能打陛下的脸,也不能让陛下蒙在鼓里。”
和珅轻笑一声,鱼竿在手掌中轻微抖动。
“鱼儿,上钩了,不知是大鱼还是小鱼?”
北京城。
“借古讽今,那么多的古,偏偏要用大清!难道汉武之事不可以用吗?”
乾隆一听就知道这个人的暗示,嘲笑道:“后人也没比大清好多少嘛,还好意思嘲笑大清文字狱?”
“祥瑞之事,可查明了?”
“皇阿玛,查清楚了,有人用黄豆伪造祥瑞。”
“源头还没查清,但……”未来的嘉庆帝欲言又止,叹了口气才接着说道:“后来的祥瑞是官员们知道了原理,命手下人做的。”
乾隆冷哼一声:“伪造祥瑞,当真以为朕老糊涂了不成?罪该当诛!”
“然终究是臣子的一片好心,就当不知道吧。”
未来的嘉庆帝有心想劝阻,喉咙滚了滚,又把话咽进肚子里了。
乾隆最好名声,尤其是现在,他已经决定要提前退位了,更是在乎。
“朕退位让贤之举,可有祥瑞夸朕有上古之风,尧舜禹之德?”
未来的嘉庆帝低着头查阅半天,发现没有,抬头正想应答,却刚好迎上乾隆冷冰冰的眼神,连忙将想说的话咽到肚子里,改口道:
“许是还没汇报上来,儿臣马上去查,兴许就这几日,就有消息了。”
“那就再好不过。”
乾隆挥挥手,示意儿子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