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孟家军至
随后,楚知翊被紫萝别在腰间的一块黑色令牌吸引,心下好奇,伸手将它取了出来。
“不知这块令牌有何用?”
楚知翊将那黑色令牌反复看了看,看不出什么端倪,最后将它递到沈漫面前,说道。
沈漫接过令牌,仔细端详后发现,它竟是用一种黑色木头雕刻而成,正面刻着一行小字,是山口紫萝的名字,背面则刻着一朵樱花。
“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在倭国生长着一种极其罕见的黑色樱树,倭人将其奉为神树。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此令牌正是用那黑色樱木所制。令牌上刻着紫萝的名字,又是用黑色樱木所制,应当不是寻常之物。”
楚知翊闻言,微微皱眉:“既然如此,咱们便将它收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沈漫点点头,随手将它塞入袖子里,“殿下,我去看看那些受伤的兄弟!”
楚知翊颔首,而后转头对郑浩说道:“这些倭人,屡次侵犯我赤炎边境,今日虽将他们击败,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加强战船的巡逻和戒备,防止再有漏网之鱼。”
郑浩领命而去。
夜晚,海风轻轻吹拂着战船,带着一丝血腥的味道。楚知翊独自站在船头,望着那无尽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战斗虽然胜利了,但他知道,倭人的威胁并未彻底消除。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强赤炎水军的训练和装备,让国家的海防固若金汤,绝不让倭人再有可乘之机。
而在战船的另一头,沈漫正在营帐中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
她一边包扎,一边轻声安慰着士兵,士兵们看着这位身先士卒的姑娘,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
待处理完伤员,已经是三更时分,沈漫在船舱里随便找了个地方靠着,休息了小半夜。
第二日天光大亮,楚知翊才下令登岛搜查,务必确保所有倭人全部被歼灭。
因为西侧海岸倭人布置了陷阱,无法上岸,故而所有人只能掉头前往魔娑岛东侧,打算穿越迷雾登上魔娑岛。
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魔娑岛。
他们花了一天的时间,将岛上所有地方寻了个遍,发现再无倭人之后,才放下心来。
而后,楚知翊下令,将所有屋子里那些倭人用过的东西,全部整理出来堆在一块空地上,最后一把火将它们烧成了灰烬。
至此,岛上除了一些房屋之外,再无倭人存在过的痕迹。
当天晚上,所有人都留在岛上过夜。
他们一边吃着烤肉,一边载歌载舞,欢庆这场抗倭之战的胜利。
翌日一早,楚知翊将郑浩叫到跟前,对他说道:“岛上的倭寇已经彻底清除,接下来便由你带着一百个兄弟看守魔娑岛。你们需密切留意魔娑岛四周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派人回去禀报。”
郑浩抱拳行礼,眼神坚毅,“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负所托!”
将岛上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楚知翊与沈漫便带着队伍返回了荣州。
荣州城的百姓听闻他们成功剿灭了魔娑岛倭人,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敲锣打鼓庆祝。
然而,楚知翊和沈漫却丝毫不敢懈怠,心中惦记着即将前往大本州的艰巨任务。
一回城,楚知翊便立即召集城中的将领和谋士,在府衙内商议前往大本州的计划。
他们从那些被关押的倭人士兵口中,得知了许多关于大本州的信息,并令他们绘制出一张大本州的大致地形图。
沈漫则忙着清点现有的物资,从兵器到干粮,从营帐到药品,每一项都仔细核查。
她深知,此次前往大本州,路途遥远且危机四伏,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几日后,正当众人忙碌之际,城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崔锦荣带着孟家军浩浩荡荡地赶到了。
沈漫听闻消息,面露喜色,赶忙奔向城门迎接。
崔锦荣一见沈漫,立刻笑着下马,快步上前,而后迫不及待问道:“城主,我等总算及时赶到!大皇子殿下可有消息了?”
“大皇子殿下安然无恙,附近岛上的倭人已被我们尽数歼灭!”沈漫喜笑颜开地回答。
崔锦荣闻听此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这么说来,我们还是来迟了一步,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沈漫连忙摆手,“你们来得正好,这附近犯边的倭人虽已被除,但我们还有许多同胞被他们掳去了倭国的大本州。我们正打算去一趟大本州,将被困在那边的百姓救回来。
我们正愁人手不够、力量不足。如今孟家军及时赶到,还将我们最先进的武器带了来,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崔锦荣听后,脸上重新绽出笑容,用力一拍胸膛:“那就好!能为营救同胞出份力,孟家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两人并肩朝着府衙走去,一路上沈漫将他们剿灭魔娑岛倭人、准备前往大本州的详细计划告知崔锦荣。
崔锦荣听得连连点头,神色愈发凝重。
踏入府衙,楚知翊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崔锦荣,他大步迎上前,双手抱拳:“孟公子,你的事漫儿都跟我说了。你放心,待我将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回到上京,定让父皇为孟老将军平反,将兴国公崔成道绳之以法!”
崔锦荣连忙回礼:“那就有劳殿下了!”
“这些时日你们忙着赶路累坏了吧?我已经让人为你准备好了住处,你先洗漱歇息一番,明日咱们再商议前往大本州之事。”
崔锦荣谢过楚知翊后,便随着侍从前往住所。
沈漫则带着楚知翊,兴致勃勃地前往孟家军驻扎的军营,准备向他展示一番自己的那些先进武器。
沈漫带着楚知翊来到孟家军驻扎的军营,营地里军旗飘扬,士兵们整齐列队,纪律严明。
楚知翊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这支孟家军虽然并非先前的那一支,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展现出了精锐之师的风范。假以时日,必然能够重振昔日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