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宁,干嘛非得明天去,就那么着急去呀。
其实要我说,还不如这周日去呢,叫上爸妈一块儿去看,反正那房就放在那儿,都好几个月了,也没人去买。”
晚上,当季宇宁和朱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老婆悄悄的说道。
“阿琳,你还真以为所有人都买不起那房啊,其实我爸妈,还有你爸妈,都能买得起。
我爸妈这几年落实恢复工作,补发的工资就有3万左右,你爸妈那些年我估计也差不多,其实有不少人这两年落实以后,补发的工资也是好几万的,只是绝大部分人都舍不得花。
这好几万,那得是好多年才能攒下来的钱。
大家还是觉得既然单位能分房,还为什么花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去买房呢。
可是万一有人去买呢,那这个机会不就错过了吗。
所以呀,既然今天听说了,那明天就要赶紧去。”
“其实,阿宁,我觉得能补发几万块钱工资的人家,那更不用买房了,肯定能分着房啊。”
季宇宁一听,好像他老婆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我觉得还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关键是我觉得这房现在的价格很合算。”
季宇宁记得两年多后的1980年11月,京城市开始了商品房试点,拿出东郊的团结湖南一条的两栋小楼公开发售,不管是谁,只要有钱就能买。
这两栋小楼就是一号楼和二号楼,当时不分楼层和户型,一律400块钱一平米。
两栋楼一共161套房,1.2万平米,也就是平均每套房74平米,3万块钱整一套。还不打折,童叟无欺,言无二价。
当时那位香江的李大导,花了6万块钱买了两套,不过他那两套房,加起来还不如季宇宁的这一套。
这相当于差不多才过了两年半的时间,这房价就涨到了原来的4倍。
第2天午后,季宇宁赶到华侨公寓东门的时候,朱琳已经到了。
“阿宁,这儿公交车有一站,叫老虎庙。
这个华侨公寓怎么只有一个东门啊。”
“嗯,就一个门更好。更安全。”
两人来到东门的传达室,这个院子从一开始就是有正规的物业服务的。
“哎呀,你是季宇宁同志啊,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您的照片。哎呀,向您这位大作家学习。”
门口的保安非常热情。
季宇宁前一段第2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以后,又有过几次报纸对他的采访,人民日报在其他版面,还登有他的采访文章和照片,所以季宇宁现在可以说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季宇宁登记信息后,保安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电话。
这里的每户居民都有内线电话的。
来访的客人要经过户主同意才能进院。
季宇宁和朱琳都很惊讶这里的物业服务。
进到院里,两楼之间有一片花园,季宇宁目测东西有七八十米,南北好像有四五十米,其中遍植松柏槐树。
“阿琳,如果海宁叔见着这花园,他肯定就不买这房了。”
“为什么呀?”
“香江人忌讳多,忌讳在家里有这些松柏槐之类的树。松树香江人家里只种罗汉松。
松柏槐一般是墓地才有的。
这院子里还有4棵200多年的白皮松。
从这四棵树的方向看,估计西墙外是有墓地的,所以这个院子只有一个东门。
原本花园村这边就是一片坟地的。
以后咱们家就叫聊斋好了。
咱们家有一个仙女儿,所以像什么鬼啊狐啊,根本就不用怕了。”
身旁的“仙女”嘴角带着笑,横了季宇宁一眼。
俩人进入北边的2号楼中间单元,上到4楼。
户主的老两口看着都是超过60岁了,见到季宇宁两口子,很是热情。
这房子季宇宁第一眼印象就特别好,一进门,左侧是厨房,右侧是客厅,大约有20多米,客厅连着一处阳台,这都是南向的,客厅北边是餐厅,餐厅和客厅是分开的,餐厅的面积居然超过了30米。
这两个厅可是比季宇宁家的客厅要大得多了。
寒暄了几句,蒋先生带着季宇宁在房子里转了转。
4个起居室,一个有20多米,另外两个不到20米,还有一个不到10米。两个主卧都是南向。
厨卫都是在北面。
季宇宁印象最深的,是房子里的内装特别好,而且设施很齐全。这都是当时建房的时候就带的精装。
厨卫的设施也比他们家强,他看到厨房里燃气灶上的火眼,居然是4个。
房间里一水的都是红木家具,季宇宁居然还看到了一张紫檀的大画案。
和户主蒋先生闲聊中,季宇宁知道这位老人也是浙省人。原来是北美加州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和那位钱先生是校友。
两位老人也知道季宇宁的大名。还和他聊起他的小说人到中年,以及那首歌祖国不会忘记。
“小季啊,你要是愿意买这房,这里面的家具也全送给你了。
唉,这些家具还是60年代初,我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信托行,一件一件挑的。”
“行,谢谢您,老人家,不瞒您说,这15,000块钱花出去,我连搬家的钱都没有了。这就是我这近一年来挣的所有的稿费了。”
季宇宁心里很是开心,如果算上这套家具,他可是赚大发了,单单那一张紫檀木的大画案,未来估计就不下千万。
他感觉那张画案的宽度很宽。当时他就一直在想,有没有前世李大导的那张画案宽。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
之后,季宇宁和蒋先生商量,两人先去房管局,看看过户有没有什么障碍,直接就在那里签合同就行,让房管局作为登记机关也可以签个字。
据蒋先生说,这房最早卖的时候是只卖给华侨的,但这些年已经不限于华侨了,过户是没有问题的。
商量好了,季宇宁两口子和蒋先生带着房本下楼。
三人一起先去海.淀区甘家口房管所。
刚走到1楼,朱琳碰到了一个熟人。
“陈老师。”
“小朱,你怎么在这儿。”
“哦,我来看看房子,这是我爱人。”
随着朱琳的介绍,季宇宁知道这位40岁出头的陈老师,是朱琳她母亲的同事,是协和医学院的药物研究所的。
陈老师的母亲就住在这儿,和吴作人先生家住对门儿。
季宇宁知道,这又是一家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