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三人顶着冬日里刺骨的严寒,再度来到张老先生的诊所。诊所里依旧人头攒动,喧嚣声交织,三人默默排进冗长的队伍中。从中午等到午后,冬日的阳光逐渐偏移,挂在西边的天空,时钟指针缓缓挪到下午两三点钟,终于轮到了邵群。
张老先生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却格外整洁的长衫,胡须花白,神情和蔼。他伸手示意邵群坐下,让她把手腕放在号脉枕上,张老先生动作轻柔地为邵群把脉,指尖在脉搏上轻按,双目微闭,全神贯注。
随后,他仔细观察邵群的面色、舌苔,又耐心询问起日常的饮食、睡眠等状况。
一番望闻问切后,张老先生缓缓开口:
“你这个病呀,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身体严重亏损,落下了病根。
加之又拖延了这么久,气血愈发不足。
如今必须配点人参等补药,精心调养,才能慢慢恢复。”
邵群一听“人参”二字,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声音不自觉提高:
“张老先生!人参是不是很贵?”在她心中,人参一直是价格高昂的名贵药材,一想到这,内心便隐隐担忧起来,害怕自己身上的钱不够。
张老先生微微点头,神色认真地说道:
“比起普通药材,人参确实要贵一点。
但这是治病必不可少的药材,若是不用,你的病难以痊愈,切不可因一时的花费,耽误了病情。”
一旁的吴学栋,急切的看了金满仓和邵群一眼,语气坚定:
“张老先生!再贵咱们也治!” 吴学栋之所以这么说,他就是担心金满仓和邵群会因为身上的钱不多,而造成钱短心慌,放弃这么好的治疗机会,所以他必须站出来,给他们支持,给他们勇气。
金满仓也在一旁附和:
“对对对,老先生!再贵我们也要治!”金满仓脑海中思绪万千,好不容易来这一趟,瞧这位老先生仙风道骨,谈吐不凡,说不定真能治好妻子的病。
就算要花大价钱,他也绝不犹豫。
万一妻子带来的钱不够,吴学栋的话,就是他最大的依靠。
金满仓暗自思量,等下吴学栋垫付多少医药费,他都要一笔一划记在心里。待妻子病好,自己有了经济能力,定要连本带利偿还这份恩情。
见吴老师和丈夫都如此说,邵群没在言语,她的心里也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治疗机会,也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共同撑起家里的重担,让自己的小家庭越过越好。
张老先生见吴学栋与金满仓态度坚决,微微颔首:
“那好吧!我现在就写好个药方,你们到那边去抓药。
先给你们开出一个月的药量,一个月后再来复诊,看看恢复的情况。”
金满仓满脸感激,连声道谢:
“好的,谢谢老先生!”
张老先生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客气,只见张老先生在一张处方笺上,运笔如飞,笔锋似游龙般肆意游走,刷刷刷几声,一幅带着墨香的药方便一挥而就。
吴学栋双手接过药方,眼神在纸面上来回扫视,眉头越皱越紧。
这药方上的字或龙飞凤舞,或潦草堆叠,他瞪大眼睛反复辨认,愣是一个字都认不出来。
身为小学人民教师,日常与文字打交道,吴学栋此刻内心满是羞愧。
可张老先生一副德高望重的模样,周围人又对其医术赞不绝口,他实在拉不下脸来询问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无奈之下,只能强装镇定,微微颔首,做出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手持药方向抓药处走去。
抓药的小伙计不过二十来岁,身形瘦削,眼神透着机灵劲儿。
他熟练地接过药方,目光如电,照着药方噼里啪啦地拨动着算盘。算盘珠子在他指尖欢快跳动,不一会儿,小伙计脸上扬起一抹笑意,脆声说道:
“合计费用128元!”
听到报价的瞬间,一旁的邵群紧绷的肩膀明显松弛下来,紧张的心也总算落了地,刚刚,她生怕自己身上的160元不够付费,现在总算放下心来。
她急忙伸手在兜里摸索,掏出130块钱,动作麻利地递到伙计手里,同时扭头看向吴学栋,神色恳切,声音带着几分焦急:
“吴老师!求您千万不要给我垫付医药费。
你为我们遭麻烦不说,还忙前忙后的,还请我们吃饭,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感觉亏欠您太多了。”
此时,吴学栋刚好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手指还捏着一沓钞票,听闻邵群这番言辞,动作微微一滞,脸上旋即绽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
“那好吧!你手上的钱够了是吧?”
邵群神色郑重,重重地点了点头,眉眼间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语气里满是感激:
“够了!还有剩余呢!多亏了浩宇你们的帮助。吴老师,今天若不是您陪着跑前跑后,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太谢谢您了!”
一旁的金满仓,黝黑的脸上写满了真挚的谢意,目光紧紧地盯着吴学栋,声音洪亮又带着几分憨厚:
“吴老师!今天忙里忙外,给您添了太多麻烦,真的太感谢您了!”
吴学栋摆了摆手,脸上带着真诚的神情,语气坚决:
“大兄弟!邵妹!你们可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
要不是你们,我都不敢想儿子会遭遇什么。为你们做这些,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千万别跟我见外!往后要是有难处,尽管开口。”
金满仓与邵群听了这番话,相互对视一眼,默默将这份沉甸甸的感激记入心底。
此时,千言万语都显得苍白,唯有这份无声的情谊在空气中蔓延。
抓药的伙计手脚麻利地接过130元,手指熟练地点了点,然后迅速找回两元,递到邵群手上,随后转身,全神贯注地开始抓药。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从药柜里抓出一味味药材,称重、分包,有条不紊。
吴学栋站在一旁,目睹伙计的操作,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果然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医学面前,自己不过是个门外汉,药方上那些犹如天书般的文字,伙计却能轻松识别,对各种药材更是了如指掌。
不多时,伙计,把配好的30个药包,分装在四个大的袋子中,然后又找来一张纸,细心地将煎药方法书写下来,详细注明:加入三碗水,用文火慢煎至一碗水,一剂药需煎服两次,分别在早晚服用,服用时注意温度,不可过烫或过凉。
拿好药后,吴学栋带着金满仓夫妻俩来到街边。
傍晚的街道车水马龙,喧嚣声此起彼伏。
吴学栋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三人小心翼翼地上了车,车内气氛温馨而静谧。
很快,出租车在吴学栋的家门口停下,吴学栋付好车费,三人纷纷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