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木香拿着饮料敬酒:
“那就多谢几位大哥!”
回到酒店,方桂儿没忍住问:“妈,你和他们也就见了一面,这么大方干什么?”
吴木香笑了笑道:“万一这几个人以后某一天就带来单子了呢?说不准的。我看他们人也不坏,多结交一个人,就多点机会嘛。”
在羊城又逛了几天,四个人也算是见识到不少新鲜东西,开了眼界,也玩了个尽兴。
回家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买了点东西。
何水萍看着自己买的东西,想到家里的父母和兄弟,想要买房的欲望愈加强烈。
有了自己的房子,想放什么东西放什么东西,也就不用担心会被他们抢去了。
她这个大姐赚了钱,父母对她客气不少,在弟弟面前还算有些威望。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会免不了被翻东西。
所以说,在父母身边,那真是太不方便了。
何清萍玩得意犹未尽,这趟出来见识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一想到要回家,心里瞬间有点郁闷。
要是她有钱可以经常出来玩就好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她没有姐姐这么机灵的脑瓜和嘴皮子,那就只能读书了。
她要往死里读!回家就写迟宝留下来的卷子!
……
那头吴木香四人已经踏上回乡的火车,这头方招招站在学校找到了班主任。
班主任满脸欣赏:“你是这一届的第一名,想好要报什么学校了吗?”
方招招眯眼笑着说:“老师,我想报县一中!”
听见这个答案,班主任稍微有点惊讶,说:“你确定吗?一中是高中,你考虑好了?你家人也同意吗?”
她是知道的,方招招的家里条件不怎么好,好几次看见她在食堂吃饭,都只要了一个最便宜的粗粮馍馍。
她很看好这个学生,私心是希望学生有个更好的前程,读高中考大学,但显然对于穷人来说,中专更具性价比。
她对劝说对方读高中不抱希望,正惋惜又一个好苗子浪费了,却突然听见这个答案。
惊讶之余,她看着方招招,希望对方不是在开玩笑。
方招招表情很认真:“老师,我知道,我就是要读县一中,我妈也同意。”
班主任笑了出来:“那太好了,你上了高中以后好好学习,保持状态,肯定可以考上大学。”
方招招却像是话还没说完,眨了眨眼睛。
班主任观察到了,问:“你是有什么事要说吗?”
“老师,我拿了第一,别人知道吗?”
班主任眼睛不自觉瞟向门外,笑容里带了点自豪:“那里贴了光荣榜,你的名字在第一个哩。”
方招招:“您认不认识成绩不好,但家长重视学习的同学?”
说完,她又腼腆笑了一下:“您也知道我家里条件不好,我想给人补课赚点学费读高中。”
班主任很欣赏这么有远见又上进的学生,听见这话,当下理解道:
“你的想法不错嘛,我是认识几个这样的家长,以你的成绩,应该没什么问题。”
方招招手上有钱,但她不敢暴露出来。
除了那几个小伙伴知道,其他人她丝毫不敢透露。
多一个陌生人知道,就多一分暴露在父母面前的危险,哪怕是很小的概率,她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所以平时她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在学校食堂吃的也差。
但私下会偷偷买吃的填肚子,只要不觉得饿就够了,她不敢吃太饱。
吃饱了气色就会变好,身上会长肉,还是会暴露。
至于摆摊,赵停女是知道的,方招招在给那几个小伙伴“打工”,方招招丝毫不怕别人知道。
这也掩盖了她并不是瘦得那么厉害的原因,毕竟卖吃的,再怎么着也能混上一口。
但总归来说,她的条件很差,这样父母和老师见面的时候,也就不至于穿帮。
经过班主任的介绍,方招招成功联系到一位家长,这年头电话还不算流行,说是联系,其实就是在学校见面。
班主任介绍的是一个马上步入初二的学生,父母都是双职工,奶奶是裁缝,爷爷是厂里的老职工,全家就他这一个孩子。
家里生活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一家人又只用养一个孩子,所以钱是丝毫不缺的。
全家人都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奈何唯一的后辈天赋有限,虽然已经很努力,依旧结果不理想。
想考大学,首先得保证考上高中。
按照这个同学的成绩,想上高中很够呛。
当妈的叫吴新兰,面上看着是个温和友善的,说话的嗓音却很干脆洪亮。
“妹头,你放心,只要你把我家小孩成绩提上去了,钱不是问题。实在不行也只能怪我家小孩脑子笨,不争气,你只管大胆教,怎么打怎么骂都不要紧。”
说这话的人听起来是个明事理的,班主任在旁边又帮着说了几句,最后敲定一个星期补三次课,一次三个小时,一个小时八毛钱。
加起来,一个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吴新兰肯花这么多钱给小孩补课,也是因为对老师很信任,连老师都推荐了方招招,那肯定没什么问题。
况且,她的中考成绩也足够有说服力。
花争流问:“招招,你怎么不卖油炸果?那个不是更挣钱?”
方招招嘿嘿笑道:“太累了,补课多轻松,而且吴婶和招招不在,批发不到便宜的原材料,也赚不了那么多。”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摆摊能挣钱,是因为小伙伴和几个村里的长辈照拂,但现在自己已经到要上高中的时候了。
小伙伴都在,大家算得上是合作,钱她也就厚着脸皮赚了,但现在二狗哥和大美姐都长大了,其他几个小伙伴又都有了自己的事。
再去摆摊,那就纯属是占便宜了。
既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给别人补课,厚着脸皮再占便宜就太没数了。
自己去买原材料和炉子这一类的工具,又得花费精力去谈去找,综合下来性价比就远远不如补课了。
听完,花争流感叹:“果然,多读点书还是有用的。”
她是不指望上大学了,但弟弟和妹妹,她一定要多督促督促。
如果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那就风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