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炮准备完毕!”
“二号炮准备完毕!”
“……”
命令传到炮团后,各个炮长迅速按照要求,将一发发炮弹塞进炮膛之中。
由于都是 155 毫米的榴弹炮,相较于以前使用的七十五毫米口径山炮或榴弹炮,以及 107 火箭弹,其所需操作手较多。一门火炮需要 10 个人操作。
当填装手将炮弹塞入炮膛后,炮长迅速将旗帜举起来。很快,十六门 155 毫米榴弹炮全部装填完毕。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另一个炮兵阵地,毛熊支援来的 152 毫米榴弹炮也完成了装填工作。
“放!”
随着炮团团长的一声令下,三十二面旗帜同时落下。炮手用力拉拽栓绳。
“轰!”
“轰!”
“轰!”
“……”
150 毫米口径的重炮开炮动静极大,强大的后坐力震得周围地面都在颤动。炮兵阵地经过加固的地面,依旧被溅起尘土。
“换弹!目标位置,前进二,一轮高爆弹,准备!”
炮长迅速起身,大吼一声。紧接着,三名供弹手抬着一发炮弹来到炮膛位置,将炮弹塞入炮管,又装入底火,准备再次开炮。
此时,二二三师团和二二六师团的鬼子正在缓缓退出战斗。在鬼子发现侧翼出现大量八路军部队后,上村利道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部队后撤。
这时,上村利道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明白了为什么梅京美治郎不让他调动兵力支援其他地方,而是守着大城市固守待援。
上村利道虽不愿承认,但事实是,李云龙的部队战斗力已高于他麾下的部队。以前,鬼子一个师团能追着国军一个军,甚至一个集团军跑,而且还能打出一比十的夸张战损比,可现在这已成为过去式。
就在刚刚的几轮进攻中,四个师团均有损失,加起来阵亡三四千人,受伤七千多人,接近万人的伤亡,然而防御部队预计伤亡不超过五千人,甚至可能只有三千人。
所以,在侧翼出现危机后,上村利道立刻下令撤退,退回新京。
“立刻给哈尔滨发电,让出城的部队撤回去!”
“哈依!”
“命令部队后撤时留下部队垫后,小心八路军追击!”
“哈依!”
此时,上村利道异常冷静,深知后撤时绝对不能乱,一旦后撤陷入混乱,后撤就可能变成溃败,就如同之前在白城附近被伏击的三个丙种师团那样。
“命令七十一师团接应二二三师团和二二六师团!绝对不能出现溃败情况,命令部队有序后撤,遭遇八路军追击,立刻组建防御阵地,就地反击!”
“哈衣!”
上村利道还是有些不放心,觉得让丙种师团垫后仍可能出问题,所以决定让七十一师团垫后。毕竟七十一师团是主力师团,不会轻易溃败,即便被咬住,也能进行有效阻击!
“哈依!”
鬼子行动并不慢,收到撤退命令后,前线进攻部队就开始缓缓后撤。
“报告,身后的八路军没有追过来!”
“很好,加快速度,往后撤退,七十一师团会接替我们垫后!”
“哈依!”
二二三师团的师团长收到命令后,也松了一口气。刚才强行进攻了两次,一个联队损失了一半。他以前参加过一些其他战役,从未遇到过一支华夏军队,能有如此强悍的火力。
就在二二三师团长下完命令,准备上车赶路时,一发炮弹落在了后方不远处。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瞬间,一片区域的鬼子被炸死。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炮弹落下。
三十二发炮弹落在了鬼子这个丙种师团的队列中。此时,鬼子正在准备后撤,大部分鬼子都聚集在一起向后撤退。
鬼子没想到第四师会有重炮。刚才他们进攻时,第四师虽有火炮对前线阵地进行支援,但都是九二式步兵炮,射程很近。现在,鬼子师团指挥部距离八路军阵地大概有五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已远超九二式步兵炮的射程。
而且,就算是 107 火箭弹,鬼子也专门配备了观察手,一旦发现天空中有流星,会立刻提醒队伍散开。但此刻,却毫无征兆地有大口径炮弹落下。
“重炮,大口径重炮!”
这时,有鬼子终于反应过来,绝望地发出叫喊声。
第一轮炮击结束,第二二三师团的队列里尸横遍野。几十发重炮落在毫无掩体的空地上,大量鬼子瞬间消失,还有一些鬼子仅能找到少量残留痕迹。
还有一些没被直接炸死的,可此时身体也因冲击波或其他原因,变得奇形怪状。
一些侥幸逃过一劫的鬼子,目瞪口呆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巨大的炮弹坑、散落的尸体,还有时不时从头顶掉落的碎肉等等。
幸存的鬼子士兵,迷茫地看向四周,想要开口,却发现根本无法张嘴。还有的鬼子此时脑袋嗡嗡作响,除了各种杂乱声音,大脑一片空白。
鬼子第二二三师团师团长被人从地上挖了出来。没有炮弹落在他周围,但爆炸掀起的大量尘土,直接把他埋在了下面。
“师团长!”
“师团长!”
“……”
一名鬼子少佐用力推着二二三师团的师团长。这名鬼子师团长此时大脑里只有声音,类似于一种尖锐的电流声,十分刺耳,根本听不见其他声音。
“师团长!”
“你说什么?”
他看到这名少佐在跟自己说话,嘴巴在动,却听不清,只能大声询问。
“师团长……”
还没等这名鬼子少佐说完话,第二轮炮击再次落下。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再次响起,这一次,这名鬼子师团长没那么幸运,炮弹在距离他不到三十米的地方落下。爆炸直接将他掀飞,他只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地被撕扯,看着自己的身体缺了一些部位,最终砸在地上。
“轰!”
“轰!”
“……”
两轮炮击结束,第四师的阵地上,第十六团、第十七团司号员,拿起了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