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这一觉睡得异常沉重,仿佛被千斤重担压身一般,他想逃离反抗只会引得重力加速度的压下。
在睡梦中,最初他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可伴随着男人粗噶的催促声,景象渐渐明晰。
李乾竟看见太爷爷李鹏与李路,拖着老迈的躯体,行走在前往前线的蜿蜒小道上。
彼时天空阴沉,脚下泥泞不堪,水洼随处可见,似刚刚经历过一场暴雨。压抑的氛围如一张无形大网,笼罩着被驱赶的人们,使得其一个个满脸无奈与悲戚,脚步越加沉重。
但太爷爷的目光始终坚定,趁押解之人休息空隙,暗中向众人诉说着反抗的话语。
他的声音虽不高,却似有千钧之力,渐渐策反了这些被征走的民兵。
紧接着,在第三个夜晚,太爷爷带领众人果断出手,杀了作威作福的官差。
之后,太爷爷巧妙地通过秘密联络方式,终于和他爹取得了联系,两人在信中约定了里应外合的计划。
行动那天,他大爷爷李宪带领着本地的豪杰在城内准备接应,二爷爷李进则率领着策反的众人在城门口伺机而动。
彼时他爹带着一队虎狼之师,在城外准备着。
当信号燃起,双方迅速行动,城内的内应打开城门,城外的队伍如猛虎般冲入。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功夺下了那座被腐朽势力掌控的据点。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雀跃。
就在他也沉浸在这喜悦之中时,一阵鸡鸣声传来。
李乾缓缓睁开双眼,才发现不过是一场梦,可梦中那热血沸腾的场景,却深深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突然,他听见门外喊声震天,他匆忙打开破旧的木门,他远远地望着太爷爷李鹏,只见他身板挺直,目光坚定地在村口老槐树下说着什么。
与此同时,村里的妇孺们也没有闲着。
在几位太奶奶的带领下,奶奶黄氏和各房头奶奶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家中的妇女孩童安全地转移到了石头山上。
原来太爷爷在分配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他深知要想取得更大的胜利,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武器装备。
于是他拿出了自己画的图纸,交给了村里人。
随后二爷爷立刻组织一众小辈们,开始研究制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开掘了铁矿,并制造出了一批先进的武器。
这些武器被迅速送往爷爷和爹的手中,使得他们的军队实力大增。有了这批先进的装备,爷爷和爹如虎添翼,很快就攻下了淮安,并将其作为根据地。
以此为基础,他们的势力迅速扩张,短短时间内便打下了半壁江山。
然而,太爷爷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率领军队讨伐各路自封王,最终成功地统一了这片土地,建立了平景国。
可还没待李乾高兴,画面一转他竟然看见族中长辈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血泊之中。无一幸免,整个李家村、附近九村十八寨都被灭门。
他的父亲和爷爷在外面打仗,最终也战死在前线。家族中的弟弟妹妹们更是凄惨,沦为了任人宰杀的菜人。
接着,他又看到自己如同一片孤叶般飘散在风中,孤独无助。
他眼睁睁地看着母亲,为了救自己死在叛军刀下;他看见父亲杀死所有叔伯,那些叔伯像厉鬼一样啃撕咬着弟弟们的尸骨,啃噬着祖辈们打下的江山。
他看见自己接手了父亲的位置,父亲也死在了远方,唯有自己苦苦支撑着庞大的王朝,却感到力不从心。
恍惚间他又看见父亲整天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家庭,而所有的大臣们则天天守在他身边,仿佛他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这时夜深了,眼前公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就像永远也批不完似的,让他感到无尽的压力。
油灯下的他不禁自问,自己有多久没有看看窗外的世界了?
又有多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了?
而他的孩子,又有多久没有见过他这个父亲了呢?
而后,他目睹了儿子李宏历尽艰难登上皇位,依仗妻族之力才堪堪稳固政权。
紧接着便是孙子,孙子亦步亦趋,重蹈着儿子的覆辙,深陷同样的困局。
后世子子孙孙依旧如此。
他困惑不解,他目睹了每一世的李氏王朝,自建立之始,每一代君王皆殚精竭虑,最终猝死在公案之上,然国家却始终未能真正繁荣昌盛。
百姓仍旧饥寒交迫、衣衫褴褛,叛军依旧层出不穷,李氏一脉出兵征伐,如此循环往复,未曾有过停歇。
李乾茫然无措,他实在难以想通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他清晰记得,在他的努力下国家曾发展良好。百姓安居乐业,自己与弟弟们亦皆提前归隐,尽享天伦之乐。
可如今,这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消失得杳无踪迹。
他分明记得宏儿喜结良缘,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孙子接手的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民族,有拥戴其的子民,有一心为民的臣子。
为何此时所见却是如此残破不堪,自己李氏一脉从濒临饿死,到以土为食、饮血为生才艰难地夺取了天下。
他李家历经数代人的浴血奋战才赢得了皇位,终于有机会可以悉心照料邻里,照顾宗族、关怀那瘦骨嶙峋的百姓。
可为何守城如此艰难?
皆言这天下已定,定的究竟是什么?
一路观之,这一朝朝天子脚下,为何皆是饿殍遍地。
到底是为何?
他们李家欲使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就如此之难?
为何?他所见皆是惨不忍睹的炼狱。
为何?
最终他在不甘与痛苦中,艰难跋涉与各个空间场景中,痛苦焦灼之际,他仿若听见幼童的呼喊,那声音清脆悦耳如甘霖,令李乾心间如被暖粥轻抚。
这声音似来自天际,又似在耳边,让李乾想要抓住,牢牢的放入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