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对小玉来说,初一初二基本没什么压力,基本上都在玩儿。
到了初三中考,小玉考上了高中,爸爸妈妈却不让她上,非要让她重读,直接初中考中专(这第一个初三就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跟初一初二一样,学得吊儿郎当,只过了高中分数线,没有过中专分数线)。
小玉其实特别想上高中,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成绩也不算差,是能通过上高中,最后考上大学的。
哥哥和大姐能上,为啥不让她上?二姐考初中中专,是因为二姐的成绩确实差,能考个中专都不错了。
可是爸妈不让她上,非要让她重读。
小玉很生气,她觉得爸爸就是为了自己省钱,而不管不顾她的真实心意。所以心里满腹怨气。跟爸爸吵了几次大架,有好长时间都不理爸爸。
这样做的结果,是她的第二个初三也没好好用功,跟爸爸置着气,抵触情绪很明显,学习起来仍旧吊儿郎当。最后中专还是没考上,高中倒是又考上了。
这时候,爸爸见小玉是这么个结果(其实初中考中专也很难的,不比高考容易),就又问她,还想不想上高中了?
小玉这时候才开始有压力。她仔细一想,无论是考初中中专,还是上高中考大学,以后要脱离这个环境,就必须也只有好好学习,考出去这一条路可走。
因为小玉的手对农药过敏,在农村基本上都是活不下去的。
妈妈那时候就说:“你要不好好学习,在这儿留着种地,那以后就要饿死了。”
话狠,但是理正。在农村种地怎么可能避开打农药?你打不了农药,你还能好好完成种地的工作?你在农村种不好地,谁会看得起你,人都会嫌弃你。
而且,小玉也慢慢地理解了爸爸为什么不让她上高中了。
家里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大:哥哥要结婚,大姐已经上大学,二姐也在外面上学,都需要用钱。
小玉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待的时间最长。她看见,每次大姐和二姐开学,从家里返校前,爸妈都在筹钱,跟学校提前支取下个月的工资,或者去找朋友借钱,筹集姐姐的学费和生活费。
要知道那时候爸妈每人工资才80多元,两个丫头每个人的月生活费就得100元,唉,真够他们愁的。
小玉还跟着爸爸去别人家里借过钱。幸亏爸爸是校长,而且对人一直大方诚恳善良,信用度很高,才能借上钱。
妈妈说,她也出去借过钱,但是一分钱都借不上。在那个年代,也没有哪家是有多宽裕的,肯轻易把钱借给别人。
小玉看着这一切,心里就开始暗暗地想:以后要少花点家里的钱,早点工作,以后再也不用家里的钱了,不要让爸妈这么发愁了!
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关于女孩子的学习方面。大姐学习那么好,第一年高考,考上了也没走。这个给爸爸的思想冲击挺大的。
爸爸还听高中学校的老师说,大部分女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就精力不济了,没有男孩子能冲。以前在初中拔尖的女学生,到高中,很可能学不好。
是的,大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那时候高考这道独木桥的宽度那么窄,女孩子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白白多上了三年学,回头还要回家务农。
所以爸爸认为,不管从外面的大形势,还是家里的小形势来说,让小玉上初中中专,是最好的选择。
到第二个初三结束,小玉慢慢能理解爸爸的心思了。爸爸妈妈确实不容易,压力很大;但是爸爸妈妈确实也有为她着想。
小玉开始感觉到压力了。因为她想清楚了,都读了两年初三了,时间也已经耽误在这儿了,高中是不可能再去上了;而若想离开目前的生存环境,考上初中中专,成了唯一的出路。
所以,当爸爸问她还想不想去上高中的时候,她为自己选择了重读初三。
小玉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这一次,一定要考上中专!
其实小玉在家里4个孩子当中是很聪明的,其智力仅次于哥哥,一直表现得很理性,适合学理科。虽然年龄小,但跟她两个姐姐不一样,两个姐姐就偏感性,适合学文科。
在最后一年考试时,虽然压力挺大,但状态还不错,记忆力特别好,“整本书上的印刷体的字,就像刻在我的脑子里一样,特别清晰。”
那个初三,没什么新奇事,只有学习。小玉这一年非常用功,是把自己十成的功力都放在学习上了。
要说小玉的脑子真好使,每天都很晚睡觉,中午也不睡觉,还能一边写语文作业,一边听收音机播放小说,《玉娇龙》、《平凡的世界》、《甘十九妹》、《绿衣红娘》等等长篇通俗小说,都是那时候听来的。
老姑娘都上了第3个初三了,爸爸妈妈也是真心疼,真着急。
爸妈听别人说的,又不惜花大价钱,买“补脑汁”给小玉喝,据说这种营养液特别能补脑子。
结果是,小玉喝了以后,总是流鼻血,流了很多很多,每天脸色苍白,头晕,反而影响学习了!
当时小玉的数学老师是位女老师,非常关心小玉,看到小玉这个状况,还专门来家访,问妈妈,小玉这个女孩子是不是“倒经”,要不要去医院做检查?呵呵!
一年的辛苦努力终于迎来了丰收,小玉如愿通过了中专分数线,考上了中专!
在报志愿的时候,初中中专可选择的专业特别少,爸爸让小玉在幼师和护士中间选一个专业,并说护士好找工作。
小玉就定了护士专业。
最后,小玉被石市卫生学校统招班录取,进入了三年的中专学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