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晚上,姐妹们在薛家新府,和薛蟠一起用过晚饭,三春姐妹和史湘云,没有在这边留宿,被妥善送回荣国府大观园。

林黛玉也跟着一起回了大观园,因为这些时日,林如海政务繁忙,经常在衙门忙到入夜时分,林黛玉便是回到林府,也只有一个人。

薛宝钗和薛宝琴则留了下来。

送走了几人,屋里只剩下自家人,薛母问薛蟠道,“蟠儿,你妹妹现在年纪大了,对她的亲事,你究竟有什么想法?”

薛宝钗听到薛母谈及此事,连忙起身退避了出去,薛宝琴也跟着一起出去了。

薛蟠这才说道,“母亲,孩儿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薛母说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好了,在我面前,还这么遮遮掩掩做给谁看?”

薛蟠说道,“咱们家进京之前,母亲去见过大舅舅,不知他与母亲说了什么?”

薛蟠口中的“大舅舅”,指的是王熙凤的父亲王子朋。

薛家第三代的嫡脉,共有三子两女,嫡长子就是王熙凤的父亲王子朋,长女是王夫人,次女是薛母,次子王子腾,三子王子胜。

王子朋本来也在京城为官,不过在十多年前的那场大变故中,和贾家、史家一样,都受到了冲击。

贾家是宁国府的贾敬受到牵连,再加上后来发妻生产贾惜春的时候遭遇难产而死,才让他放下家业,一味求道修仙。

史家则是史湘云的父亲,牵涉其中,最终命丧。

王子朋也因为那场变故,暗然退出官场,返回金陵祖籍,执掌起王家祖业,把支撑王家门面的责任,交到了王子腾的手里。

相对而言,王家是在那场变故之后,恢复最快的,王子腾得到荣国府的大力支持,继承两代荣国公在军中的遗泽,做到了京营节度使,以此为跳板,才有了后面升任九省统制。

贾元春封妃之后,王子腾作为她的亲舅舅,官职再得升迁,从九省统制,升为九省都检点。

史家这边,虽然在那场变故之后,被剥夺的保龄侯爵位,从亡故的嫡长子头上,转移到了史鼐头上;史鼎又因功获封忠靖侯爵位,达成了一门两侯爵的威势,声势有所恢复。

不过因为史鼐、史鼎兄弟性格变得谨小慎微,之后一直保持低调,最后导致只剩下史鼐在京营十二卫中担任一卫主将,史鼎则在家赋闲多年。

贾家这边,其实在那场变故中,受到的冲击最小,几乎只影响到了贾敬一个人。

不过,由于贾敬第三代、第四代,实在是不成器,贾赦、贾政、贾珍、贾琏几人,都不是能撑起家业之人,使得贾家这些年的声势愈发颓唐。

到这两年,贾珍因为冰球联赛,在京中勋贵中起到了串联的作用,才使得贾家在京中重新活跃起来;再加上贾元春嘉封德妃,贾家因此成为外戚,宁荣二府,才在京中权贵世族中,重回一流行列。

王家攀附贾家,损贾家而肥自身,是从第二代,也就是王子朋、王子腾、王夫人、薛母几人的父亲那一辈,就制定下的策略。

到王子朋继承王家家业之后,也继续推进这一策略,把自己的女儿王熙凤,许配给荣国府长房嫡子贾琏为妻,与王夫人形成的配合。

王家的这一策略,经过几十年的运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王子腾成为“贾史王薛”四家,如今在官场上官职最高之人。

虽然贾赦还有秩比一品的一等将军爵位,史鼐、史鼎兄弟更都是超品的侯爵,不过要论实权,还是已经王子腾已经贵为正一品的九省都检点最大。

不过,这个情况,在林如海未像《红楼梦》文本中描写的那样,早早亡故,反而因功升迁进京,担任户部右侍郎之后,出现了一些变化。

林如海的户部右侍郎,虽然只是正三品的官衔,但是因为文贵武贱,在朝廷高官排行中,与王子腾的正一品九省都检点,序列只在伯仲之间。

而比较与贾家的关系,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比王子腾更近一些。

贾元春封妃,林如海虽然官职官阶,未得升迁,不过却因为多一层外戚的关系,更得永昭帝信赖。

并且,林如海的出身,也不比王子腾低,王家在开国之初,只是一个县伯,林家则和史家一样,都是列侯。

所以,林如海现在在朝中,有取代王子腾,成为“贾史王薛”四家代言人的趋势。

尤其是,王子腾官职虽高,却外任在九边,而林如海则在京中,身处朝廷的权力核心。

王家面对这种态势,感受到了一些危机,如今正在积极斡旋,想要让王子腾调入京中,就算不能入兵部,至少也得进五军都督府,跻身朝廷权力核心,不能继续游离在外。

而在联姻方面,王家对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显得更加急切了。

王子朋已经给王夫人、薛母来了数封书信,着重强调此事。

只是,贾母仍在,王夫人虽然是贾宝玉的生母,但是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却没什么决定权;再加上贾政外任武定府,他不在京中,贾宝玉的婚事也无从谈起。

所以,即便贾元春归省之日,面见过众姐妹,对贾宝玉的婚事,也意属薛宝钗,但是此事却仍然迟迟难以确定。

薛母之前,对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也是持积极态度的,所以才配合王家,给薛宝钗搞出一个同样刻有铭文的金锁。

不过在薛蟠一番谋划,让薛家声势大振,薛母在此事的态度上,便有了一些转变。

再加上薛宝钗的年纪,要比贾宝玉大两岁,现在已经及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金玉良缘”迟迟难以敲定,贾宝玉能多等几年,薛宝钗可空耗不起。

所以此前,薛母才托王夫人、王熙凤,为薛宝钗相看人家,其实也是为了给王夫人、王家施加压力,表明薛家在此事上的态度。

若是王家仍然想要促成“金玉良缘”,必须要尽快把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定下来!

不然的话,薛家就要为薛宝钗另行婚配了。

关于此事,薛母没有和薛蟠谈论过,一来是薛蟠在进京之前,表现出来的行径,不像是能支撑家业的,跟他说了也没用;二则是薛蟠进京之后,捐官谋缺为官,忙得脚不沾地,薛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薛蟠问起此事,薛母倒也没有隐瞒,把王家的谋算,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按照常理,在薛父早亡的情况下,薛宝钗的婚事,薛蟠作为长兄,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对薛母而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薛父早亡的情况下,有关薛家的大事,也要尊重薛蟠这个儿子的意见。

尤其是在薛蟠已经表现出能够支撑家业的能力的情况下,有关薛宝钗的婚事,他几乎是能做主的。

之前就已经有所猜测,现在从薛母的口中,确定了王家的谋算,薛蟠不禁冷笑连连。

王家当真是好算计,是铁了心要把荣国府吃干抹净,接连把自家两个女人嫁入荣国府,犹不知足,还想把薛家也拉进来,再给他们的谋划,增加一道保险。

若是薛宝钗和贾宝玉婚事成了,那么荣国府第四代,长房二房的两个嫡子,娶的就都是流着王家血脉的女子。

如此一来,到了荣国府第五代,王家血脉的占比,都将过半了。

薛家若是按照《红楼梦》文本的走向,薛蟠依然不成器,那么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由此攀上荣国府这颗虽然已经中空,但是表面上看依然枝繁叶茂的大树,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现在,薛蟠两世为人,已经扭转了自己的既定命运,跻身官场,潜心经营,积累了不少功绩人脉,前程远大。

不再需要攀附贾家。

自然也不想要继续为王家做嫁衣。

甚至在薛蟠看来,像王家这样损人利己的自私行径,不仅不能牵涉其中,反倒要尽量远离。

王家现在虽然有王子腾这个头面人物,但是对薛蟠而言,不仅不会成为官场助力,反倒会阻碍薛蟠的官场升迁,成为薛蟠的负累。

可是,有薛母在,薛家与王家,打断骨头连着筋,血脉亲情是割裂不断的。

而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血脉亲情的重视程度,是超乎想象的。

薛蟠如果不是和贾政,有一层亲属关系,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就借到贾家的势,捐官谋缺赴任,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只是,血脉归血脉,亲情归亲情,事关薛宝钗的终身幸福,薛蟠必须要慎之又慎。

在薛蟠看来,贾宝玉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是薛宝钗的良配。

要是非要从贾宝玉身上寻找优点,也只有甘于的女孩面前俯身做小这一点了。

而这一点,在为了的婚姻生活中,是次要的。

远远不足以让薛蟠认可贾宝玉。

薛蟠自信,只要自己能在官场屹立不倒,步步高升,不论薛宝钗嫁给谁,都能成为她的坚强后盾,绝不会让她在婆家受到苛待。

况且,在薛蟠看来,王夫人虽然的他们兄妹的亲姨母,若是薛宝钗真的嫁给了贾宝玉,会不是是一个好婆婆,现在也不好说。

王夫人可以说是王家掏空荣国府,补益王家的实际操作人。

而被她挖掘的荣国府根基,其实将来都应该归属贾宝玉继承的。

所以,王夫人实际上是在损害自己亲儿子的利益,来补贴娘家。

这样的行为,对王家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不论是从情理,还是法理上,王夫人的这种行为,都应该是遭受唾弃的。

在薛蟠看来,王夫人完全是被王家洗了脑,脑子拎不清,一心想着王子腾若是能够常居高位,未来能够庇护贾宝玉这个亲外甥。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却想不到,以王家凉薄的性子,真的到了贾宝玉需要被庇护那一天,王家人会不会伸出援手。

而根据《红楼梦》文本描述,贾家最终落难之后,王家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倒是有落井下石的行径。

甚至连王熙凤这个王家的女儿,都被抛弃,落得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

更不要说贾宝玉了。

有这样一个拎不清的婆婆,薛宝钗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所以,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薛蟠不会认可王家鼓捣出来的所谓“金玉良缘”的。

当下,薛蟠对薛母说道,“妹妹的亲事,孩儿会放在心上的,一定会给她寻到个好归宿,母亲只管放心。”

薛母说道,“我儿既然这么说,那么此事就交托给你了,为娘在京中也没有什么交际,让你姨妈和凤丫头给寻觅人家,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家,眼看着你妹妹年纪渐长,为娘确实有些着急。”

薛蟠说道,“母亲不必着急,妹妹现在的年纪也不算大,就算是现在定下了亲事,孩儿也要多留她两年呢。”

薛母说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钗儿转过年就要过十六岁生日了,年纪还不大?再过两年,她都要成老姑娘了。”

薛蟠说道,“十六岁还小呢!咱们家现在的情况,和以前已然不同了,现在的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流行晚嫁,只有那些没有根基的小门小户,才会早早把女儿嫁出去,不信母亲去京中打听打听,是不是这样。”

薛母疑惑道,“当真如此?”

薛蟠说道,“孩儿还能骗母亲不成?”

薛母说道,“如此说来,那云儿要嫁过来,得再多等几年了?”

“这个......”薛蟠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干笑道,“凡事总有例外嘛!云妹妹当然是越早嫁过来越好了,母亲想必也在等着抱孙子了吧。”

薛母笑道,“为娘现在最大的念想,除了你妹妹的亲事,就是等着抱孙子了!”不过转而告戒道,“为娘知道,你已经收了金钏儿,香菱也放到你房中去了,茜雪、玻璃也都是好的,为娘在此事上,不约束你,不过你也要小心一些,为娘虽然急着抱孙子,但是第一个孩子最好还是嫡孙。”

薛蟠陪笑道,“母亲放心吧,孩儿心里有数。”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洛天心最佳词作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