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军跟着张叔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和小姑临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小姑又悄悄给了他一个红包。
小姑要三天后才回门,而志军要回去上学,这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小姑。志军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小姑有着特殊的依恋之情。她像姐姐,又给过志军母爱般的关怀和温暖,第一次见到生病的妈妈她也没有嫌弃,而是温柔耐心细致地待妈妈。对志军和月季同情而怜爱。小姑的善良美丽、一颦一笑都散发着人性 的光辉。小姑和妈妈奶奶是志军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她们的爱和温暖让志军在成长历程中面对风霜雨雪人情冷暖依然保持着正直善良和悲悯的初心。
志军一进屋,弟弟和月季就扑了上来。志军掏出小姑在姑父家新房里给装的满满一兜喜糖分给弟弟妹妹。姑父家的喜糖看包装纸都要高档些,月季嘴里包着一颗糖,开心的把漂亮的包装纸认认真真地叠好。妈妈微笑着看着三个孩子,张叔叔看着妈妈笑。在忙着收拾的张奶奶和爷爷放下手上的活,拖了个凳子坐下,边捶打酸痛的胳膊腿边问,“军子啊说说那边咋样,他们没有刁难你小姑吧?”然后把小姑进门后公婆亲戚的态度都事无巨细地问了一遍。月季赶忙跑过去给爷爷奶奶嘴里各喂了一颗糖。
嫁女儿的父母的心大都是如此吧?女儿出嫁了,父母的心也跟着悬起来了。就好比精心养了一盆视若珍宝的花,被女婿连盆给端到他家去了,父母的心从此就空落落的,比那种“儿行千里母担忧”更甚。毕竟这是移栽,适应的阶段是一段令人担忧的过程。土壤是父母帮着选的,还需要女婿的呵护照顾才行,至于气候和环境就需要女儿自己慢慢适应了。
从此父母就眼巴巴的盼着逢年过节女儿女婿回来探亲的日子。近的还好,思女心切的时候大不了自己屁颠屁颠的亲自跑去去看看。远嫁的一年到头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只有把思念刻进皱纹里,熬老了岁月熬老了容颜。以前就只盼着那一封信,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交通方便了通讯发达了,飞机高铁,电话语音视频,可是等待是难熬的分分秒秒,长情的陪伴才是最幸福的温暖的港湾。
第二天一早,志军和弟弟就要随大姨回奶奶家了。志刚抱着妈妈不撒手,志军趁妈妈不注意把两个红包偷偷塞进了妈妈衣兜里。回到家后,志军却意外发现红包又回到了自己兜里,肯定是妈妈发现了又偷偷给塞兜里了。志军把红包给奶奶,奶奶慈祥的笑了让他自己留着。后来周末的时候带着弟弟去街上给他买了双手套和白球鞋,还买了本喜欢的书。志军和志刚都给奶奶带了糖,一人剥一颗喂奶奶嘴里,一下子就甜到了奶奶心窝里了。
一学期很快结束,寒假很快到来了。
转眼放寒假了,志军除了帮奶奶做点家务,冬天地里基本没啥活,所以他那本寒假作业刷刷熬几个通宵就做完了,然后笔一扔,放飞自我,天天带着志刚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疯玩。因为不用担心妈妈和妹妹让他心情轻松,又因为下学期必须去那边上学了,所以他要珍惜在家的时光,珍惜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抓住童年的尾巴哪怕多玩几场雪仗都是快乐的。虽然也想妈妈。
妈妈很想他,已经托人来喊了两次了。可是他还是舍不得走。避不开的难题,让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很难抉择。
几个亲姑姑来看奶奶的时候委婉地说他,“奶奶年纪大了,冬天又有关节炎,照顾你和弟弟比较吃力,你要体谅奶奶一把年纪了不容易啊!你妈已经好了你还是去妈妈那里好些。何况你是协议上写好跟妈妈的呀,你爹会每个月把抚养费寄过去的”。
叭叭的一堆让他去妈妈那里的理由,志军是左耳进右耳出,嘴里嗯啊答应着,只要奶奶不撵,拖一天是一天。让志军下决心走的是父亲又带着他的老婆继子回来了。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的幸福模样,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他们三口衣着光鲜,后妈穿着格子中长棉袄,系着玫红色围巾。那和志刚一般大的小男孩进屋的时候是由父亲背着,也是穿戴齐整,厚厚的棉袄帽子围巾从上到下裹得像个粽子,只露出两只眼睛。父亲穿着以前的旧军大衣,虽然腰背还是那么挺拔,可是志军发现他在他老婆面前似乎要矮一截,说话都是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和以前妈妈在家时候的沉默寡言简直判若两人。这样的父亲刺痛了志军敏感的心。
父亲给奶奶和志刚都买了新衣服,因为他以为志军一放寒假就去张家了,所以没有志军的。父亲说明天去街上买,志军淡淡的笑笑。他捕捉到父亲说的时候眼神迅速地瞟了一眼他老婆。虽然本就不期待,也不稀罕他们的东西,但是鼻子还是酸酸的,心里堵的慌。吃饭的时候也很煎熬。父亲还是照顾着那娘俩,夹菜添饭殷勤备至。当然偶尔也照顾一下志刚。就好像施舍似的。志刚还小,体会不到那些,还兴高采烈的讲着他的老师和同学。奶奶自然是很高兴的,她老了,是很渴望儿女经常回来看看的。虽然刘芳走了,但是儿子永远是儿子,儿子现在的老婆孩子奶奶也是一视同仁的待作一家人。
志军飞快地吃完了饭躲进自己房间去了,他实在不想看到别人家庭的幸福。
突然一念而过,志军飞快地收拾好书包和冬天的衣物,然后静静的躺着。听见推门的声音,听脚步声就知道是父亲进来了,赶快闭上眼睛装睡。他感觉到父亲在床前默默站了会,帮他掖了掖被子就出去了。吸吸鼻子忍住酸涩,志军瞬间就坚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