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在第三日出了考场,回去整理整顿一番。
第三场是乡试最后一场考试,主要考教策论,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实务。
相关的邸报,系统提供了几大箱,蒋小七看的最多。
从中节选出比较重要、可能会考的,单独编辑成册,蒋家兄弟人手一册。
考前突击的那一个月,几人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这本厚度达三寸的小册子上。
对于第三场应试,心中更多了些把握。
第三场的考卷很快发下来,蒋小七没有急着作答,先把草稿纸铺好,又磨了墨。
净了手后擦干,这才展开考卷——
题目如下:
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国安,民贫则国危。今欲使民富,当以何术为先?毋隐毋讳,以裨国是。
这道题目说是让考生不必忌讳什么,只要于国于民有利的,尽管畅所欲言,可这话你要是真的百分百信了,那就完啦~
人家考官和出题人跟你客气,那是人家有涵养,你要是照单全收,那就是你没眼色了。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得想好怎么说,有些话,得说一半儿留一半儿,有些话,则是一个字都不能宣之于口。
科举过程中如此,日后为官更是如此,不然怎么当上官的知道,怎么死的就不知道了。
斟酌一番,在草稿纸上落下数言。
答曰:
治国之道,莫先于富民。
民者,国之本也;财者,民之命也。
故善治国者,必先务本,本立而道生。
今欲使民富,当以农桑为本,工商为辅,节用爱民,轻徭薄赋,使民得以休养生息,则国用自足,而民富可期矣。
夫农桑者,衣食之源也。
上不夺农时,则谷不可胜食;下不夺蚕绩,则帛不可胜衣。
谷帛既足,民无饥寒之患,则国安矣。
工商者,货财之流也。通商惠工,则货财流布,而民用不匮。
然工商之利,不可与农桑并重,盖工商盛则农桑衰,农桑衰则国本摇矣。
节用者,生财之道也。上不侈靡,则国用有节;下不奢僭,则民财不耗。
国用有节,则赋税可轻;民财不耗,则蓄积可厚。
轻徭薄赋者,养民之政也。徭轻则民力舒,赋薄则民财裕。
民力舒而财裕,则生养遂而教化行矣。
是故,欲富民者,当以农桑为本,工商为辅,节用爱民,轻徭薄赋。四者并行,则民富而国安矣。
若舍本逐末,重工商而轻农桑,侈靡无度,赋役繁重,则民贫而国危矣。
洋洋洒洒,挥毫泼墨。
写下了自己并不是完全认同的一篇策论,放下笔,不着急誊抄。
一些未尽之言,并没有立刻写进去,他不知道主考官是个什么性情。
虽然有很多系统提供的资料,但是这位学政大人很是与众不同,少有政论公开发表。
关于富民,他还想说,不同情况不同分析,不同的国情、时代、文化背景等等都会成为影响国民收入、职业选择的因素。
比如农业已经非常发达的国家,应该适时开发第二产业,将农作物通过工业制作成价值更高,更方便售卖的衍生品。
比如一地盛产小麦,除了售卖小麦、面粉之外,还能不能通过工业深加工制作出诸如“饼干、面包、干脆面”等小食品呢?
现代社会当然是可以的,很多盛产小麦的地区,都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厂。
在快递行业发展起来后,你在网上甚至可以买到肉夹馍、热干面、凉皮和烤馕。
农业和工业发展饱和的地方,则可以考虑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
古代和现代的确有很多不同,但相同的是,人们都喜欢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看看。
别人家地里的苞米比较甜,别人家的月亮比较圆,别人家的媳妇比较……,咳咳,扯远了。
总之,旅游业发展起来的话,也能大大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最好是农业不撒手,工业并肩走,旅游业和他俩手牵手。
不过这些如果写进策论里,也许就没指望这一次登上桂榜了。
无他,实在不符合大周当前国情。
建国二十年,老百姓很多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呢,除了拖家带口的逃荒,哪有那闲工夫跋山涉水出去瞎溜达。
现在道路难行,百姓出行基本靠11路,只有那些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才有这份闲情雅致、肆意山水间。
因为只有他们买的起马车,养得起马匹,出行还有家丁护卫一路护送。
底层老百姓光是为了能生存下去,就已经用光了所有力气。
游山玩水?呵呵,还是先想想下顿吃干吃稀比较实际些。
唉……
天色渐渐暗下来,蒋小七没点烛火。
草稿在桌子上铺展着,只用镇纸将其压着。
“出来了吗?”
“还没呢,文管家,您老别着急,我一直死死盯着大门呢,几位少爷出来我肯定第一个发现。”
满脸小雀斑的小厮信誓旦旦的保证,说这话的时候也不侧头,依旧紧盯考场大门。
文管家见其如此,倒是放心了大半,这孩子眼睛好使,前两场都是他负责盯着大门。
依旧是提着食盒,依旧是山药鸡茸粥,还有一大壶温度适宜的蜂蜜菊花茶。
只不过这次粥和茶都凉透了,考场的大门都没打开。
文管家让人用陶炉继续温着,心却是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这可是最后一场了,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吧?
已经过了正午三刻考场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
零零散散几个考生走出来,脸色都不太好看,这也正常,毕竟已经是第九天了,大家都像被女鬼吸走了大半阳气。
有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有的双目通红、发丝凌乱,面色都不怎么好看就是了。
离开考场稍远些,终于有人受不住倒下了,还好周围有人搀扶,不然磕个头破血流也有可能。
这要是破了相,于仕途就有碍了。
“唉,真倒霉啊,那几人怎么就和那人互结了呢?找谁不好,找这么一个脑子不清楚的。”
“可惜,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