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楼山脚下。
李岁独自走在那条围绕了半座山头后,突然拐入那座太白城内,名为白琉璃的大河河畔。
李岁瞟了一眼那座高耸入云的城头,略显恼火。
来白玉京已经四五天了,还是忘不了当初刚走下仙船,就被那个糟老头子扔出城头,砸进这座剑气楼里。
李岁愤愤不平道:“死老头子,我招你惹你了?”
河畔水气凌心,李岁回过身,一眼望去,是数十座相连的山头,群峰绵绵,山势巍峨险峻。
山间依稀可见亭台楼阁,主山之上,有座别具一格的竹楼,竹色青青,尽显庄严之气。
山路弯弯,有山上修士走过。
这就是白玉京十二楼之一的剑气楼。
所谓的十二楼,其实是各指一连片山头峰峦。
至于十二楼名称的由来,是各自势力取用了祖师堂所在的建筑的名字。
譬如,剑气楼,原本叫白琉璃山群。
有同属一脉的修士常年居住其中,逐渐便有了那座祖师堂所在的剑气楼。
山中修士行走天下,或登城头杀妖时,总是喜欢自称,某某某剑修出身剑气楼。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另类的命名法,逐渐演变,最终成为了如今的白玉京十二楼。
李岁等人在下了城头后,有前来接应的十二楼弟子,一路同行的八人,也就跟随迎接的弟子去往了各自的山头所在地。
李辛一和年轻道士二人,是从在北亭国渡船上开始,就被李岁写信悄悄引荐给了剑气楼楼主。
也就是当初来到北亭国的游侠儿山词。
山间,有数名剑气楼弟子下山,远远瞧见了那蹲坐在河畔的李岁。
众人各有猜测,不知道那白发身影是在观河流水呢,还是心里藏有心事,借此地舒缓心情?
自然而然,也少不了有人多嘴几句。
“听说是从北亭国来的,几天前,和他一起的那两人,全都是走了楼主这道后门上的山,八成都是花架子摆设,中看不中用。”
有弟子笑着附和道:“剑气楼,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待的,识趣一点的话,有个自知之明,早些走人,也能少丢点颜面。”
李岁心情顿时有些不太好。
虽说在仙家渡船上,写信给游侠儿引荐了李辛一和年轻道士。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被那游侠儿婉拒了。
说什么记名弟子,山门客卿之类的虚名就算了,不用多想,他也懒得去做。
只是希望,既然来了白玉京,最好先来剑气楼做客,毕竟怎么说,于情于理,李先生和他那可是过命的交情啊!
李岁感叹道:“人心中的偏见就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搬动。”
旁人的嫉妒,已然变成了冷眼冷言。
明明就是莫须有的事,那些人言语之间,尽是不确定,却还是信誓旦旦的胡乱造谣。
甚至这几天,山上竟都有了什么那背剑的女子剑修可能是楼主夫人,即便现在不是,也只是迟早的事儿。
以至于李岁险些掀了剑气楼。
好在,那游侠儿倒是挺会做人,立马聚齐了剑气楼山头所有主事的修士,然后叫来李岁等人,郑重其事地告知了他们两件事——
其一,这李先生 乃是本楼主过命的兄弟,别的不说,单是按辈分,你们他妈的还得叫他一声师叔祖!
其二,那你们口里传得邪乎的什么楼主夫人的背剑女子,她叫李辛一,是本楼主的义妹,至于辈分,能碾死你们这群嘴里吃了大粪的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