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孙建和扶苏带领精锐骑兵,悄悄绕到匈奴后方。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突袭了匈奴的粮草营地。一时间,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彻草原。匈奴军队大乱,粮草被焚,军心开始动摇。
然而,匈奴单于并未就此罢休。他恼羞成怒,集结剩余兵力,对大秦防线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战场上,匈奴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大秦士兵们则坚守防线,毫不退缩。利箭如雨般穿梭,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至极。
孙大宝在阵前鼓舞士气:“将士们,我们身后就是大秦的疆土和百姓,绝不能让匈奴踏入一步!为了大秦,杀!”士兵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之时,苏小宝发现匈奴军队的左翼出现了一丝破绽。他立刻向孙大宝等人汇报,孙大宝当机立断,下令发起反击。大秦军队如猛虎下山,从正面和侧翼同时出击,对匈奴军队形成夹击之势。
匈奴军队腹背受敌,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孙大宝等人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匈奴残军。最终,匈奴单于不得不率领残部狼狈逃窜,退回草原深处。
此役,大秦军队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匈奴的入侵,保卫了边疆的和平与安宁。边境百姓得知喜讯,欢呼雀跃,对孙大宝等人感恩戴德。
但孙大宝等人明白,匈奴虽暂时败退,但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依旧肩负着守护大秦的重任,未来,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 而在遥远的草原深处,匈奴单于正在谋划着新的复仇计划,大秦帝国的边境,是否还能保持安宁?
击退匈奴后,边境暂时恢复了平静。孙大宝、苏小宝、孙建和扶苏并未懈怠,而是进一步加强了边境的防御。他们组织士兵加固城墙,增设烽火台,还在周边地区训练当地百姓,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防御技巧,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自保。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帝国内部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在孙大宝等人的努力下,各项利民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然而,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一些守旧派官员,因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开始暗中联合起来,试图阻止改革的继续推进。
一日,孙大宝正在朝堂上向秦始皇汇报边境防御的最新情况,突然,一位名叫李通的大臣站了出来。李通是守旧派的代表人物,他向来反对孙大宝等人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陛下,臣以为如今边境已安,无需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防御。而且孙大宝等人推行的改革,虽看似对百姓有利,实则打乱了我大秦原有的秩序,长此以往,恐生变故。”李通言辞激烈地说道。
孙大宝心中一凛,他料到守旧派迟早会有所行动,但没想到他们会在此时发难。他镇定自若地回应道:“李大人此言差矣。边境虽暂时安宁,但匈奴狼子野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加强防御乃是未雨绸缪,关乎大秦的生死存亡。至于改革,皆是为了让大秦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改革初见成效,怎能半途而废?”
苏小宝也站出来支持孙大宝:“陛下,改革乃是顺应时代发展之举。我大秦统一六国后,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截然不同,若不做出改变,如何长治久安?守旧派墨守成规,不顾国家长远利益,实不可取。”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秦始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改革对于大秦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守旧派的声音,毕竟他们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扶苏站了出来:“父王,儿臣以为孙大宝和苏小宝所言极是。改革乃大势所趋,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大秦的未来,我们必须坚定地推行下去。至于守旧派的担忧,我们可以在改革过程中,尽量平衡各方利益,让大家都能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孙建也说道:“陛下,老臣也支持改革。如今大秦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巩固我大秦的基业。”
秦始皇听了众人的话,心中已有了决断。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朕意已决,改革之事不可动摇。但在推行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力求平稳推进。李通,你身为大臣,应当以国家为重,积极配合,莫要再从中作梗。”
李通心中虽有不满,但见秦始皇态度坚决,也只能无奈地低头领命:“臣遵旨。”
这场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但孙大宝等人明白,守旧派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在推进改革的同时,防范守旧派的暗中破坏。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草原深处,匈奴单于正在与他的谋士们密谋着新的入侵计划。此次大败让匈奴损失惨重,但单于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一心想要复仇,夺回失去的尊严和土地。
“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一定要想办法给大秦一个沉重的打击。”匈奴单于咬牙切齿地说道。
一位谋士上前说道:“单于,大秦如今国力强盛,正面进攻恐怕难以取胜。我们可以联合其他草原部落,组成联军,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分散大秦的兵力。另外,我们还可以派人潜入大秦内部,煽动叛乱,扰乱他们的后方。”
匈奴单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立刻派人联络其他部落,同时挑选一批精干的勇士,潜入大秦。我要让大秦知道,得罪我们匈奴的下场!”
很快,匈奴的使者们便纷纷奔赴各个草原部落,游说他们加入对抗大秦的联盟。而那些潜入大秦的匈奴勇士,也乔装打扮,混入了大秦的各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