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美稷,城主府中央大殿。
一身戎装的李信端坐上首,他英姿神武,意气风发,给原本深沉的面容上更添一丝威严。
大厅中一众文武列坐,左侧是典韦、太史慈、臧霸、徐晃、昌豨、孙观、孙康、高顺、魏越、曹性、韩忠、王雄、潘豹、阎志、公孙瓒、严纲、关靖等武将。
以及左后排的日律、粟栗、罗睺、步度根、扶罗韩、泄归尼、慕容虎、赫连通、拓跋荣、万俟伏等鲜卑头人。
右侧是以贾诩为首的、张既、王充、孙利、孙忌、李恭、李贡、罗惠、王俭、陈山、周平、吴谦等河套文官。
此刻李信麾下人才济济,文武皆有所长,很多人经过南北战争的磨练,已然成长神速。
他们不再是当初的贼匪,也不再是从豫州北上时的仓惶窘境。
更不再是,被南北两线压境,处境堪忧的夏军了。
他们现在是天下霸主,南北共尊的诸夏正统,说一句文成武德也不夸张。
自此之后,史书上将有他们的名,有一笔浓重的色彩。
大殿中央,一身黑色文官玄鹤礼服的王充,一丝不苟,的向李信汇报着治下各地的情况。
他面色红润,声音清朗:“主上,我大夏治下有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雍州,凉州,夏州,西州...
“北州,东州,南州,海州,瀚州,辽州、等十八州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中,徐达、陈东、李原、石勒、等人已经占领青州北部,兖州东郡,雍州西部,凉州北部....”
说道这里,王充顿了顿道:“人口方面,辽州有汉民、鲜卑、乌丸、扶余、肃慎、挹娄、靺鞨、三韩、林胡等诸部,将近一百八十万人口...”
“幽州地区,初步统计有民五十三万,冀州暂时统计有民七百余万人..”
“并州在册民籍三百万,河内有民八十余万,河东有民六十万,河南有民九十四,夏州有民九百八十七万...”
“其中青州、兖州、雍州、凉州、以及东州、南州、西州、漠州、荒州、等地诸族归附的人口,约有两百八十万户,一千六百万口...”
“综上所属,我军治下粗略统计,约有七百九十八万户,和三千九百万人口...”
“三千万!”闻听此言,殿中文武皆心神震动,相互间低声议论着:“三千九百万人口,那我大夏可征调多少赋税和徭役!”
“有此民口之众,不要三五载,北方便可休养生息,恢复诸夏鼎盛....”
如果说文臣关心的是赋税与民力的话,那臧霸这些武将所关心的则是:三千万人,可征兵几何?
到时若再深度挖掘挖掘,武装个三五百万大军南下,还有谁可阻挡我大夏兵锋...
众人心情激动,热血起伏,恨不得现在暴个百八十万的军队,然后南下吞并大汉,统治中原。
这只是想想而已,夏军目前的情况,并不比大汉好多少...
治下地盘有百分之八十是新附之地,其中的复杂不是一时半会能处理的。
夏军唯一比大汉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有并州与河套这两个基本盘作保。
一时倒也能维持各地的基本稳定,想要彻底消化则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磨合。
“还是文和有先见之明啊...”在大概了解了一下,诸夏境内地力人力统计数据后,李信心中不得不发出一声感慨。
以当前阶段统计的疆域,和人口做保,只要休养生息,稳定恢复个三五年...
其中积攒的力量,南下灭汉,吞并九州,轻而易举...
哪怕到时候,曹操袁绍等大尾巴蛆王,逆境奋起,也无伤大雅...
因为他们现在虽然已经冒头,但距离真正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现在的大汉,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烂而不倒...
有大汉这个四百年的正统蛆王,在上面压制着,曹操袁绍刘备这些幼虫阶段的蛐蛐。
只能在大汉的粪坑中,挣扎扑腾,奋力拼搏,却没有极速膨胀的机会...
哪怕他们中有比肩李信的枭性,乃至超越李信的能力,但也无伤大雅。
因为现在的李信,已经从大尾巴蛆王,蜕变成了会飞的绿头苍蝇。
飞到北方,另立新坑,而且这个坑更大更深,并且在极剧膨胀,要不了三五载,便能将大汉这个旧坑淹没吞并。
到时大势惶惶,任由这些蛆王如何扑腾,如何奋起,也难以改变最终历史进程。
“优势在我!”李信心中感慨,继续询问道:“各地情况如何?地方秩序如何?百姓情绪又如何?”
“禀国主,各地情况基本稳定,州郡秩序,一切照旧,世家攀附,官员谨慎,并未有太大变更...”
大夏开国,只是在最上层的统治架构,做出了些许变更,但对于中原地区底层的屎山代码,并未更改...
中原地区的,基本运行规则,也并未做出多大改变...
州官还是那个州官,郡县还是那个郡县,百姓还是那群百姓...
王充顿了顿,悄悄向上瞥了一眼道:“黄河以北,无论是夏州、并州、幽州、辽州、还是冀州,各地官吏豪酋皆表顺服...”
“只有一些底层百姓,和黄河以南的郡县,情绪稍有抵触,但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李信眸光沉沉,对于底层百姓的愚昧,又有了新的认知。
如今天下大势,已然明了,大夏已然崛起,称霸特下,势不可挡...
一些有见识,有学识的世家坐地虎,和官府内的高官权贵,都开始有意识的收敛往日行径。
有的已经开始积极攀附大夏各派要员,从心里和身体上,接受了大夏统治的事实...
甚至就连那些隐藏在水面下,野心勃勃,心有异志的强人俊杰,都在不着痕迹的向李夏靠拢。
而那些大字不识几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底层愚民,还抱着所谓的天朝大义,顽固自守,真是不知所谓啊...
对于这些人,李信现在有懒得关注,顺服与否,无伤大雅...
诸夏目前的根基,是河套的夏州,是并州,以后或许会加上幽辽和冀州...
李信心中感叹,不在中原那些百姓身上纠结,转而问道:“河套七郡,情况如何?民众如何?”
“河套繁荣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一日三餐温饱不愁...”
“丰衣足食,温饱不愁?”
李信眉头一拧,脸色瞬间阴沉:“吾怎么听说,河套万民,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西套平原上的骚羌匈奴,更是饿殍遍野,死者太半,汝谎报了多少...”
“主上...那些都是谣言...谣言呐...”
王充当即俯身拜倒,诚惶诚恐道:“主上,您要相信微臣呐,那些都是大汉奸细散播的谣言...”
“他们自知在战场上,不是我大夏的对手,便散播谣言中伤主臣之关系...”
“臣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虚言,还望主上明鉴...”
王充泪如雨下,声音诚诚无比,让在坐的臧霸韩忠等武将无不动容。
这剥皮虽然行事酷烈,但主政河套以来,可谓是殚精竭力,拼死拼活的为夏军的后勤操碎了心。
其中手段残忍了一些,却不能否认其中功绩,夏军能打赢这场战争,他王充功不可没。
没有河套这个大后方,在后面持续给前线将士输血,南北战争恐怕打得会更惨烈...
正是因为有着充足的后勤做保,夏军才能从容的,坚持防守反击的策略不动摇,转而撑到北方决战到到来,撑到河套决胜的时刻...
不要小看后勤的作用,一支军队,若是能保证后勤充足,那基本上就已经赢了一半...
想想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白起的秦军,有着秦国在后方稳固输血,能够攻守自如,从容应对战场变化...
而赵军却因为顶不住后勤消耗的压力,不得不临阵换帅,改变防守反击策略,最后惨淡收场...
在比如秦末的楚汉相争,汉王有着汉中和关中做保,在后面源源不断的给前线输血...
哪怕刘邦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抛弃妻女,连连吃败仗,但依然能够顽强的,组织起一定的防守力量...
这里面除了个人能力之外,就是刘邦有着关中境内,充足的后勤保障,有着充足的民力可用...
夏军此为何前够抗住南北两线压力,这里面除了将士作战意志坚强外,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足够充足...
与夏军相反的汉军,则是粮草匮乏,补给短缺,甚至就连王芬的中央精锐,都凑不齐足够的过冬物资...
可以说,真正支撑起夏军称霸天下的,不止是军中将士,更是河套并州这两个持续为前线输血的大后方...
而总览河套政务,和后勤运输保障的王充,相当于楚汉时期萧何的作用,自然当居首功,而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大夏开国,他从河套代理总管,一跃为充国公,尚书台尚书令。
文官二号人物,行政一把手,左右丞相级别,难道还彰显不出其中的功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