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无不为贾元春和她腹中的皇嗣祈祷着,那一双双合十的手,那一声声虔诚的念叨,都饱含着对贾元春和孩子的深切祝福。
他们期盼着贾元春能成功诞下腹中的皇嗣,如果是个小皇子就更好了,那对于贾府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府中的女眷们,不论平时是否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此时都目标一致地祈求着,诚心诚意地盼着贾元春能平安生下腹中的孩子。
毕竟,那个孩子今后会是他们贾府最大的依仗,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终于,又过了一阵,贾府上下在翘首以盼中,终于收到了贾元春母子平安的消息。
传信的小厮一路飞奔,踏入贾府大门时已是气喘吁吁,但仍难掩满脸的喜色,扯着嗓子高喊:“大喜!大喜!贤妃娘娘母子平安!”
这消息如同春风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贾府。
得知贾元春平安生下小皇子后,贾府众人都欣喜不已。
此时的贾母正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听到这喜讯,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连忙高声吩咐道:“凤丫头,快给下人们多发半年月例,让大家都沾沾这喜气!”
王熙凤闻声,扭动着腰肢,满脸堆笑地应道:“老祖宗放心,我这就去办!”
贾母又转头看向王夫人,目光中带着期许和威严,说道:“你和凤丫头二人尽快准备好小皇子满月时要送的礼,还有咱们进宫看望贤妃和小皇子需要穿的吉服,可不能有半分马虎!”
王夫人恭敬地点头应是:“母亲放心,儿媳定会仔细筹备。”
一时间,贾府里热闹非凡。下人们奔走相告,欢声笑语不断。
库房里,王熙凤和王夫人忙得脚不沾地,指挥着丫鬟婆子们挑选着珍贵的绸缎、珠宝,准备着一份份精致的礼物,为即将到来的满月之喜和进宫探望做着周全的准备。
抱琴满脸喜色,脚步匆匆地走进屋内,来到贾元春的床榻前,福了福身,说道:“娘娘,大喜啊!”
贾元春微微撑起身子,面露疑惑,问道:“抱琴,何事大喜?”
抱琴难掩激动,声音都微微颤抖起来:“娘娘,刚刚宫里传来消息,皇帝金口玉言,说娘娘您生下小皇子有功,特晋封为贵妃呢!”
贾元春听闻,眼中闪过惊喜,不敢置信地问道:“当真?”
抱琴连连点头,说道:“千真万确!圣旨于皇子满月一同发放。而且,皇帝还给小皇子正式取了名字,名叫水珏。
珏意为美玉二字,这名字完美契合了咱们小皇子生来带玉的祥兆呢。”
贾元春不禁喜极而泣,喃喃道:“我儿有福。”
此时,奶娘抱着宝玉走了进来,贾元春忙擦干眼泪,伸出手接过孩子,轻轻吻了吻宝玉的额头,说道:“我的儿,你可真是为娘的福星。”
抱琴在一旁笑着说道:“娘娘,如今您即将被封为贵妃,小皇子又有了这般尊贵的名字,以后咱们在这宫中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贾元春看着怀中的宝玉,眼神坚定地说道:“为了我儿,为了荣国,我定要在这宫中站稳脚跟。”
在宝玉满月宴的当天早上,老皇帝进封贾元春为贵妃的圣旨,直接给到了贾元春的宫中。
传旨太监恭敬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氏元春,贤良淑德,育子有功,今册封为贤贵妃。”
贾元春惊喜万分,赶忙跪地谢恩。
随后,她便根据繁琐的宫廷礼仪开始举行成为贵妃的仪式。
宫中的宫女太监们忙前忙后,为她梳妆打扮,换上华丽的贵妃服饰。
贾元春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盛装的自己,心中感慨万千。
身旁的宫女们纷纷说着吉祥话:“娘娘如今册封为贤贵妃,往后更是荣华无限,小皇子也定会福泽深厚。”
仪式结束后,贾元春顾不得休息,便匆匆赶去了宝玉的满月宴。
当她踏入宴会场地时,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众人看到贾元春身着贵妃服饰,雍容华贵,纷纷跪地行礼:“恭迎贤贵妃娘娘!”
贾元春微笑着一一回应,随后走到老皇帝身边坐下,怀中抱着宝玉,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皇宫之中张灯结彩,红绸飘扬,悠扬的乐声回荡在宫殿之间,空气中弥漫着佳肴的香气,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宴会上,王公贵族、朝廷重臣们携着家眷纷纷携厚礼前来道贺。
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一位大巨凑近身旁的另一位大臣,小声说道:“这荣国府如今可真是风头无两啊,咱们可得多巴结巴结。”
另一位大臣微微点头,眼中透着精明:“是啊,这小皇子的满月宴如此隆重,可见皇上对贤贵妃和小皇子的宠爱,咱们不能失了礼数。”
他们的妻女们也在一旁交头接耳。
一位贵妇轻轻拉了拉女儿的衣袖,悄声道:“你看这阵仗,贾家怕是要更上一层楼了,你若能与贾家小姐交好,对你日后也有益处。”女儿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恭喜皇上喜得贵子,小皇子生来带玉,实乃我朝祥瑞之兆,定能福泽深厚,保佑我朝繁荣昌盛。”
一位大臣率先跪地贺喜,额头紧贴地面,态度极为恭敬。
“贤贵妃娘娘真是好福气,小皇子日后必成大器。”众人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
贾元春坐在老皇帝身旁,怀中抱着宝玉,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
她微微抬眼,看着下方众人,心中暗自得意。
甄贵妃坐在一侧,脸上带着端庄的笑容,可心中却满是愤慨:“这贾元春竟如此幸运,诞下皇子,还这般受宠!更是刚生下小皇子,就同自己一般做到了贵妃的位置!”
其他妃嫔们虽然表面上笑容满面,心中却嫉妒不已。
“哼,不过是生了个皇子,瞧她那得意的样子。”一位妃子咬着牙,暗自嘀咕。
而贾元春收到的礼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有稀世的珠宝翡翠,在烛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有珍贵的绫罗绸缎,丝滑的质感仿佛能流淌于指尖;还有各种奇珍异宝,让人目不暇接。
甄贵妃也亲自送来了一尊纯金打造的送子观音,寓意着保佑宝玉平安顺遂。
她微笑着说道:“贤贵妃妹妹,本宫祝小皇子健康成长。”贾元春连忙感谢,心中却在揣测甄贵妃的真实意图。
其实甄贵妃想得颇为简单,尽管她对于贾元春这么快就与自己平级,以及贾元春生下的小皇子备受宠爱这件事极为不满。
然而,现实摆在眼前,毕竟老皇帝年事已高,小皇子在她看来,根本没有机会去争夺皇位。
再者,他们甄家和贾家乃是老亲,关系一向亲近。
基于此,她自然要努力与贾元春打好关系,想办法让贾元春和其身后的荣国府,连同小皇子,全都站到自己儿子六皇子这一边来。
也正因如此,甄贵妃这才强压下心底对贾元春的深深不喜,极力地想要与贾元春搞好关系。
其他妃嫔们虽然心中嫉妒,但表面上也都送来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不敢有丝毫怠慢。
此时,荣国府众人也在宴会上。
贾母穿着一身华贵的衣裳,满头珠翠,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一群贵妇围在她身边,阿谀奉承之词不绝于耳。
“老夫人,您真是好福气,荣国府如今这般荣耀,可都是您的功劳啊。”一位贵妇满脸堆笑地说道。
贾母呵呵笑着,摆摆手:“哪里哪里,都是皇上的恩典。”
“您看这小皇子,长得真是天庭饱满,日后定是大富大贵之相,这都是贾家祖上积德呀。”另一位贵妇紧接着说道。
贾母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借您吉言,借您吉言呐。不过这还多亏了陛下福泽深厚,否则贤贵妃娘娘也没有这个荣幸能生下小皇子。”
贾政神色拘谨中带着几分兴奋,与同僚们相互敬酒,心里想着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瞧不起自己……
王夫人则在一旁与其他官眷们谈笑风生,心中盘算着如何借势让自己在荣国府的地位更进一步。
而老皇帝则是开怀大笑,不停地接受着众人的敬酒和祝贺,整个满月宴热闹非凡,直至深夜方才结束。
今日宝玉的满月宴隆重盛大,那场面之奢华、气氛之热烈,无不让人清晰地看出老皇帝对于宝玉那深切的喜爱之情。
后宫的妃嫔们见此情景,嫉妒得眼睛都红了,手中的帕子都不知撕烂了好几张。
不过,也幸好老皇帝年事已高,而宝玉又刚刚出生,任谁心里都清楚,宝玉这个老皇帝的老来子,是绝无登上皇位的可能的。
正因如此,众妃嫔才能勉强压抑住内心熊熊燃烧的嫉妒之火,没有狠下心朝贾元春母子二人下毒手。
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如今众妃嫔的心思已经不在争宠这件事上了。
她们的目光放得更为长远,纷纷致力于为自己儿子,或者自家所支持的皇子增加助力,以在未来的皇位争夺中占据有利地位。
所以,她们即便心中嫉妒,也不愿冒着得罪荣国府的巨大风险,去对贾元春母子出手。
当然,即便她们真的胆敢伸出黑手,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知道,贾宝玉的周围布满了老皇帝的暗卫,这些暗卫可不是吃素的。
谁敢轻举妄动,不仅要把他的爪子剁了,还要连带着整个家族都受到牵连。
深夜,万籁俱寂,所有人都已经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然而,在那华贵的婴儿床之中,宝玉却悄悄地睁开了双眼。
在那一双稚嫩的瞳孔中,竟闪过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之色。
宝玉在心中暗自思忖着,虽然因为他穿越的原因导致了时间上的拖延,从而使他成为了贾元春的儿子,老皇帝的老来子。
但每每回想起《红楼梦》原剧中所发生的一切,宝玉的内心便充满了忧虑。
他担心荣国府会重蹈覆辙,走上那条衰败的老路。
毕竟,荣国府的女儿们,那可大多都是才貌双全之辈。她们或有着倾国倾城之貌,或具备过人的才情与智慧。
只可惜,这样一群出色的女子,却被荣国府的种种是非与衰败所拖累。
她们本应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施展自己的才华,却无奈被家族的阴影所笼罩,无法挣脱束缚,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更何况,其中还有他最为喜欢的林妹妹林黛玉呢!
更何况,回想起贾元春平日里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些温馨的片段一一在脑海中浮现,宝玉实在是狠不下心不去管。
毕竟,那是贾元春的家族,他总不能真那么狠心,连自己有着血脉关系的外祖家都不管不顾了。
所以,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为了荣国府的未来,还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够过得顺心如意,他都必须要登上这个世界最高的位置才可以。
只有成为皇帝,才可以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自由自在。
并且,身为后世人,他的心中还怀着一份为这个国家的百姓谋福祉的愿望。
于是,宝玉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达成自己的目标。
只是,光有之前与老皇帝在梦中相处时,暗示他帮自己历劫完就可以飞升仙界的话,还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如今的他,可没了神瑛侍者的那些仙力。
即便老皇帝真的信了他的话,一心想要将皇位传给他,可那些王宫大臣们又岂会轻易同意?
要知道,这些大臣们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多年,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盘算和权衡。
他们所看重的,不仅仅是皇帝的旨意,更是自身的利益和家族的荣耀。
更何况,老皇帝其余的皇子们也绝非等闲之辈。
他们个个都心怀野心,身边围绕着各自的势力和谋士,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明争暗斗,不择手段。
他们又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宝玉轻易地登上皇位,而不加以阻拦和破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