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孩子出生,冷库
“别紧张,不会有任何问题的。”看到李雯婷躺在床上全身紧绷,王泽安慰道。
李雯婷的情况非常好,之前吃下去的那些补药可没有浪费。
王泽手搭在脚腕处,然后刺激收缩。“啊,要出来了。”李雯婷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不同,连忙说道。
“我知道,你用力。”
很快,第一个孩子就顺利出生,王泽特地选择让男孩先出来,女孩后出来。
哇哇哇!
第一个孩子的哭声响彻在房间之中。
“生了生了...太好了。”陈秀莹在门外死死的捏着拳头激动的原地走来走去。
院子里等待的人也听到了这中气十足的哭啼,纷纷望向屋子,期盼的想要看到两个孩子。
王泽将男孩清理了一下,接着便抱着放在一旁铺着柔软厚实棉布的竹床之中。
片刻之后,第二个孩子也顺利出生。
两个孩子并排躺在竹床里面,小手小脚轻轻的晃动,很是可爱。
“孩子呢。”李雯婷头上流着汗水,虽然疲惫可她却顾不得休息,而是探着脑袋看着竹床,只是竹床边沿特地做的比较高,防止孩子会动了以后自己爬出来摔伤,所以李雯婷是看不到里面的两个孩子的。
“在这里呢..”王泽将竹床搬到李雯婷头边,让她微微抬头就能看到里面。
母性的光芒在李雯婷的笑容中浮现,她满足的轻声说:“真好看。”
“我给你擦擦身上。”王泽拿起毛巾洗了洗然后起身,而李雯婷的心神都在孩子身上,只是被动的跟随着王泽的动作。
毛巾在身体上擦拭,但实际上,那些汗水污渍都被他收进无垠空间里面了。
“好了,我带你回去卧室休息。”说着王泽将李雯婷抱起,然后打开门。
屋外陈秀莹正着急的转圈,看到女儿出来,连忙上前问道:“怎么了?”
“娘,我没事。”李雯婷头靠在王泽肩膀上轻声道。
“娘,孩子在屋里,我先送婷婷去卧室休息。”王泽微笑道。
陈秀莹看着女婿抱着女儿,又看看屋里的竹床,犹豫了一下,还是进入房间照看起婴儿。
让两个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她有些不放心。
“娘,孩子你都包好啦。”王泽回到产房,才发现两个孩子身上已经裹好了毯子,正被陈秀莹都弄得手舞足蹈发出呀呀呀的声音。
“对,我看你都给孩子洗过擦干了,就裹上了。”陈秀莹将孩子放好才站起身:“你照看着,我去看看婷婷。”
虽然外孙可爱,但陈秀莹心里还是担心着李雯婷的,毕竟对女子来说,产子可是很危险的,尤其是这两个孩子竟然这么重,两个孩子竟然都有八斤多,这情况可是很少见的。
而王先一他们这时候也走了进来,纷纷围着孩子逗弄着,尤其是李智林,更是抱着小外孙笑得合不拢嘴。
大儿子因为工作的关系还没有结婚,却没想到小女儿率先让他有了外孙,还是两个。
不过李智林和李飞宇工作很忙,留到夜里便开车回城去了。
陈秀莹没有走,在她看来,两个小年轻又没有大人帮忙,怎么能照顾的好小孩。
既然王泽父母都去世了,那这个工作当然就只能她过来干。
也是这时候,她才知道女儿这嫁过来过得是什么好日子。
上班车接车送,下班饭就已经做好了,而且每一餐都有肉。
61年的物资供应还是比较紧缺的,能天天吃到肉的人家可真不多。
感觉在女儿家里这段时间,她都胖了一圈了。
虽然家里有了两个孩子,但是由于岳母帮着带,村里婶子也会经常上门帮忙,倒是没让王泽多操心。
“怎么还要鼓励养猪,咱们公社现在这产量够高了吧?”王泽坐在办公室内,旁边是潘洋和王宜荣两人。
而他们讨论的则是市里下发的通知,《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鹅鸭问题的指示》。
“按照文件所说,咱们之后可以自留五成的猪肉,这可能赚不少钱,要是多养一点那不是更好。”潘洋不太理解王泽怎么这么大意见,在他看来这是好事啊。
王泽叹气道:“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大家都养,产量大了,卖给谁?”
他虽然不记得这时候的具体发展情况,但是他记得在60年代初期,是猪肉供应量太大,消费却跟不上,导致不得不要求市民多买,多吃。
王泽将这个养猪经济给两人解释了一遍,潘洋和王宜荣原本的不解现在变成了为难之色。
“这是上面下发的,我们总不能一点都不做吧,要不少增加一些。”
“王泽你怎么想的?”王宜荣没有接潘洋的话,而是直接问道。
“建一个冷冻仓库吧,这样就算是消费跟不上,也不至于怕坏掉着急卖出去,而且罐头厂那边也能用得上。”王泽想了想,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这年头冷冻仓库很少,也导致各地的产品地域性很强,如今他们村的电根本就用不完,地下通道里面的发电量太大,不如拿出来用一用,至于对外说辞,就在小水库那边多增加一组发电机,反正这个小水库是他们王家村大队的,只要不对外宣传,能有个过得去的说辞就行了。
只是在谁来建设冷库这一块还是争论了一下,潘洋想让王家村大队建设,毕竟王家村大队比公社有钱的多。
别看就一个冷库,可里面的设备价格不低,还有以后的耗电,反正潘洋不想背上这样一个耗钱大户。
广慧公社虽然比周边其他公社有钱,可这些钱都用在了道路修建,山林植被恢复上面。
这一块他多次被市里点名表扬,要求其他公社学习,他才不愿意弄个耗钱大户中断政绩。
王泽原本是想让公社建设的,这样王家村只要收电费就行了,事情也简单。
可潘洋不干,他虽然能够强行无视潘洋的意见,但这种明显会破坏现在默契的事情用在这点小事上不值得。
“行,那就王家村大队修,书记和市里沟通一下,让他们帮忙采购冷库设备。”
看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潘洋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如今家畜增产是上面的政策,广慧公社也是借由这个政策提出建设冷库,报告提交给市里后没多久便得到了批准。
现如今不管是王泽还是潘洋,都体验到了名声的好处。
正因为他们广慧公社,或者说王家村大队在全国知名度数一数二,才让他们想做的事情基本都能够得到支持,而这种名声,也将一些想要占便宜的人给挡在了外面,这都是这些年他们公社持续登上报纸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