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南上等烟土六条。
接下来是……茅子,十几箱茅子,跟不要钱似的。
十几箱茅子,每一箱上面都贴了年份,还贴了一个特殊标志。
这些标志代表的是国家级场合宴请使用的,还有一些签名。
看到这些签名,许灼才特么傻眼了。
这些名字……怎么一个个都那么眼熟呢,这似乎是那些将领的……
不过再往下看,不禁有些汗颜,里面有相当多的都是祭奠这些人存的。
现在,老爷子年纪大了,因为身体原因得戒掉了。
可这些他又舍不得给别人,尤其是一些人惦记着。
他就索性都托运过来给许灼,让他回头重要场合使用。
以上备注:阿桃,这是爷爷特地吩咐给你的,爷爷这辈子最爱茅子,你好好收着,是爷爷特地吩咐的,但你可别喝了。我知你不爱喝酒,但还是要吩咐一下。剩下还有我给你背着的白云边,北大仓,竹叶青,郎酒,汾酒,国台,五粮液,风味不同,也都是散装成箱。我不爱酱酒,想来人和人都是不同的。竹叶青是我心头好,汾酒也不错,国台和五粮液喝着也行。这些你拿来招待客人就好,都是人家平日里送我,很多都藏了十年起步,还有些都有两个你的年纪了。丫头不在身边,你好好照顾自己,别贪杯,对身体不好——您岳父许延光。
一开始看到是许汉禹这狂热茅子粉,收集这么多茅子时,他就吓到了。
这种国宴级别的茅子,有些不一定国宴上用,但相关的档次做,肯定是要做出来的,随便拿一瓶放后世,不得好几万起步?
他这里却是两箱两箱地给,还注明收藏契机。
这收藏茅子还玩出花样来了。
然后看到最后,本来挺暖心的,没想到这便宜老丈人这么……
看到结尾没绷住。
啥叫“您岳父”,这特么的还主动往脸上贴金的……
诶不是,伏冬同志脸皮怎么这么厚呢?
还好意思是文人呢,当时怎么没看出来?
感觉还是老爷子许汉禹好点,瞧着脸皮薄,这父子俩差距真有点大。
再往下看——
金瓜贡茶,即普洱龙凤茶团两个。
女儿茶八斤。
陈年茶膏八斤斤。
大师手工作大师湖笔书画俱全三套。
清墨及民墨,徽墨、松烟墨、油烟墨、漆烟墨、炭黑墨、朱砂墨、茶墨各八方,分作书画两用。
明宣纸,清宣纸,名坊所出,生熟宣各三刀,备注:阿桃,我也没多的,能找到的就这些,明宣还是从人家那里换来的——您岳父许延光。
古砚四方。
再往下,就是十八只霁红瓷器,一堆文玩字画,一堆没啥大用老掉牙的古籍,基本是用来装饰书房和家里的。
这些他扫了眼,也不想多看。
许若谷要是在,还能放一放,她不在,这些回头他都放地下室去。
不过让他感兴趣的还是各种纪念章,有金的还有银的,都是几位伟人的,还有就是一些品相极好,包浆光润厚重的花钱,特别漂亮。
再则就是一些军阀时期各种金元、银元、纪念钱。
这背后注明了,是许延光自己的收藏,已经不玩了,还有些是他老婆闻星的嫁妆,以及闻星自己的收藏,也不玩了,全都送过来给他,就当许若谷嫁妆。
结尾当然又是特么的“您岳父许延光”。
“您岳父”三个字看得许灼好气又好笑。
不是,许若谷的嫁妆,你把她继母的陪嫁品拿过来,这算什么?
这东西拿过来了,回头许兮着出嫁咋办?
此外,整份礼单还有最后。
备注:阿桃,我有个重要同事,也是个厉害笔友,他听说你是我女婿,很想和你聊聊,赠送了你一整套茶具作为见面礼,给你写了信,你拿到信后立刻拆开来看,并进行回信,信务必封好,不必贴邮,交给穆贵武同志即可。
“请吧,东西有点多,我叫两个人来吧……”
“不用,这些是任务。”
既然这么说了,许灼也很爽脆地给人地方。
这里头除了书籍,文房四宝,烟土可以放仓库,其余东西都只能回头由他自己,搬运到地下室去。
四个人原本要留一个人持枪守卫车的。
但村里真没啥好说的,安全得很,村委也主动过来维护。
就这样,一箱箱酒纷纷被抬入了十七号里头。
许灼清点完毕后,便又带着人去皮具小仓,木工小仓,篾编小仓拿东西,所有东西外加好几箱零食,香料,最后就是摩托车。
其余东西都还好说。
但当这些战士看到这辆摩托车时,一个个都不能淡定了。
这玩意儿……太前卫,太科幻,他们从未见过。
一通忙活,中午也过了。
许灼带他们吃饭,自己匆匆吃好,接过两个精致无比的黑底红纹漆木盒,便回到了书房,准备写回信。
打开黑底红纹漆木盒一看,最上面是一份“许灼同志亲启”的信。
下面是黄色丝绸加软木垫制成的瓷器。
两个盒子加起来,里面分别是一个茶壶六个茶杯,壶还是方壶,还有烟灰缸,茶缸,盖碗,碟子,调羹,筷子,炖盅,还有一套用于小酌的分酒器和酒盅,最后是个单独的压手杯。
都是白瓷底子,半薄瓷。
花纹太单调,不是桃花就是梅花,还都是红色,偶尔点一些叶绿。
不过画功还行。
瓷器上的图案既平整,又烧得很有层次。
看着朴素,淡雅,大气,不落俗。
就是这他茶具有很多了,这种白瓷什么的是真不行,喝茶久了有茶垢,清洗一下吧,就这方壶还难洗。
烟灰缸么,他不抽烟。
碟子么,他也不缺。
分酒器么,他不喝酒。
调羹,碗筷,炖盅,量太少,就一套两人份,他用不着。
他自己用的还是友谊商店里买的景德镇的。
这个东西品质瞧着不错,但也差不多。
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压手杯。
这个压手杯对于喝茶来说是真舒服,不过不配套。
这些东西再好,也比不过他拿着顾景舟,蒋蓉,汪寅仙这些大师的手工壶喝茶,这些壶再过个几十年,那个不是至少几十万?
这年头,也就他知道找地方捡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