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确认死者身份
第二天上午一个神情极度慌张的年轻小伙子风风火火地冲进了市公安局的大门。
他气喘吁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一见到警察,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我要报案!我姐姐 11 号晚上离家之后,说是去附近的诊所看病,但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回家!”
接待他的警员心头一紧,江队昨天刚接手一起河边焚烧案,
而报案人描述的失踪女性特征与这起案件中的无名女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年龄、外貌,还是失踪的时间。
警员立即通报给了江队。
江陌将该案的一些关键物证照片递给眼前这位心急如焚的小伙子。
那人仔细地端详着这些照片。
他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身体猛地一颤,用颤抖的手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喊道:
“这双红色高跟鞋和丝袜,是我姐姐的!还有这块衣服残片,也是她离家那天身上穿的!”
在场的所有警察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够确认这名遇害人的身份。
原本还计划让法医室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死者的样貌以查找其身份信息,如今看来已经无需如此大费周章了。
经过进一步核实,警方得知这名被害女子名叫赵琳,今年 31 岁,是本市一家纺织厂的普通职工。
她的丈夫李向东则在另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
掌握了这些线索之后,江陌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展开对赵琳人际关系的深入排查。
经过调查,案件有了重大突破,确切地发现了好几个关键线索,并顺利地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据赵琳的弟弟回忆,当天姐姐带着年仅 7 岁的女儿来到他家,声称胃部不适需要前往附近的诊所就医。
并表示晚上她的同事会送她回家,因此婉拒了弟弟前去接应的好意。
然而付鹤年一行人对周边所有诊所展开地毯式排查,逐一询问赵琳所在单位的同事之后,
却发现赵琳在案发当晚压根儿就没有去过任何一家诊所就诊,更没有约同事一同外出。
那么她为什么要向弟弟说谎呢?
而她本人又怎么会离奇出现在离家 20 公里的河畔?
凡是熟悉赵琳的亲朋好友都表示赵琳从未患有过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史,在失踪之前家里也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
从表面上看,赵琳当时的情绪状态稳定,丝毫不像那种会轻易走上绝路、自寻短见的人。
此外警方在对赵琳家中进行全面搜查时,也没有找到遗书之类的物品。
按照常理推断,每当夫妻其中一方惨遭不测遇害身亡这种情况,另一方通常都会成为重点怀疑对象,具有极大的作案嫌疑。
赵琳已经失踪好多天,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身为丈夫的李向东居然一直都没有选择报案!
这件事情引起了警方的怀疑和猜测。
据赵琳的弟弟回忆,在姐姐失踪前,偶然听到姐姐抱怨说姐夫又要去东临出差,
而在赵琳失踪的前一个晚上,她曾经写下了一篇日记。
从那篇日记里可以看出,他们夫妻俩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矛盾。
随着进一步的调查后发现,李向东所在的食品加工厂根本就没有与东临的任何一家单位有过业务上的往来。
不仅如此,就连食品加工厂方面也表示从未指派过李向东前往任何地方出差。
甚至连厂里的其他同事们这几天也都在纳闷儿,平日里一向按时上班的李向东突然无缘无故地不来上班了。
李向东所谓的一次次去东临出差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在隐瞒什么?
所谓的“出差”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还是说其中另有隐情……
据赵琳的妹妹回忆,10号下午四点多左右她正巧与姐夫遇到。
当时姐夫告诉她准备去一位牌友家喝酒,但对于即将前往东临出差的事却只字未提。
当时他的手中空空如也,没有携带任何行李。
经过多方打听和排查,终于找到了当晚与李向东一同喝酒的那些朋友们。
这些人表示,李向东大约是在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到的。
大家围坐在一起喝酒吹牛,但李向东突然说有事要处理,提前离开了。
根据他们回忆,李向东离开的时间大致应该是在六点到七点之间。
此时此刻,萦绕在众多警员心头的诸多疑问犹如一团迷雾,等待解开。
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李向东的下落,江陌立即向颜局汇报了相关情况,并请求向东临市公安局发送一份协查通告。
希望通过两地警方的通力合作,早日揭开这起案件背后的真相。
就在众人因为寻找人而感到棘手的时候,李向东所在单位的一名同事说他曾亲眼目看过一个年轻的女性与李向东举止亲昵。
得到这个消息后,警方对李向东的住所进行了细致搜查。
果不其然,在他公司宿舍的抽屉深处,发现了一张女人的照片。
经过辨认,这张照片上的女人竟是李向东的前女友!
而此人早在七年前嫁到东临。
江陌心中顿时萌生出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
他带领刑侦支队的组员赶赴东临展开调查。
抵达东临后,他们直奔李向东前女友如今的居住地。
通过走访以及多方核实,最终确认这名女子从与李向东分手之后,两人再无任何往来与联系。
就连食品加工厂的员工都无法肯定当时在东临所见到的那个女人到底是不是李向东前女友。
面对这样的结果,江陌等人只能返回鹤泉市。
然而此时,李向东早已离家多日,但却没有给他的家人发过消息。
至此李向东的去向成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困扰着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