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壁不出,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心中暗自忖道:“这司马懿老谋深算,一味坚守,长久拖下去,我军粮草运输艰难,局势于我军大大不利,必须设法诱他出战。” 他踱步帐中,思索良久,突然目光一亮,计上心来,当即传令各军:“即刻拔寨而起,每日徐徐向后撤三十里,务必保持队伍严整。” 传令兵领命而去,一时间,蜀军营地内人喊马嘶,将士们忙碌起来,军旗猎猎飘动,队伍井然有序地朝着后方转移。
张合看到蜀军退兵这一幕,心中一阵窃喜,急忙跑到司马懿帐中进言:“都督,您瞧,蜀兵此番匆忙退兵,定是粮草接济不上了,军中已然慌乱。这可是绝佳时机,此时不追,更待何时啊?末将愿亲率一军,追击蜀军,必定杀得他们片甲不留,大获全胜!” 司马懿面色凝重,目光深邃得如同幽潭,凝视着远方蜀军撤退扬起的滚滚烟尘,缓缓摇头,语气低沉却坚定:“张合将军,孔明诡计多端,绝非轻易败退之人。这退军之举,背后恐有诈谋,切不可贸然追击,以免中了他的圈套。” 张合心中满是不服,向前一步,急切说道:“都督,末将跟随您征战多年,大小战事经历无数,如今蜀军这般明显的败退之象,怎能放过?若错失良机,实在可惜啊!” 他言辞恳切,见司马懿仍不为所动,一咬牙,单膝跪地,抱拳道:“都督,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追击不利,甘愿军法处置!” 司马懿无奈之下,权衡再三,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既然将军如此坚决,那便命你与戴陵二人,引三万精兵先行追击。我自率大军随后接应,一路之上,务必不断派遣探马,飞报各处动静,以防不测。” 张合领命,满脸兴奋,起身大步出帐,点齐兵马,与戴陵一同率军疾驰而去。
诸葛亮听闻魏兵追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对身旁的姜维说道:“司马懿虽谨慎,却架不住张合的急切。此番诱敌之计,已然成功了第一步。” 说罢,他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看向王平、张翼,神色严肃:“你二人引兵埋伏于山谷两侧,待魏军追至,便切断他们的归路,不可有丝毫懈怠。” 又转向姜维、廖化,沉声道:“你二人各引一军,潜伏在道路两旁。记住,待司马懿围攻王平、张翼之时,切勿前去救援,只需引兵直捣魏军大营,断其根本,此乃制胜关键,切切牢记。” 众将领命,齐声应道:“谨遵丞相号令!” 各自依计行事,率军而去。
张合引军一路疾驰,不多时,便与张嶷、吴班等将相遇。双方迅速摆开阵势,一场厮杀瞬间展开。战了一阵,蜀兵佯装不敌,开始节节败退。张合见状,心中得意非凡,哈哈大笑:“我就说蜀军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儿郎们,给我奋力追杀,莫要放过一个!” 在他的催促下,魏军将士们奋力追赶。此时正值六月盛夏,烈日高悬,骄阳似火,烤得大地滚烫,空气都仿佛扭曲起来。魏军将士们在酷热中追赶了五十余里,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盔甲歪斜,步伐踉跄,疲惫不堪。
诸葛亮在山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见时机已到,将手中令旗用力一挥,大声喝道:“出击!” 刹那间,山谷两侧伏兵尽出,王平、张翼率领蜀军如猛虎下山一般,杀向魏军。张合等人顿时被困在垓心,魏军阵脚大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张合虽久经沙场,此时也不禁心中惊慌,但他强作镇定,大声呼喊:“将士们莫慌,随我突围!” 一边指挥魏军奋力冲杀,试图突出重围。然而,蜀军包围圈如铁桶一般,魏军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冲出。
正在此时,忽然背后锣鼓喧天,喊声震地,司马懿引军如潮水般攻到。原来,司马懿见张合追击蜀军深入,放心不下,亲自领军赶来。他见张合被困,立刻挥军将王平等人团团围住,展开猛攻。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张翼见魏军势大,毫无惧色,高声呼喊:“丞相早已算定计策,我等今日唯有决一死战,方能不负丞相重托!蜀军的儿郎们,杀啊!” 蜀军将士受其鼓舞,士气大振,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
姜维在山上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见蜀军渐渐抵挡不住魏军的攻势,心中焦急万分,对廖化说道:“廖将军,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我二人依丞相吩咐,兵分两路,杀向魏军大营!” 廖化点头应道:“好,此番定要让魏军尝尝咱们的厉害!不过,要是魏军大营里藏着好吃的,咱可别忘了顺点回来,嘿嘿。” 二人随即兵分两路,朝着魏军大营杀去。司马懿正指挥大军围攻蜀军,忽得探马飞报,称蜀军已趁虚攻打大营。他大惊失色,顿足叹道:“我早料到诸葛亮必有此计,你们却不信,勉强追来,如今误了大事!快,鸣金收兵,回救大营!” 魏军听到鸣金声,急忙撤围,狼狈回救。蜀军见魏军撤退,随后掩杀过去,魏军死伤无数,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诸葛亮正要乘胜起兵,再次进军,忽然有士兵匆匆来报:“丞相,大事不好!张苞将军追击敌军时,连人带马不慎跌入山谷,不幸伤重身死。” 诸葛亮听闻此讯,如遭雷击,手中羽扇滑落,顿时呆立当场。片刻之后,他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张苞贤侄啊,你怎么如此不小心!我军痛失一员猛将啊!” 泪如雨下,竟口中喷出鲜血。自此后,诸葛亮一病不起,卧床难支。无奈之下,他只得传下号令:“全军连夜拔寨班师,退回蜀地。” 蜀军将士们怀着悲痛的心情,缓缓踏上了归途。
建兴八年七月,曹真病体初愈,便迫不及待地找到司马懿,说道:“司马都督,我已康复,如今正是伐蜀的好时机,咱们领军四十万,定能一举拿下蜀国!” 司马懿微微皱眉,劝道:“曹都督,蜀地地势复杂,且诸葛亮足智多谋,不可轻视。” 曹真却满不在乎地一挥手:“怕他作甚!我大军压境,量他诸葛亮也难以抵挡。要是他敢反抗,我就把他抓来给我当马夫。” 于是,二人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蜀国进发。此时的诸葛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也已逐渐康复。他夜观天象,掐指一算,料到不久之后将有连绵大雨,便招来张嶷、王平,吩咐道:“你二人引军一千,守住隘口。魏军远道而来,待他们疲惫之时,我军以逸待劳,定能有所斩获。” 二人领命而去。
魏军一路行军,抵达陈仓。正如诸葛亮所料,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且连日不停。魏军营地顿时成了一片泽国,将士们在泥泞中挣扎,怨声不绝。曹真望着营地中的积水,眉头紧皱:“这雨何时才能停啊?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再这么下去,咱们都能在营地里养鱼了。” 司马懿无奈道:“如此天气,对我军极为不利,若再僵持下去,恐生变故,不如暂且退兵。” 曹真虽心有不甘,但也无奈,只得下令退兵。诸葛亮得知魏军退兵的消息,对姜维说道:“司马懿为人谨慎,沿途必定设有埋伏,我军切不可追赶。传令魏延等人出箕谷,马岱等人出斜谷,我亲领大军,令关兴、廖化为先锋,前往祁山会合。”
司马懿料想诸葛亮此次退兵后,必定会再次出祁山,便提醒曹真:“曹都督,诸葛亮诡计多端,此番退兵,日后定会再次出祁山,我军需加强防备。” 曹真心中不以为然,哼了一声:“司马都督,你也太过谨慎了。诸葛亮刚退军,哪有这么快再来?他要是再来,我就把他的羽扇抢过来当扇子使。” 司马懿还想再劝,曹真却已转身离开,防备也渐渐松弛下来。诸葛亮得知此消息后,微微一笑,对身旁的将领们说道:“曹真如此大意,我军机会来了。” 他命五千蜀兵换上魏兵衣甲,令关兴、廖化等人率领,嘱咐道:“你们只说是司马都督部下,前往魏兵寨门,骗开寨门后,立刻在寨中放火,各路大军便会随后杀到。” 关兴等人领命而去。
关兴等人来到魏兵寨前,大声呼喊:“我等乃司马都督部下,有紧急军情要向曹都督禀报,速速开门!” 魏兵见他们身着魏军衣甲,信以为真,便打开了寨门。关兴等人一入寨,立刻在寨中四处放火。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各路蜀军见寨中火起,先后杀到,魏军毫无防备,顿时措手不及,乱作一团,纷纷各自逃生。幸好司马懿及时赶到,率军奋力抵挡,才救了曹真一命。曹真经此一役,又羞又急,旧病复发,病情愈发严重。诸葛亮见时机已到,乘机放回魏军降兵,让他们捎了一封信给曹真。曹真接信一看,信中满是对他的奚落之词,气得他怒发冲冠,拍着床榻大骂:“诸葛亮,你欺人太甚!等我病好了,定要找你算账,把你那草庐都给拆了!” 当晚,曹真便在军中含恨而死。
诸葛亮气死了曹真,于次日便与司马懿斗阵。司马懿摆了一阵,诸葛亮一眼便识得是 “混元一气阵”,笑着对司马懿说道:“司马都督,这混元一气阵虽精妙,却也难不倒我。就像我家后院的棋局,我闭着眼都能解开。” 司马懿也不甘示弱,看向诸葛亮布下的阵,说道:“你这八卦阵,我亦识得。不过是些弯弯绕绕,难不住我。” 诸葛亮目光炯炯,朗声道:“你既识得此阵,敢来破吗?” 司马懿心中虽有些忌惮,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咬咬牙道:“有何不敢!张虎、戴陵,你二人领军从生门杀入阵中,给我破了此阵!要是破不了,回来我罚你们去打扫一个月马厩。” 张虎、戴陵领命而去。
张虎等人进了阵,只见阵内道路纵横交错,如连城一般,顿时心中着慌。他们左冲右突,却始终冲不破阵法,最终全被蜀兵绑了。诸葛亮命人将张虎等人面上涂墨,放回阵去。司马懿见此情形,勃然大怒,指挥三军,不顾一切地奋力杀来:“全军听令,给我杀进去,活捉诸葛亮!抓住他,重重有赏,要是抓不住,你们都给我去喝一个月的西北风!” 关兴、姜维各引一军从两面杀出,魏军抵挡不住,司马懿急忙退军坚守。
司马懿见无法取胜,心中烦闷,在帐中来回踱步,苦思对策。忽然,他眼睛一亮,对身旁的谋士说道:“我有一计,可解如今困境。派人到成都散布谣言,就说诸葛亮立了大功,居功自傲,早晚要做皇帝。” 谋士点头称赞:“都督此计甚妙,那刘禅昏庸,必定会召回诸葛亮。说不定刘禅还会吓得躲在被窝里哭呢。” 于是,司马懿依计行事。后主刘禅听闻此谣言,心中着慌,忙下诏宣诸葛亮回成都。诸葛亮接到诏书,仰天长叹:“我一心北伐,兴复汉室,却遭此谗言。罢了罢了,君命不可违。” 无奈之下,只得回师。司马懿怕有埋伏,也不敢轻易追赶。
诸葛亮回到成都,见到后主,问道:“陛下召臣回来,所为何事?” 后主刘禅面红耳赤,支支吾吾:“朕…… 朕听闻一些传言,心中不安。” 诸葛亮心中明白,劝谏道:“陛下,切不可轻信谗言。臣一心为国,绝无他念。” 随后,他处罚了妄奏的宦官,又责备蒋琬、费祎等大臣:“诸位身为朝廷重臣,当为陛下分忧,为何未能规谏天子,致使陛下听信谗言?你们是不是都偷懒去了,该不会是以为朝廷养着你们是吃闲饭的吧?” 之后,诸葛亮又回到汉中,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再次起兵伐魏,他心中壮志未酬,仍渴望着能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地图沉思,谋划着下一次的出征,嘴里还时不时念叨着:“司马懿,下次定要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可别吓得不敢出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