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缭绕的清晨,七岁的林棠梨跟在父亲身后,小心翼翼地踩着青石板路,生怕脚下踩空。
";棠梨,跟紧些。";林大夫回头看了一眼女儿,眼中满是宠溺。
";知道啦,爹爹。";林棠梨连忙小跑两步,紧紧跟上。她今日难得能跟随父亲出诊,心中既是兴奋又是紧张,生怕出任何差错。那个小药箱虽然只装了些简单的药物,但对七岁的她来说已是重若千钧,仿佛肩负着整个世界。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平日里,母亲总担心她年纪小,不让她跟着出门。今日若非这户人家特意请求,说是公子病症奇特,希望林大夫能带上擅长观察的女儿一同前往,她也不会有此机缘。
";记住,到了地方,你只要安静地看,不要乱说话,更不要乱碰东西。";林大夫叮嘱道,语气温和却不失严肃。
";棠梨记住了。";小女孩郑重地点点头,心中却掩不住对这次出诊的好奇。
穿过几条幽深的巷子,他们来到了一座气派的宅院前。门前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朱漆大门上的铜环闪闪发光。林棠梨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气派许多。
";林大夫,您可算来了!";一位身着锦缎的管家模样的人快步迎出,脸上写满焦急。";少爷的病症又加重了,夫人急得不行。";
林大夫微微点头:";带路吧。";
穿过几进院落,林棠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院中奇花异草,假山流水,处处显示着主人的富贵。她小心翼翼地跟在父亲身后,生怕自己不小心碰坏了什么贵重物品。
来到一间雕梁画栋的厢房前,管家压低声音道:";少爷就在里面,请林大夫务必仔细看看。";
进入房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药香,掺杂着些许病痛的气息。床榻上躺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面色苍白如纸,双眉紧锁,似乎正在忍受着某种痛苦。
一位锦衣妇人坐在床边,见到林大夫进来,立刻起身行礼:";林大夫,舍不得已才劳您亲自前来,我家墨儿已经病了三日,请了好几位大夫都未见好转。";
林大夫上前行礼,随即示意林棠梨放下药箱,自己则走到床前,替男孩把脉。
林棠梨乖巧地站在一旁,眼睛却忍不住打量着那个病中的男孩。他虽然面色苍白,但五官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同于常人的英气。即使在病痛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尊贵气质依然掩盖不住。
";墨儿这是胃腑不和,寒热交错。";林大夫把完脉,轻声说道。";应是前些日子受了风寒,又饮食不当所致。";
妇人急切地问:";可有法子医治?这几日他疼得厉害,饭也吃不下。";
林大夫思索片刻,开始翻看自己带来的药箱:";先给他服下这剂药,缓解腹痛。待会我再开一剂调理脾胃的方子。";
就在这时,躺在床上的男孩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额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妇人顿时手足无措,连声唤道:";墨儿!墨儿!你怎么了?";
林大夫皱眉,正欲再次把脉,却见林棠梨突然走上前,小脸上满是认真。
";爹爹,我看他的样子,像是胃痉挛。";小女孩的声音稚嫩却坚定。";上次张婆婆也是这样,你说那是胃气上逆。";
林大夫愣了一下,随即仔细观察男孩的症状,果然发现他双手紧紧抱着腹部,面色发青,正是胃气上逆的典型表现。
";棠梨说得对。";林大夫略带惊讶地看了女儿一眼,随即从药箱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安胃化气的丸药,先让他含上一粒。";
妇人连忙接过,小心翼翼地将药丸喂到儿子口中。约莫一刻钟后,男孩的表情渐渐舒缓,呻吟声也减轻了许多。
";好些了吗,墨儿?";妇人柔声问道。
男孩微微点头,眼睛却看向站在一旁的林棠梨,目光中满是好奇。
林大夫这才有机会细细诊治,开出了一剂调理脾胃、化解寒热的方子,并仔细叮嘱了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临走前,妇人满怀感激地送到门口:";多亏了林大夫,更要谢谢这位小姑娘。若不是她及时发现,墨儿怕是要多受一番罪。";
林大夫慈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这孩子自小跟着我看医书,倒是记住了不少。";
";姑娘真是聪慧。";妇人赞叹道,随即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玉佩,递给林棠梨。";这是给姑娘的谢礼,聊表心意。";
林棠梨不安地看向父亲,见他微微点头,才小心翼翼地接过玉佩,福了一礼:";谢谢夫人。";
就在他们转身离开时,身后传来一个虚弱却清晰的声音:";谢谢你。";
林棠梨回头,看到男孩已经支撑着坐起身,正直直地望着她。那目光清澈而坚定,让她不由得红了脸,慌乱间只是点了点头,便跟着父亲快步离去。
";爹爹,那个小哥哥是谁家的公子啊?";走出大门后,林棠梨忍不住问道。
";是宋家的公子,宋氏商行的少东家。";林大夫解释道。";宋家在长安城是有名的富商,家财万贯。";
";那他为何会病得那么重?";林棠梨疑惑地问。
林大夫叹了口气:";富贵人家的孩子,往往不像咱们这样自在。有些病,与心绪也有关联。";
林棠梨若有所思地低头看着手中的玉佩,上面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鹿,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棠梨,今日你表现得很好。";林大夫温和地说道。";能发现病人的急症,这说明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医者,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入微。";
林棠梨开心地笑了:";我喜欢跟爹爹一起看病。";
";往后若有合适的机会,爹会带你多出诊几次。";林大夫承诺道。";不过你得记住,医者仁心,无论病人贫富贵贱,都要用心相待。";
";棠梨记住了。";小女孩郑重地点点头,将玉佩小心地收进怀中。
那一天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去。林棠梨不记得那个病中的男孩的面容,只记得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以及临别时那声微弱却诚挚的";谢谢";。
而那枚小鹿玉佩,也在多年后一场变故中丢失,成为记忆中模糊的符号。
直到多年后的某个雨夜,当宋墨寒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封旧信。信中,母亲详细记录了他七岁那年重病的经历,以及一位年幼却眼光独到的小女孩如何准确指出了他的病症。
";七岁...林大夫...女儿...";宋墨寒喃喃自语,思绪回到初次在医馆见到林棠梨时那种莫名的熟悉感。是了,原来他们的缘分早已种下,只是被时光掩埋,等待重逢的那一刻再度发芽。
他轻笑着摇头,将信件小心收好。这段被遗忘的初遇,或许有一天,他会在某个安静的夜晚,与她一同回忆。
而此时的林棠梨,正在医馆熬制药剂,全然不知那个曾在病榻上向她道谢的男孩,如今已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兜兜转转,终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