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薛宝琴这几个学霸妹妹,虽然一时兴起,跟着贾宝玉一起学作八股,习文还被薛蟠收罗起来,集成《八股作文大观》,印刷成书,对外发售。

但是,毕竟不会把此事当做正业。

这年秋天,薛蟠在巡视黄河北向河道之时,在开封府得到几盆上等菊花,派专人送回来让姐妹们赏玩。

姐妹们赏看之时,一时诗兴大发,还是组成了一个诗社,作了一回菊花诗。

这次中秋赏菊诗会,薛蟠虽然因为在巡视黄河,没能参加,但是过后,贾探春特意把姐妹们作的诗,编辑成册,抄录出来,命人送给薛蟠,请他赏鉴。

薛蟠的文化水平,哪里能赏鉴得了姐妹们的诗词?看了半天,只能给出一个“好”字。

薛蟠后来又让贾迎春为这次诗会写了篇序言,让贾惜春画了几幅菊花图,也加入到诗集中,编纂成一部《大观园中秋菊花诗汇》,由薛家商号的书铺凋版印刷,发行天下。

薛家商号的书铺,原本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在京中都排不上号,生意也平平。

不过,在薛蟠把它交给贾探春代管之后,接连为韩涛、贾政出了文集,后来又给顺天府尹邓浩然、河道总督张鹏翮、户部右侍郎林如海,也分别出了文集。

还把张鹏翮近些年在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治河经验,总结出来,集结成书,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步河道治理的专着。

另外,薛蟠还让薛蝌,在江南文华之地,遍寻落魄文人,给予丰厚润笔,邀请他们撰写话本、小说,由薛家书铺以活字印刷的方式排版印刷出售。

经过几年的发展,薛家书铺已经成为业内的佼佼者,靠着薛家遍布南北各省的销售渠道,所出书籍做到了刊行天下。

虽然因为不惜工本,导致成本高昂,所以书铺的销售额不错,但是真实盈利却寥寥无几。

不过,薛蟠本也没打算在这件事情上赚钱,甚至做好了倒贴的准备。

现在薛家书铺至少还做到了收支平衡,没让薛蟠倒贴,已经让他十分满意了。

能做到这一点,贾探春有不小的功劳。

她虽然深居闺中,只能通过每隔十天,送过来一次的账目,了解书铺的发展情况,不过账目其实能够反应许多问题,诸如哪种书籍在何处比较畅销之类,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之后,就可以做到有的放失。

而且,相比起贾迎春、贾惜春对代管的薛家商铺账目,只是虚应付事;林黛玉、史湘云也志不在此,没有心思深入研究;薛宝钗和薛宝琴本来就在努力摆脱商户之女的身份,所以对商业更加看轻。

众姐妹中,只有贾探春,既有能力,又有借助代管薛家书铺,锻炼自己意愿。

所以,薛蟠让姐妹们代管的几家商铺,三四年下来,就数贾探春代管的书铺发展情况最好。

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是却扩大了薛家书铺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现在已经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推出极具针对性的教辅资料《八股中试文汇》(分成了“永昭四年宛平县试版”、“永昭四年顺天府乡试版”、“永昭五年会试版”等不同等级不同版本),以及后面的《八股作文大观》(每月一辑)之后,在北方数省,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的龙头地位。

此外,薛蟠还让众姐妹,从他在八大盐商那里贪墨的古籍善本中,挑选出几种比较珍贵,又具有极强传播价值的,重新编辑凋版,印刷出来对外发售。

此类图书一经推出,便在刘汉帝国的文化界,引起了轰动,让薛家书铺在文化圈里,也拥有了一定的名声。

现在的薛家书铺,几乎每天都能推出一样新书,每个月都能出几本畅销爆款,每年卖出去的图书数量,已经突破了百万册!

不要嫌百万这个数字少。

要知道,现在刘汉帝国的总人口,不过才五六千万,识字率能有百分之十,就算多了,也就是说,偌大的刘汉帝国,真正具备阅读基础的人,才不过五六百万人。

薛家书铺一年能卖出去上百万册图书,也就是说,整个刘汉帝国的读书人中,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买过薛家书铺的图书。

这已经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了。

当然,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因为薛家书铺每年卖出去的图书中,得有三分之一,是薛蟠买下来的。

薛蟠买这么多书,当然不单纯是为薛家书铺冲销量,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用处。

他买下的那些书,全都捐赠给了西山煤务公司、西山工业基地、长芦盐业公司、开平煤矿,以及治河新策工程部下属的众多学堂。

薛蟠此举,在于不仅要改变矿工、盐户、河工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还要改变他们的人生与未来。

生存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变,是通过给矿工、盐户、河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而改变他们的人生与未来,则是通过让他们的子女读书识字的方式。

薛蟠一开始,甚至还在矿工、盐户、河工中强制推出过扫盲班,但是效果不太尽如人意。

辛勤劳作一天的矿工、盐户、河工,下工之后,实在没有多余精力,用在读书识字上。

真正意识到读书识字的好处的人,比较是极少数的。

于是,扫盲班在强制推行一段时间之后,就调整成自愿参加的读书社,不再强制要求所有人必须参加,只把机会留给自觉自愿的人。

那些自觉自愿读书识字的人,自然也是各自群体中,被优先提拔重用的人。

薛蟠治下的煤务提举司,现在直管的西山煤务公司和开平煤矿,单是矿工人数,就多达两三万人,要是把运输、后勤、保卫等方面的人手全都加起来,人数更是多达四五万人!

而煤务提举司现在的职缺,才不过十来个,想要单凭这十来个有官凭官告的官吏,管理好这么多人,是不现实的。

虽然这个时代,官本位的思想远比后世深入人心,百姓都很服从。

但是,西山煤务公司和开平煤矿,毕竟也算是国有化的大型企业,虽然与后世的大型国企的严密架构相比,要简陋简略得多,但是一些基本的人员组织结构,还是有的。

四五万人的大型企业,放在后世,单是中层领导就得数百上千。

西山煤务公司和开平煤矿的管理阶层人数虽然没有这么多,但也有两三百人。

这几百人,都是从读书社里脱颖而出,才得以提拔重用的。

而被薛蟠寄予厚望的保安队,读书识字则是标配,提拔升迁甚至都有相应的识字数量的硬性要求。

现在,不论是留在京城的保安队,还是被薛蟠带到天津,扩建到五百人的保安营,每人最少也能认识数百大字,可以自己写简单书信了。

而保安队的小旗、总旗、百户等小领导,除了识字量都达到了数千之多,熟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开蒙书籍,还开始通读四书五经了。

可以说,薛蟠治下的煤务提举司和长芦盐政辖下的十数万人口,是这个时候,识字率普及程度最高的群体。

现在,西山煤务公司、西山工业基地、长芦盐业公司、开平煤矿下面的学堂,就读的学童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人,就算是扣除三分之一无法参加科举的女孩,再减掉三分之一天资不佳的,剩下的读书种子,也有六七百人。

薛蟠已经决定了,在今年的县试中,就让各处学堂,挑选优秀学童参加。

第一次参加科考,不求取得多好的成绩,考中多少人,只图增加一些应考的经验。

反正现在各处学堂招收的学童,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三四岁,都还小着呢,有的是时间。

为什么没有年纪更大一些的少年来学堂就读?因为十四五岁,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算是成年,要帮着家里支撑家业,在煤窑、盐场做工,没有时间来读书了。

就是现在就读的这批十三四岁的学童,虽然一两次县试考不中,家长也可能就不会再让他们继续就读,而要被叫回家去,找份活计做了。

薛蟠也拿不准,这些矿工、盐户子弟,最终能有几人,能够闯过科举的独木桥,得中童生、秀才、举人,乃至最终的进士。

薛蟠已经给他们了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帮助,后面的事情,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不过,就算这些学童,最终科举无成,但是读了几年书,总也不会白读!

将来至少也能在待遇优厚的保安队落身;西山煤务公司、开平煤矿、长芦盐业公司,也有许多职位,需要读书识字的人才。

就算不在这几处,偌大的刘汉帝国,只要识得几千字,天下之大,尽可去得!

他们的命运,在步入学堂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改变了。

只是现在时日尚短,改变的效果尚未显现,只有极少数有远见的人,才能看穿薛蟠此举的深意。

而懂得薛蟠这片良苦用心的人,也是对薛蟠最忠诚、最死心塌地的人。

总而言之,薛蟠借着贾探春代管的薛家书铺,铺张开的这盘大棋,棋子已经落下不少,什么时候能够开花结果,就只能静候佳音了。

外边的事情,贾探春无法尽知,不过通过薛家书铺的账目,也能窥得一斑。

虽然只通过一知半解,难以把握薛蟠在此事中的深意,不过只了解的表象,已经能让贾探春对他的心胸,充满敬佩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薛蟠肯定算不上“穷”,不论是从家世还是自身上讲,都应该算是“发达”一挂的。

而薛蟠现在做的一系列事情,就包含了许多“兼济天下”的成分。

从蜂窝煤开始,到后面创办西山煤务公司,把西山煤矿收归国有,利益贡献给朝廷,并且切实惠及数万靠着西山煤矿生活的百姓。

再到长芦盐政的改革,为治河新策筹集资金,若是治河新策能够得竞全功,那么惠及的百姓人数,就不是几万、十几万,而是数十万、数百万!

就算治河新策还要再等几年,才能确定有无成效,不过治河新策的影响,其实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由河道总督张鹏翮主导的治河新策,虽然已经在朝廷形成了决议,但是因为资金筹措的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所以并没有给朝政,造成什么负担。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而朝廷之前每年花在治河上的一两百万两银子,并没有因为治河新策,就节省下来,还是如数拨付,并悉数花销了。

因为在治河新策把黄河水患整治成功之前,黄河下游的水患,依然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的重大威胁。

张鹏翮因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河新策上,于是奏请朝廷,在河道总督衙门治下,新设一个“副总河”的职位,分管黄河南向流域的事务。

张鹏翮提名的“副总河”人选,是薛蟠此前举荐给他的,出身翰林院的嵇曾筠。

薛蟠其实与嵇曾筠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只是,嵇曾筠曾和薛蟠在崇文门税关衙门的顶头上司韩涛,同在翰林院任职多年,有些老交情;又和林如海同是苏州人士,算是乡党。

薛蟠先是在韩涛那里,听说了嵇曾筠对治河颇有些见地;又借着林如海的光,见了嵇曾筠两面,有过些交谈,确定他确实有真本事。

所以,在看到张鹏翮分身乏术的时候,薛蟠就把嵇曾筠举荐了过去。

张鹏翮亲自与嵇曾筠通了两封书信,了解了他的才能,又征求过他个人的意见,才向朝廷正式举荐,由他来担任河道总督衙门的“副总河”。

嵇曾筠与贾政年纪仿佛,如今尚不满五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之前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后,在翰林院迁磨了十余年,早就静极思动了。

现在到了河道总督任上,上来便是二把手的“副总河”,不仅要代总督张鹏翮掌管黄河南流河道的治理工作,还要把黄泛区涉及的数百万亩淤田,也管理起来,责任巨大,职权也重,是个难得的施展才能的舞台。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洛天心最佳词作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