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光阴,转瞬即逝。
蒙古草原上,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大汉铁骑的熊熊战意。
薛仁贵率领着麾下将士,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深深地刺入蒙古腹地,所向披靡。
蒙古各部族,在汉军的铁蹄之下,纷纷溃败,四散而逃。
与此同时,大汉境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各州郡在法正的推动下,纷纷设立学堂。
朗朗读书声,开始在各地响起,为大汉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徐州州牧府,诸葛亮却眉头紧锁,一脸愁容。
“主公,可是有何烦心之事?”主簿小心翼翼地问道。
诸葛亮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竹简,“唉,这竹简实在太过笨重,携带不便,不利于书籍的流通啊。”
“确实如此。”主簿点头附和,“若是能有更轻便的书写之物,就好了。”
诸葛亮翻阅着案上的书籍,心中思绪万千。
竹简笨重,缣帛昂贵,都不是长久之计。
如何才能让知识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识字?
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纸!对,是纸!
虽然工艺粗糙,但却轻便易携。
如果能够将造纸术改良,用纸来书写书籍,岂不是可以大大增加书籍的流通?
想到这里,诸葛亮豁然开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立刻起身,取来笔墨,开始撰写奏折。
“臣诸葛亮,拜见陛下。”奏折的开头,诸葛亮先向刘备请安,然后笔锋一转,将自己关于纸的想法,详细地阐述了一遍。
“臣以为,若能以纸代竹简,则书籍流通之速,可增数倍。百姓求学之易,亦可大增。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望陛下明鉴。”
写完奏折,诸葛亮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命人快马加鞭,将奏折送往洛阳,呈给刘备。
洛阳,皇宫御书房。
刘备正在批阅奏章,内侍小心翼翼地递上一封来自徐州的奏折。
“徐州?”刘备接过奏折,眉头微微一挑。
自从诸葛亮坐镇徐州后,他很少有奏折送来,这次又会是什么事情?
他打开奏折,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刘备脸上的表情,从疑惑逐渐转变为惊喜。
“妙哉!妙哉!妙哉!”
刘备看完奏折,激动地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这时,沮授和郭嘉得召,前来汇报政务。
一进入御书房,便看到刘备如此激动,不由得好奇问道:“陛下,何事如此高兴?”
刘备哈哈一笑,将奏折递给二人,“你们自己看看吧,孔明真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
沮授和郭嘉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陛下,这纸张若是真能如孔明所言,那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是啊!”刘备兴奋地说道,“朕一直苦于书籍的流通问题,没想到孔明竟然想到了用纸来解决,真是太好了!”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建议立刻召集工部官员,研究造纸之法。”一旁的沮授建议道。
“嗯,公与所言极是。”刘备点了点头,“朕这就下旨,让工部尽快研制出纸张,为我大汉的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郭嘉却摇着羽扇,笑道:“陛下,这纸张虽轻便,但想必粗鄙,书写不易,如果可以将其改进,使其更加细腻光滑,那就更好了。”
刘备听后,也觉得有理,但一时之间却苦思不得结果。
他眉头紧锁,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自己的系统。
他立刻在脑海中打开系统商城,开始翻找起来。
经过多次翻找,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新型造纸术》。
一看价格,竟然需要十五万积分,而自己也仅剩十五万积分。
刘备略一犹豫,想到造纸术对大汉的重要性,便咬咬牙,直接兑换了。
瞬间,一封竹简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桌上的那堆竹简之上。
刘备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下,纸张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他拿起竹简,故作神秘地说道:“说来也巧,朕之前攻打西域诸国时,曾意外获得一本古籍,上面记载了一种名为《新型造纸术》的技艺,想必就是孔明所说的纸张之法。”
沮授和郭嘉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震惊,随即,两人脸上都露出了释然之色。
他们对刘备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刘备说有,那就肯定有。
沮授拱手道:“陛下洪福齐天,竟有如此机缘,实乃我大汉之幸!”
郭嘉也笑着说道:“陛下果然是天命所归,这《新型造纸术》定能助我大汉更上一层楼。”
刘备微微一笑,将竹简递给沮授,“此术事关重大,朕决定将其交给工部,让马钧尽快研制出纸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务必叮嘱马钧,要仔细研究,争取早日将纸张制作出来,以解我大汉燃眉之急。”
沮授接过竹简,恭敬地应道:“臣遵旨,定当尽快将此事办妥。”
郭嘉也点头附和:“陛下英明!”
马钧接过刘备亲自送来的《新型造纸术》竹简,双手微微颤抖,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召集工部所有工匠,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研究。
工部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工匠们围着堆积如山的古籍,眉头紧锁,不断翻阅,讨论着每一个细节。
他们尝试各种配比,各种材料,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步骤。
失败,再失败,一次次的挫折,并没有击垮他们的意志。
反而激发了他们心中的斗志。
马钧更是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每一次实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更是陛下对他们的信任,对大汉未来的期盼。
时间一天天过去,工匠们眼中的血丝越来越浓,但他们手中的动作,却越来越熟练。
终于,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们似乎摸索到了一丝门道。
“快,加这个试试!”马钧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工匠们立刻按照他的指示,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当第一张宣纸被缓缓揭开的时候,整个工部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张纸,薄如蝉翼,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成功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整个工部瞬间沸腾。
工匠们欢呼雀跃,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中充满了泪水。
马钧看着手中那张薄薄的宣纸,心中百感交集。
他立刻命人将宣纸送往皇宫,呈给刘备。
刘备看着手中的宣纸,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他抚摸着宣纸,感受着它的轻柔和光滑,仿佛看到了大汉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光明。
“好!好!好!”刘备再次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有了宣纸,我大汉的文化发展,必将更上一层楼!”
他随即下旨,命工部大量生产宣纸,并将其推广到全国各地。
同时,他还命人将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宣纸,送往徐州,给诸葛亮送去一份惊喜。
徐州,州牧府。
诸葛亮正在处理公务,一名士兵快步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主公,洛阳送来的。”士兵恭敬地说道。
诸葛亮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木盒里,整齐地摆放着一叠白色的纸张。
“这,这是……”诸葛亮拿起一张纸,仔细端详着,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难道是陛下所说的宣纸?”他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惊喜和激动。
他立刻拿起笔墨,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感受着纸张的流畅和舒适,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陛下真是神人也!”诸葛亮感慨道,“竟然如此迅速地就将宣纸研制了出来,真是令人敬佩!”
他立刻命人将宣纸分发给州牧府的官员,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宣纸的魅力。
徐州州牧府内,一片欢声笑语,所有人都对纸张赞不绝口。
“有了这宣纸,以后读书写字,可就方便多了!”一名官员笑着说道。
“是啊,是啊,这宣纸真是太神奇了!”另一名官员附和道。
诸葛亮看着众人兴奋的表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宣纸的出现,必将为大汉的文化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此时,在遥远的蒙古草原上,薛仁贵正率领着大汉铁骑,继续着他的征战。
他不知道,在大汉境内,一场文化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而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影响着大汉的未来。
大汉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也充满了无限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