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武植与武松两人就出发朝着国子监所在的地方赶去。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两人终于到达了国子监所在地。
只见此时,国子监的门前已然人头攒动,全是前来参加考试、想要进入国子监的学子。
国子监的考试分为文院和武院。文院主要考查经义、诗词、策论等内容;武院则主要考核武艺、骑射、以及兵法等方面。
武植报考的乃是文院,而武松报考的则是武院。
武植望着文院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群,心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
虽说自己有相当的把握能够考入国子监,然而若要成为国子监的上舍生,却仍不能有十足的笃定。
毕竟,国子监的上舍生,必须对经义、策论具备极为深刻的见解,拥有独特的个人观点,并且还得幸运地遇上能够欣赏自己试卷的考官,方才有机会成为上舍生。
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暗自思忖道:凭借着自己高达 90 多的智力,再加之前世的诗词记忆以及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就不信无法在这考试中大放光芒,脱颖而出。
武植看了看身旁的武松,发觉他此时神色间也流露出紧张之色。因为武院那边的人员大多都是身穿盔甲的将士,且大多都是约莫 20 岁左右的,只有武松虽然个子高,但仍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好了,弟弟,你不要紧张。发挥好自己平常所学的就行,即使考不上也没关系,你年纪还小,今年才刚刚14 岁而已,考不上也没关系。”
武松听了哥哥的这番话语,心中的紧张之色渐渐地消散了。
不一会儿,国子监那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位身穿官服的老者领着两个儒雅的夫子和两个高大的将士缓缓走出大门,站到了台阶之上,他们便是文院和武院的考官。
“众学子肃静!”
这时,上方那身穿官服的老者朗声喝道:“现在报考文院的请往左边行走,报考武院的请往右边行走。”
武植与武松相互对望了一眼,两人便分开了队形,缓缓地排队,进入各自的区域
随后,众学子跟随各自的考官列队有序地进入了国子监。报考文院的学子和报考武院的学子随即朝着不同的方向,缓缓前行。不一会儿,武植便跟随文业的夫子来到了考试的所在之处,而后便开始进行登记名册的流程。
约摸一个时辰之后,众学子登记完毕。两个夫子相互对视一眼,而后开口说道:“请各学子按照所报名的序号,依次有序进入考场。”
文院的考试一共被分为两场,第一场考查的是经义以及诗词,在上午进行。第二场考的是策论,安排在下午举行。
武植端坐在考场之中,当他拿到试卷的那一瞬间,便迅速浏览了一下题目,心中不禁微微感到欣喜。因为他仔细观察了今日的题目,其中有一部分自己都曾跟随老师苏轼学习过。
虽说自己的老师断然不会徇私舞弊,可自己到底是他的弟子。而对于国子监入学考试的内容,苏轼身为国子监祭酒必然是了如指掌的。所以在这过去的两个月内,他对武植的教授重点也是这方面的诗词、经义以及策论等相关内容。
武植凝视着手中的试卷,眉头逐渐舒展,一颗心也彻底放下。随后,他依据自己从苏轼那里所学的知识内容,还有相关篇章和精义核心,从容不迫地动笔书写起来。刷刷刷,只一会儿的工夫,经义部分便顺利完成。
而最后的诗词部分,题目要求是写一首描绘春景的诗或者词,武植更是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今世所学,精心地创作了一首诗词。提笔写道:“《春辉颂》:东风拂柳翠丝长,粉蕊含娇映暖阳。燕舞晴空云作伴,人间处处是春光。”
武植望着已经写满答案的试卷,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轻轻地点了点头。此时的他,对于考中国子监的上舍生,心中更增添了几分把握。
武院校场,武松在第一场的武艺比试里表现出色,取得了优的佳绩。然而在第二场的骑射考核中,由于武松学习的时间较短,最终只获得了良的成绩。
考试的时间大约设定为两个时辰,武植仅用了一个多时辰便将试卷做完了,不过他并没有选择提前交卷。
时间一到,负责监考的两个夫子当即让众人停下手中的笔墨,然后依次走出考场。没过多久,武植便看见武松从武院校场的方向朝自己快步走来。
“怎么样,弟弟,考的还好吧?”
“哥哥,我的考试在武艺方面取得了优,骑射方面取得了良”。
武植听闻此言,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满心替武松感到高兴。
“不错,你能够在众多的学子当中夺得这两个成绩,已经是相当厉害了。”武植对着武松夸赞道。
事实也确实如此。此次来参加国子监武院入学考试的,大多都是将门子弟或者军中好手。
而武松作为一个半大少年,能在众人之中取得如此成绩,如果不是他天赋异禀,恐怕还难以在众人中崭露头角。
武松看着自己哥哥武植那满脸洋溢的笑容,自己的脸上却不由得浮现出忧色。他通过这两场的考试,已然清晰地觉察到了自己与那些将门子弟以及京中好手在其他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虽说自己在拳脚功夫以及兵器方面成功拔得头筹,可在第二场的骑射当中却仅仅只获得了良,有众多的将门子弟都斩获了优。
“自己到底还是训练的时间太过短暂了啊”。武松在心中暗暗叹息!想到这里,他不仅为接下来的下一场考试,也就是有关排兵布阵的兵法考核而感到忧心忡忡,因为自己学习的时间太短,定然是无法和那些自小就被精心培养的将门子弟相媲美的。
武植看到了弟弟脸上的忧色,顿时收起了笑容,轻声问道:“怎么了弟弟?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武松并未隐瞒,随即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自己的哥哥。
“哈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弟弟,其实你能够在这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和良的成绩,已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你可要知道,和你同时竞争的可都是比你大好几岁的将门弟子以及军中好手。我刚才大概看了一下,整个武考当中,就数你的年纪最小了啊。你已经取得了优和良的成绩,就算下一场你考得不太理想,也能够进入武院。等进入之后,你再好好努力,肯定能够超过他们的”。武植一脸温和地对武松说道。
武松听了这番话,心中的担忧也逐渐消散了。
而后,两兄弟一起走出了国子监的大门。刚踏出大门,便瞧见苏轼已然站在门口。
“走吧,我带你们两兄弟先去吃顿饭,下午还有一场考试呢。”苏轼看到武植与武松,率先开口。
苏轼并未询问武植考试的结果,只因自己身为国子监的祭酒,国子监入学考试的试卷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是由自己所拟定的题目。而对于自己弟子的才学,苏轼是深有体会的。
三人来到一间酒楼,苏轼还没来得及开口,武植便率先招呼小二点了几个菜。
在饭桌上,苏轼对着武植与武松言道:“这次国子监的入学考试,我相信你们都能够有把握考入。不过希望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优秀的成绩”。
苏轼抿了口水,又接着说道:“国子监的学生是分等级的。其中第一等当属上舍生。上舍生这个名额极为稀少,往往需要从众多学子当中挑选出最出类拔萃的人才,才有资格成为上舍生。
不过,成为上舍生的好处众多。不但随时有可能得到官家的召见,而且朝廷对于每一个成为上舍生的学子,都会发放生活补贴及奖励。这些补贴足以保障该学子的生活所需及日常开销。
第二等则是内舍生,内舍生乃是成绩取得优秀以及良好、优良的学子。内舍生同样能够获得朝廷的补贴。但相较于上舍生来说,补贴的数额较少,仅仅只能够让该学子维持基本的生活。
第三等便是这外舍生。外舍生是没有朝廷补贴的,在国子监的所有生活开销都需要自己全力承担。”
苏轼一口气把国子监的学子等级详细地告诉了武植和武松。然后对着武植开口说道:“守正,我希望你能成为上舍生。不只是能够让你直接获得会试的资格,而且如此一来还能保障你们兄弟俩的生活,使得你们兄弟俩不必为生活之事而忧心烦恼。”
“请苏师放心,学生必定会全力以赴,成为上舍生。”武植神色郑重对苏轼回应。
苏轼看着武植,微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又转头看向武植身旁的武松。“至于武松小兄弟的话,接下来下一场考试,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学习的时间确实太短了,对于排兵布阵的兵法等方面,相较于那些出身将门之家的子弟,还是有所差距的。”
武松闻言,抱拳对着苏轼说道:“多谢苏伯伯。武松已然知晓。”而后三人吃完饭,又歇息坐了一会,便回到了国子监,准备迎接下一场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