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看中的,是以后
献王叛乱一事,对翰林院的影响也大。
平时乌泱泱的一群人,现在少了一大半。
一眼望去,稀稀拉拉。
在这里混的,眼力见这东西,自是少不了。
沈舟一举从侍讲升到六部,还直接跳到了侍郎的位置。
能力暂且不提。
论起宠信,这人在皇上面前,怕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能与这样的人交好,可比攒三年功绩还值。
经历了献王一事,大家现在还能在这里,便也是同一个阵营的人了。
彼此之间自然而然也带上了一些亲近。
有人也想趁着这次同阵营的机会,好好拉近跟沈舟的关系。
抱着这样的心思,不少人跟沈舟道起贺来,自是热情很多。
“沈侍郎,您的伤好些没有?”
“是啊,听说皇上允了您在家休养,没想到您这么早就过来了。”
像这样的场景,沈舟也算是熟悉。
之前他考上榜首时,也是这样的。
很多人围过来跟他祝贺道喜。
他神色从容地笑着收下大家的祝贺,又笑着回应大家的问题。
“好得差不多了,多谢大家关心。”
他们倒是想趁机邀沈舟出去聚一聚。
毕竟这人是出了名的难邀。
然而沈舟身上还带着伤,这个话他们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到底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有人笑道:“沈侍郎,等您伤好了,我们一起出去聚聚,高兴高兴啊。”
“是啊,是啊,大家热闹一下。”
沈舟一个人,面对着这么多人的邀请,若是别人,可能就应下了。
只是沈舟真不爱参加这些宴,浪费时间不说,还麻烦。
他笑道:“要不今儿散值,我来请客,大家过去玩得高兴。”
这话一出,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沈舟现在身上还有伤,是断断不会过去的。
沈舟都不过去,他们吃这个宴有什么用?
他们也不是馋这一顿饭的人。
眼看着大家纷纷拒绝,说他不去,怎么好意思过去。
沈舟便也顺着他们,笑了笑,没有再提这事。
众人心里自然一阵失落。
寒暄一会之后,沈舟便也顺势提出等下要去吏部那边一趟。
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地看着他离开。
沈舟回了书房。
把先前留在这边的东西简单收拾了下,又拿了本书看了一会。
预估着外面的人应该都散开了,才起身拍拍屁股开门出去。
外面还是有人。
但相比于之前那一群人,已经少了很多很多。
沈舟看着那几人向自己走来,便也明白了他们的心思。
他不躲不避,按照自己的路线往前走。
石文赋按下心里激动,拱手行礼。
“见过沈侍郎。”
其余三人也连忙行礼。
沈舟笑着点头。
他记性是不错的,自是认出面前这几个男子先前便是在人群当中。
只是当时并不在前面,而是位于后方。
他看了眼几人,笑着问几人是不是有什么事。
石文赋摇头,笑道:“无事,只是想过来与沈侍郎问个好。”
另外几人点头表示自己也是这样的心思。
沈舟知道他们无非就是想在自己面前留个印象。
先前人太多,怕自己记不住。
沈舟也不拆穿他们,与几人聊了两句后,便走了。
石文赋转身,看着沈舟离去的身影,脸上的笑意慢慢淡去。
陈咏逸不解,“现在空缺的位子都差不多安排完了,我们现在才来讨好他,来得及吗?”
石文赋瞥了眼过去,笑道:“陈兄要是觉得来不及,那便来不及。”
石文赋要的,也不只是现在。
沈舟这般年轻,便已经是户部侍郎。
往后成就,可想而知。
他看中的,是以后,而不单单只是现在。
从现在开始接触,并不晚。
这人才二十,还有很长很长时间等着他去慢慢加深联系。
石文赋很清楚,沈舟的年轻,是利,也是弊。
那些在朝廷里站稳脚跟的大臣们,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认可沈舟。
而这,便也是他们的机会。
沈舟现在,手里面几乎没有人可用。
石文赋自认自己也还不错,只等一个机会了。
石文赋能想到的问题。
沈舟岂能想不到。
他惊喜于皇上要把他往上捧的心思,却也不得不对以后的每一步做出打算。
新官上任三把火。
先前的功绩暂且不论。
在这户部,他必须要做出一件事情,来立足脚跟。
他不需要人人都听他的话。
他只需要让这些人看到。
他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别想着糊弄他。
而让沈舟觉得心安的是。
户部里面还有贺辰飞在。
至少,他也不算是无人可用。
想到贺辰飞的身世背景。
沈舟心里很是满意。
一个贺辰飞,就能顶上户部里面一大半人了。
这些人敢不听他的话,至少,不会敢得罪贺辰飞。
只是,沈舟觉得,自己应该也算不上一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人吧。
实在不行,他就去皇上面前哭诉去。
能抱上如此大腿,也是他的本事。
有时候,就得借势。
沈舟很清楚自己的路线。
狐假虎威也是一种本事,不是吗?
吏部的人对沈舟可是不陌生。
大乾里面的状元郎,能这般快往上爬的,怕也只有眼前这人了。
沈舟逢人就笑,一路打着招呼去了文选清吏司那边办理升调一事。
他一走,吏部里的人便讨论起了他来。
其中不乏羡慕嫉妒的,但也有欣赏满意的。
当然,这些沈舟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便也只是笑笑,并不会放在心上。
他直接去了户部。
户部真的很忙。
升调过来的,还有原本就是在户部任职的,忙得头也没抬一下。
沈舟从门口走进来,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
他简单在户部里转了转,见到大家这般样子,脚步一转,往侍郎专门安置办公的小书房走去。
他推开门,视线在这间房里扫过。
两个大书架上面摆了很多书籍和本子。
书案上摆放的东西也很齐全。
沈舟走过去看了一眼,都是洗得干净的。
他拿起案上的一本书翻开,还没来得及看,外面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沈舟转过身,那脚步声便在门口的位置停了。
“进来吧。”
还没等人敲门询问,沈舟便开了口。
来人是户部郎中胡明义。
他先是平复了下呼吸,又理了理衣服,才走进去。
他原本是户部主事,这回站对了阵营,直接升到了郎中。
辛苦数年,一直不见升迁,结果一朝政变,直接升了。
胡明义深刻明白了,有时候能力好不好不重要,只要能把事办成了就行,更重要的是跟对人。
跟对了人,才能走得顺畅,才能升官发财。
他知道沈舟年轻,年轻便意味着难以服众,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要跟对人。
他态度恭敬地走了进来,给沈舟行了个礼。
然后赶紧介绍自己。
胡明义今年刚四十,头发却已白了许多。
他不算聪明,当年考上来,也全凭一口气。
为人也不够圆滑,以至于混了这么久,才因为站对阵营升到郎中。
但胡明义也清楚自己的优势。
他足够听话,至少,不会三心二意。
他是想跟沈舟道明自己的心思的。
然而,介绍完自己之后,他便卡壳了。
沈舟看着胡明义无故紧皱着的眉头,也算是知道这人明明也不算年纪大,可眉心上的那道褶,却是这般深了。
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胡郎中,坐下说吧。”
-
胡明义“哎”了声,赶紧坐下,生怕慢了一步。
沈舟眉眼微微一动,也是没想到胡明义是这样的反应。
他放下书,在胡明义对面坐下。
“胡郎中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人询问一下关于户部的事。”
胡明义心里一喜,他一直注意着这边,为的便是在沈舟过来时,自己能来这边帮上点忙。
闻言,他背脊都立正了。
“沈侍郎,您尽管问。”
沈舟太年轻,但官职又高,听年长的人喊起您,也是适应了。
他面不改色,笑道:“胡郎中不必紧张,也不是什么事......”
沈舟刚来,又歇息了这么几日,如今户部是大变动了,他想通过胡明义快速把户部里的人认一遍。
胡明义松口气,还以为会是什么事。
他从户部尚书开始说。
户部尚书高致原本是礼部左侍郎,为人和善,性子是不错的。
但这只是胡明义看到的,具体如何,胡明义不清楚。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沈舟的神色。
沈舟的为人,他是听说过的。
年纪虽小,但神色不显。
胡明义看着沈舟这平静淡然的眉眼,觉得这人其实跟高尚书看着差不多。
对谁都能笑,却是难以让人看到真实的情绪。
遇到事又能从容。
这连胡明义都有些难办到的事,他却从沈舟脸上看到了。
胡明义心情其实挺复杂的。
沈舟甚至比他儿子还小,却已经在他上面的位子坐着了。
胡明义想到自己的儿子,心里便是叹气。
他儿真是太不争气了。
沈舟并没有理会胡明义打量的眼神,他听得很认真。
胡明义介绍起来,并不只是说个名,说个性子而已,他还会说上自己相处之后的感受。
就这一点,沈舟便知道,胡明义也并没有面上看到的这般憨厚。
但若说精明,却也是没有的。
沈舟心里清楚胡明义的意思。
若是胡明义没牵扯到什么事,他倒是不介意拉一把。
胡明义说得口干舌燥,直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他才停下来。
“沈侍郎,您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沈舟摇头,让胡明义先喝口水。
胡明义先前在茶水过来时便想喝了,但他又觉得还是说完再喝比较好,也就一直忍着。
闻言,应了声便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
沈舟还记得自己过来的目的。
他想要看江西去年以及今年送过来的雨雪情况汇报。
他看了眼胡明义,想了想,等胡明义放下茶碗,便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胡明义一愣,“沈侍郎,可是江西那边出了什么事?”
沈舟笑了笑,“没,我就是看看。”
闻言,胡明义也不再问。
户部这边并没有这些汇报的抄录本,只能去六科那边拿。
胡明义当即起身,“沈侍郎,我现在过去拿。”
这是沈舟吩咐他做的第一件事,怎么样,他也得尽快做好了。
胡明义匆匆走了。
结果不到半个时辰,他便赶着回来了。
沈舟哭笑不得地看着额头冒着一层薄汗的胡明义。
这人怕是跑着回来的。
他嘴巴动了动,想说不必这般心急,但话到嘴边,便成了让胡明义先回去好好歇歇,若是有事,他再叫他过来。
胡明义一听,心里乐坏了,明白自己怕是过关了。
他高兴道:“那您慢慢看,我先下去了。”
胡明义出去之后,想了想,把敞开的房门给关上了。
沈舟听着那道关门声,顿了下,随即笑起来。
哎,他真没想到胡郎中这人这般有意思。
沈舟笑着摇头,拿起一本册子,翻开看了起来。
越看,他脸上的笑意便越淡。
最后眉头都皱了起来。
他沉默地把胡明义带过来的几本册子都看完了。
不怪山西那事到了事发朝廷才知道。
这些人每个月是上报了。
但事情弄得并不认真。
怕是随便找块地一翻,便把雨水入土几分的数给写下来了。
沈舟垂眸,盯着册子里面记录的文字看了又看。
别的不说,大乾测雨量的东西和上报的形式就没有一个统一。
有挖土记录的,有用生活器具盛雨记录的。
但大部分,还是以挖土的形式来上报。
毕竟,用生活器具装了天上落下的雨水后,还要计算,得出数额之后,才能把数记录在奏折里面。
用这些方式测雨量,沈舟都能猜到这里面会有多少的误差。
不过,这些人的态度也是个问题。
没出事当然好,出事了好像也算不到自己头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好像也习以为常了。
你糊弄我,我糊弄你。
反正,好像大家也都是这样做的。
沈舟盖上册子,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打开抽屉,把里面的墨锭盒子拿出来打开,准备磨墨写计划。
既然发现了问题,便要解决问题。
首先,便是统一汇报格式,以及统一测雨雪量的东西。
再来,便是惩罚力度。
沈舟眉眼清冷,心狠,下笔也狠。
不狠这些人不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