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如此,晁盖中箭的那晚,众多兄弟定然如繁星般璀璨,他们都是时间的证人,足以证明花荣整晚都如磐石般稳坐山寨,未曾挪动分毫。
那么,射死晁盖的,既非史文恭,亦非花荣,难道会是朝廷派来的杀手,亦或是其他三大寇的人马?答案定然是否定的。毕竟,朝廷方面又怎会如鬼魅般派出杀手,毕竟朝廷从未对四大寇中的任何一派使用过此等卑劣手段。
田虎、王庆、方腊这三大寇的人马,简直是痴人说梦。
只因晁盖自江州大闹后,至攻打曾头市前,一直都宛如深居简出的隐士般蛰居在山寨里,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招惹那三大寇。
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排查,那迷雾如薄纱般被缓缓掀开,真相仿佛已呼之欲出。
究竟是谁欲置晁盖于死地?这就需要从利益的角度去深入剖析。
晁盖一死,获利最大者非宋江莫属,因为他便可水到渠成地继任梁山泊主,从而实现自己招安报国的宏伟志向。
晁盖对招安可是深恶痛绝,他若不死,宋江的人生理想和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如梦幻泡影般烟消云散。
故而,晁盖与宋江之间的关系,恰似恩与怨的纠缠,矛与盾的对峙。
从晁盖执意要下山攻打曾头市,便足以表明他已忍无可忍,若再无动于衷,他这山寨之主恐怕将名不副实。
晁盖的幡然醒悟,自然而然就如巨石入水般在宋江心中掀起轩然大波,也迫使他不得不当机立断,以免夜长梦多。
站在宋江的立场思考,若你是宋江,你会觉得谁是那幕后黑手呢?执行这一刺杀任务的合适人选呢?
首先,这个人必须是山寨中的兄弟,因为山寨之外的高手,宋江既不了解,也不放心。
其次,此人身怀绝技,不仅要对宋江忠心耿耿,还需与晁盖有不共戴天之仇。
倘若并非如此,那梁山泊的好汉们皆是义薄云天之人,又怎会平白无故地帮二哥除掉大哥呢?毕竟晁盖的为人也是相当不错的。其三,此人必须武艺超群,箭法如神,而最为关键的是,山寨中无人知晓他的箭法如此出神入化。唯有箭法超凡,方可在万军丛中取晁盖首级,唯有武艺高强,方能在射杀晁盖后安然无恙,唯有不为人知,才不会遭人猜忌……
杨志在第 58 回才登上梁山泊,而晁盖在第 60 回就命丧黄泉,他未上山之前,晁盖一直活得安然无恙。
在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擅长箭术的共有四人:花荣、杨志、宣赞、欧鹏。
而在这四人之中,花荣的箭法可谓是家喻户晓,宣赞曾以连珠箭战胜番将,在与花荣的较量中还成功躲过两箭,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欧鹏在征方腊时,也曾侥幸躲过弓箭,然而却终究未能逃过连珠箭的射杀。
唯有杨志,在大名府的演武场上与周瑾比箭时,那三箭,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令人毛骨悚然。
但是,知晓杨志箭术出神入化的唯有急先锋索超,而索超却是在晁盖死后,才被擒拿上山的。
也就是说,杨志上山之时,梁山泊上无人知晓他的箭术如此厉害。
更为重要的是,以杨志这般登峰造极的箭术,他却仅仅展现过一次。
晁盖死后,在两破童贯、三败高俅,以及破辽国、伐田虎、打王庆、征方腊的一系列鏖战中,杨志再也没有使用过弓箭。
这究竟是为何?除了做贼心虚之外,实在是别无他解。
至此,我们便可完整地还原出晁盖被射死事件的来龙去脉:
三山聚义战青州,杨……志随宋江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上了梁山。
晁盖设宴,大摆筵席,热情款待新来的头领。
酒席宴间,杨志忆起往昔王伦挽留之事,意在和众好汉拉近情感的距离。果不其然,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同:此乃命中注定,绝非偶然!
言外之意,杨制使注定是要上梁山当好汉的,注定是我们的好兄弟。
然而,晁盖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提及智取生辰纲一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杨志在梁山刻意隐瞒自己的实力,无非是他杀了晁盖之后的一种明哲保身之策。
在杨志听来,这笑声犹如一把把利刃,直插他的心脏,可是他却不敢发作,只能将心中的苦楚深埋,强颜欢笑。
那一刻,他在心中对晁盖恨之入骨,立誓一定要报此血海深仇。
而机会也如流星般转瞬即逝。
段景住那匹要送给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被曾头市抢走,这无疑在晁盖心中点燃了一团熊熊怒火:
“我才是梁山泊的老大,这段景住却口口声声要把宝马送给宋江,难道江湖上只知有宋江,不知有我晁盖吗!”
这层意思,他难以启齿,只能拿曾头市大做文章:
这孽畜竟敢如此无礼!我必须亲自走一趟,不将此辈捉拿归案,我誓不罢休!
当宋江又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易涉险”为由加以阻拦时,晁盖的愤怒犹如火山喷发一般,愈发不可收拾:
并非我要抢你的功劳,你屡次下山征战,已然疲惫不堪,我此次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自然由贤弟前去。
这句话的前半截,犹如一把利剑,直插晁盖的内心,那是他真实想法的展露;而后半截所谓的下次有事,却似一片浮云,纯粹是敷衍之词。
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矛盾,也因这句话如拨云见日般明朗化了,山寨里的大部分兄弟也都如醍醐灌顶般听明白了,以杨志的精明,又怎能看不出来呢?
这对于杨志而言,不啻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报仇良机。
晁盖率领人马如猛虎下山之后,杨志如鬼魅般偷偷找到宋江,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为何是杨志找宋江?只因宋江事先对杨志箭法超群一无所知。
两人如鱼得水,一拍即合,在得到了宋江的首肯之后,杨志立刻如狡兔般伪造了药箭,单人独骑如疾风般飞驰而去。
晁盖在中法华寺和尚的诡计之前,杨志早已如幽灵般赶到了曾头市。
他宛如一个真正的狙击手,一直如猎豹般潜藏在暗处,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三更时分,亦如现在的凌晨,一片旷野之上两军如潮水般大乱斗,中了埋伏的晁盖如丧家之犬般夺路而走,唯有火光如豆,这正是杨志苦苦等待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一箭射出,恰似流星划过天际,正中晁盖面门,多年的仇怨,也终于随着这一箭烟消云散了。
随后,杨志如飞鸟归巢般迅速返回山寨,向宋江禀告了一切。
晁盖死了,杨志的大仇得报,然而他却如断了线的风筝,再也不可能回到官场中了。
既然前程尽毁,那么就只能随波逐流吧。
受招安?那就招安吧,反正出工不出力,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吧。
只是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如鸵鸟般将出众的箭法深埋于心底,再也不能如弯弓射雕般展露锋芒。
所以在招安之后,十八般武艺皆精的杨志,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战功,直至最终如流星般病逝于丹徒县。
晁盖错了吗?并没有,宋江错了吗?也没有,杨志错了吗?更没有。
晁盖与宋江,宛如两条平行线,虽在人生道路上选择各异,却难以求同存异,最终只能发展到水火不容,图穷匕见。
杨志虽不像林冲那般对官位痴迷,但他始终铭记,自己乃五代杨令公之后,出身于忠君爱国的簪缨世家。
他的人生理想,便是不辱没祖宗之名。
然而,命运却对他百般捉弄,黄河行船,花石纲翻船;送礼行贿,却被驱逐门外;街头卖刀,失手杀了牛二;得梁中书赏识,却又丢失生辰纲。
杨志在梁山刻意隐瞒自己的实力,皆因他杀了晁盖后的自保之举。
这崎岖的人生,如鞭笞般一次次抽打在杨志身上,他好不容易望见一丝曙光,却又被晁盖无情地掐灭。
丢了生辰纲后,杨志一度“有家难归,有国难投”,被逼至跳崖自尽的绝境,就在迈脚的瞬间,他忽地忆起:
爹娘赐予我堂堂仪表,凛凛身躯,自幼习得十八般武艺,难道就这样罢休了!
正是这个念头,让他在悬崖边缘勒马,保住了性命。
可他心中的仇恨,却如熊熊烈火,再也无法熄灭,直至那射向晁盖脸颊的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