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珊深知,宫中的风云变幻无常,自己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眼前的程国公和他的外部势力。每一次的博弈,都是一次心灵的淬炼。若是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致命的危机之中。但她也清楚,唯有不断深化自己的权谋布局,才能最终打破眼前的困局,掌握主动权。
在她深思熟虑之后,谢思珊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采取更为隐秘且具有多重打击力的策略。她不能再仅仅依赖外部的证据和情报,毕竟程国公拥有强大的信息网络,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对方捕捉到。为了确保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她开始着手培养起更多潜伏在宫中的力量,构建起自己在宫中和外界的多方关系。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谢思珊约见了自己的心腹之一——李翠。这位在宫中积累了多年经验的女官,一直是谢思珊身边不可或缺的助力。李翠虽然没有显赫的身份,但她的眼光独到,智谋过人。在谢思珊的安排下,李翠已经成功渗透到许多大臣家中,甚至在商界有了些许人脉。
“李翠,我准备通过加深与宫中一些关键人物的联系,来削弱程国公的势力。”谢思珊低声说道,“不过,我知道你一直与一些权臣有些接触。你认为,在这些人中,谁能真正帮我?我需要更多的支持。”
李翠静静地思索片刻,眉头微蹙,“若说宫中能依赖的权臣,倒也有几位可以合作的。比如刘大人,他对程国公一直有些看不惯,私下里曾经和我说过,程国公在一些军事和商界合作上的一些做法过于激进,甚至让许多高层感到不安。若能够适时地加以利用,或许能引起他的反感,从而促使他主动站队。”
谢思珊点了点头,“刘大人,确实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虽然他并不完全信任我,但如果我能在某些关键时刻提供帮助,他或许会重新审视我们的关系。”她深吸了一口气,“我计划近期和他接触一次,探明他的立场,看能否将他拉进我们的阵营。”
李翠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也在考虑这个提议,“不过,谢姑娘,要小心程国公的监视。刘大人的位置比较敏感,若是处理不当,他可能会被程国公察觉,从而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谢思珊眼中露出一丝笑意,“我自有打算。程国公的眼线虽然遍布整个宫中,但他能不能在这个复杂的局面中看清楚我们的每一步,才是关键。我要让他迷失在我们设下的迷局中,无法预测我的真正意图。”
这番话说得气吞山河,李翠不禁点头,心中暗自佩服。谢思珊的智慧,早已超越了常人,她能冷静地分析局势,把控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展现出一种远超常人的胸襟和眼界。
几天后的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谢思珊如约前往了刘大人的府邸。这次会面,她并没有过多地暴露自己的意图,而是以一位温婉的宫中女子身份,向刘大人请教政务,假借与他讨论国家大计的名义,拉近彼此的距离。
刘大人一见到谢思珊,便微微一愣。虽说谢思珊的宫中身份不显,但她气质非凡、聪慧过人。两人的初次交谈,便让刘大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不禁感叹,宫中的这位年轻女子,既有着女性特有的柔韧,又有着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大臣的智慧。与她交谈,竟让人不觉放松,仿佛进入了一种另有洞天的思维空间。
“谢姑娘既然如此关心国家大计,倒是让我有些愧疚。”刘大人笑道,“程国公那一派之事,实在让人忧心。我等之辈虽身在宫中,却无法插手国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谢思珊轻轻一笑,“刘大人过谦了。其实我一直认为,国家大计,并不在某一位权臣手中,而应在多方合作中形成共识。程国公的做法,过于偏执,若不加以制衡,恐怕会对国家乃至宫中的局势产生不利影响。”
她的言辞轻描淡写,却极具深意。刘大人听后,心中不禁一动,似乎对谢思珊的想法产生了兴趣。
“程国公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妥,过于激进的扩张,也让一些曾经的支持者产生了疑虑。”刘大人语气平淡,但话中透露出对程国公的疏远,“不过,这也正是朝中乱象的根源之一。若能有人提早制衡,或许国家局势能有所缓解。”
谢思珊深知,这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她微微一笑,“刘大人,若是我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您是否愿意和我一同商讨?”
刘大人深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看着谢思珊,心中已有了初步的决定。“既然谢姑娘如此有心,那我便不妨听听您的高见。”
这一刻,谢思珊知道,她和刘大人的合作,已然有了初步的基础。这是一次关键的尝试,也是她摆脱程国公压制的第一步。她的计划,终于开始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