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广荣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被绑着手脚,死死束缚在一张木床之上。
奋力挣扎的时候,却听到大嫂的声音悠悠传来。
“我和广元本想着亲戚一场,饶了你和你娘的狗命,但你们一次次的过来挑衅,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只能请你们长眠了。”
“你!毒妇!我大哥呢?我要见我大哥!”
“呵呵,你就别白费力气了。广元他去走镖了,没个一俩月是回不来的。不过他临走前特意交代过我。”说到这里,宁芳舒的声音稍稍有些停顿。
“你猜他交代了什么?他说,如果他家的继母和便宜弟弟再来家里惹事,让我不用心软,可以直接把你们给……”
最后她轻飘飘的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漫不经心,却让雷广荣冷汗连连。
他大哥真说了这种话?!不可能吧,再怎么说,他也是他的弟弟。村里老人说过,兄弟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何况他大哥以前待他也不差,不可能突然变成这样吧。
骗人的,对,一定是大嫂骗她的!
“你胡说!他可是我大哥,小时候经常带我出去玩,还经常给我好吃的,他怎么可能说着这种话!你一定在撒谎!”
这不是雷广荣情急之下瞎编的,以前很小的时候,雷广元对家里两个弟弟都挺宠的,总觉得是自己对弟弟不够好,才不讨爹娘的喜欢。
直到后来,他一次又一次的付出,终究没赢得爹娘任何好脸色,他这才逐渐醒悟过来。
所以说,雷广荣眼里,即便他大哥再怎么样,骨子里肯定是心疼自己这个弟弟的,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带着他娘来县里讨钱。
可谁来告诉他,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现在记起来你和广元的兄弟情了?呵呵,我可记得,去年我家快活不下去的时候,可是你怂恿你娘来我家要钱的。”
“我……我没有。是娘说自己没钱了,我才想着大哥大嫂家里估计有富余的,真不是我怂恿的。”
这话说的雷广荣自己都不信,以前他在家里就是阳光和煦的好弟弟形象,连原来的雷广元都被骗到了。
直到她刚才审问了老太婆,才深刻的了解了这个好弟弟的嘴脸。
原来,有很多次,秦氏都只是雷广荣的传声筒,实际上真正为难雷广元的,是他印象极佳的好弟弟。
就拿去年一家人差点被饿死的事情来说,一开始秦氏知道了他们家生活困难,的确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接着讨要孝敬钱。
但雷广荣得知消息后,可能是怕秦氏没钱以后会向他去要,所以不断在秦氏身边洗脑,说孝敬钱就是必须给的,一分不能少。
正好秦氏心里想的也是正常去要钱,稍微被二儿子一怂恿,冲劲就更大了,带着家里几个女人就杀到了雷广元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你不用狡辩了,毕竟该说的你娘都已经说完了。我本是可以在你昏迷的时候,直接要了你的命……”
听到这里,雷广荣心中生出来一些窃喜。果然,一个妇道人家,肯定狠不下心来,接下来是不是要说,原本是可以要他命的,但想了想,准备饶了他。
估计大嫂会提出什么条件让他答应,等他答应了,才放他离开。没事,不管什么条件,先答应了再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机会报仇啊。
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大嫂说出条件,他答应就是了。
雷广荣是这样想的,以至于嘴角都挂起了一抹笑容。
宁芳舒皱着眉,总觉得这货是被自己吓傻了,自己都说准备要他的命了,他居然还能笑出来。
“原本我可以在你昏迷的时候,直接要了你的命,但是,我偏不!我就是要你醒着,然后一点点折磨你,让你痛苦的死去!”
?雷广荣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为什么不按套路来?这时候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他不知道的是,刚才秦氏被审问的时候,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不愧是母子俩,连这种小算计都如出一辙。
雷广荣被关的地方是山寨的刑室,里边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刑具,宁芳舒拿出了一把带血的小刀,在他面前晃了晃。
“这血是你娘的,刚才她反抗的厉害,一把小刀差点不够用。不过,你这当儿子的,居然都不关心你娘的安危吗?醒了之后竟然一次都没提过她?”
“!!!我娘呢?”
去关心老太太?雷广荣在心里轻嗤,都这种时候了,他这儿子只顾自己活命,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既然大嫂都问了,他还是问一下比较好,以免这疯子做出什么过激的事。
“娘,别跟他废话了,反正老太婆都已经没了,我们赶紧把这个也灭口了吧。以免多生事端。”
雷广荣被束缚在平板床上,视线里只有天花板和大嫂上半身。因此在听到雷韵的声音时,他被吓了一跳。
“好吧,就你急,刀给你,你去帮你二叔松松筋骨。”
宁芳舒把东西递给了雷韵,自己则是舒服地找了个凳子坐下。
雷韵踩着一个高凳子,这才能和床一般高。不过这并不影响她对雷广荣的威慑力。
只见她刚用匕首在雷广荣的胳膊上划了一个小口子,床上的雷广荣就痛的嗷嗷直叫。
太可怕了,大嫂竟然来真的!还把匕首给了两岁的孩子,疯子,真是疯子!
他不想死,他不想死啊。
有谁能来救救他!有什么事可以救救自己?
他的脑子飞速运转着,绞尽脑汁想着可能的办法。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起了那件事。
“不要!大嫂,我知错了,但你现在真的不能杀我。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我大哥的真实身份吗?”
“哦?”
宁芳舒是来了一点兴趣,难不成这家伙真的知道什么秘密?
“我可以告诉你,但你得保证,等我说完后,你就要放了我,还要给我一笔银子!”
都这种时候了,雷广荣还不忘谈条件。
“二弟,你还真是摸不清形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