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戊二、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重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零一面,我们看戊二的“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这一科是迹门流通当中五品的第一品,<法师品>。前面的迹门正宗分,佛陀的三周说法,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产生对《法华经》的信解。信解什么道理呢?信解一佛乘的妙理。什么叫一佛乘?简单地说就是会权入实。学《法华经》,你要把你所修的法门,不管你是透过布施、透过持戒、透过念佛,你要把你所修的三乘的法门,要能够会归到你的一念心性。这就是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信解一乘的妙理。

我们前面的信解是一个很粗显的信解,透过闻思的信解。所以,佛陀在流通分的时候讲<法师品>,必须讲出一个方法来增长我们的信解。这当中佛陀用两个方法:一个是讲到功德,一个是讲到行持的法门。一个功德,一个法门。在讲功德跟法门的时候,佛陀是分成两大科:第一个是约能持之人,第二个是约所持之法。约人跟法。

前一科,约人,佛陀讲到五种法门,五种法师,就是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门。这五种法门的主要目的,就是一种文字的熏习。因为佛陀的经典,那不是一般的文字,那叫做“清净法界等流正法”,所有《法华经》的经文都是从佛陀的清净法界流露出来的,所以跟一般的书不一样。我们凡夫的书,那是从众生的妄想心流露出来的,那是颠倒想。《法华经》的经文来自于清净法界,所以它就能够引导我们回归清净法界,这个就是文字熏习的好处。它从什么地方来,它就把我们的心带到什么地方去,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在唐朝有一个赵州禅师,他老人家二十几岁出家,活到一百二十岁,所以他开悟以后修行的时间非常长,大概禅宗里面开悟以后他修的时间最长。他自己在这个五六十年的修学当中,他晚年的时候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相续也太难。就是我们在观一念心性这种会权入实,我们要进入实法的时候,太难!

如果说我们修权法,不难。你修无常观、无我观,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人事的变化——哦,昨天的人是这样子,今天的人改变了,这个事情也变化了,而这当中我们是不能控制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无常无我的智慧,你从生命的经验很容易去掌握、去观察。

但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叫做不思议境,在日常的因缘里面你看不到它的痕迹,捉摸不到它的踪迹的。所以,禅宗开悟以后,没有文字相的熏习他就很困难,相续也太难。祖师可以透过他的开导,或者是他一些基本的动作,说是德山棒、临济喝,让你当下地回光返照,灵光乍现。然后呢?然后你就得靠自己了,长养圣胎。

所以佛陀慈悲。禅宗很多的开悟回过头来,一定要回到教下,因为你的开悟,只是叫做信解。你要把信解变成一种很深入的坚定的理解,你必须怎么样?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靠文字的熏修。那么,这五种熏修当然主要是增长观慧。

佛陀要讲出的助行,十种供养,透过香花、透过赞叹、透过合掌恭敬,身口意的供养,培养我们修学这个法门的虔诚恭敬心。因为我们定课有时候做久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轻忽的心态,好像把它当作一种日常的生活,所以就使令我们在修法的时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佛陀透过虔诚恭敬心跟文字的净法熏习,这两种的正助合行,把我们前面的迹门正宗的信解慢慢地加强。这个是约人。

己一、长行 分二:庚一、叹经法;庚二、示方轨

庚一、叹经法 分五:辛一、约法叹;辛二、约人叹;辛三、约处叹;辛四、约因叹;辛五、约果叹

这以下约法。佛陀直接约的一心真如这个法体来说明,你修这个法有什么好处,以及它弘传的方法,这一科讲到两个重点。我们看讲义,这个地方有两科。一,长行。长行当中又分成两科。一,叹经法。

辛一、约法叹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赞叹《法华经》这部经,共有五段。这是第一段,约法叹,是直接约一心真如的法体来赞叹。

佛告药王菩萨摩诃萨,在我的一代时教当中,佛陀讲了无量千万亿的法。这当中有“已说”的,已说是包括什么呢?相对《法华经》来说,已说的是包括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这四时,这是已经说的,相对法门。“今说”,今说指的是在<序品>里面所说的《无量义经》。“当说”,未来当说的,指的是《涅盘经》。

总之,在整个佛陀五时的说法当中,《法华经》的特点叫做什么?难信难解。你很难产生真实的信心,你也很难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佛陀有很多很多的法,但是他有个根本来摄持这个法。就是谁摄持这个法?佛陀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的百千陀罗尼门,都是从一个东西出来的,就是从一念心性发动出来。所以,妙法,它的特点就是,它总持一切法。这个能持一切法的这些妙法是最难信、最难解的,因为它是诸佛的秘要之藏。什么叫“秘”呢?秘就是隐而不说。佛陀刚开始先把这种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隐藏起来,不说。这个法门有什么特色呢?叫做“要”,它总持一切法。所以蕅益大师用“隐而不说”跟“总一切法”来解释秘要。所以,这个法藏,佛陀是不可以随便地分布给其他人的,除非你根机成熟。

而且,这个法门是“诸佛世尊之所守护”。因为三世诸佛的秘要是同一个秘要,就是一心真如,这个法门是三世诸佛共同护念的法门。从过去以来,“未曾显说”。佛陀在《法华经》之前,并没有明显地说出来万法唯是一心。这部经所强调的一念心性,乃至于佛在世的时候,“犹多怨嫉”。这不可思议,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功德庄严,讲《法华经》的时候尚且有五千退席,何况是在佛灭度后的五浊恶世众生呢?

就这个地方是强调《法华经》的两大特色。就是有人问你说,那你学《法华经》,《法华经》有什么特色呢?两个特色:一个,它是佛陀最核心的思想,秘要之藏;第二,这个秘要之藏,一般人难信难解。

我们一般人,没有学《法华经》,我们对佛教的思想是建立诸法因缘生。这大概是所有佛弟子的共识了,不管你是什么宗派。一切法怎么生的?诸法因缘生。一个人会堕落三恶道,因为他依止了杂染法,杀盗淫妄的法;一个人能够成就功德,他依止的是佛陀的清净的法。所以,我们建立因缘法,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布施成就富贵,持戒成就尊贵,忍辱成就庄严。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就是说,为什么你修布施的法来生会让你富贵?你修的是一个法,它怎么会出现果报呢?这个地方其实是有问题的。所以,因缘法里面一定有佛陀没有说的秘密在里面。就是说,你修布施的时候,是修布施的法,结果它出来的不是布施的果报,出现的是富贵的果报。那这个地方,这中间出现什么事了?出现的是佛陀的秘要之藏。

就是说,其实不是布施的法让你富贵,哪是这样子呢?因为你布施的法,它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你修布施的时候,你产生布施的心,而这个心去熏习你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来就性具无量的功德,所以,不思议熏,它就不思议地变现;你用布施的法去熏习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变现富贵的果报。所以它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做真如受熏。这一块,佛陀秘而不说,因为太难理解了。所以佛陀就简单地说,哦,你修布施的法,这个法门就会带你到富贵。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讲诸法因缘生,它合乎我们的习气,就是有所得。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我们以前追求果报,结果呢?造杀盗淫妄。佛陀就利用我们这种追求的心,一开始用取代法来让我们修学,就是你与其去追求杀盗淫妄,我倒不如引导你来追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但是追求的心没有改变——有所得。但也没关系,为实施权。就是说,佛陀刚开始不碰触我们最难改变的攀缘心,佛陀一开始把这一块先放下,就是你攀缘好的,好过你攀缘不好的。所以刚开始修学,有所得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到《法华经》的时候,佛陀告诉你,其实你所得到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你根本什么东西也没得到。人生,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就是,你自己用这个法去熏你的内心,然后呢?然后你内心变现一个果报让你去受用,叫心作心是。是心修布施,结果呢?是心变现富贵。所以这一来一回都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哪有得到什么东西呢?但是这种观念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就是我修了半天,结果还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这个观念在《法华经》佛陀开权显实以后,有五千个退席,就这个问题,叫做难信难解,因为它是佛陀秘要之藏。佛陀一开始在因缘所生法当中他有一个核心的秘密,佛陀把它隐藏起来,只讲因缘所生法,没有谈万法唯是一心,是这么一个情况。

辛二、约人叹

前面是约法的自体来赞叹,这个地方约受持。就是说,我受持《法华经》,我每天这样读诵,有什么好处呢?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佛陀讲到约人的时候,他说,当知在佛灭度以后(当佛灭度以后,当然进入了像法、末法时代了),有人能够听闻《法华经》,得到受持以后,开始书写、读诵,乃至于修十种供养,为他人解说,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

“如来则为以衣覆之。”这个“以衣覆之”就是成就忍辱力。佛陀用衣服保护你,让你不受伤害,忍辱力。“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你能够得到十方诸佛特别的护持、摄受。第三个,成就三力。这个人在内心当中产生大乘的信力、大乘的愿力跟大乘的智慧力,这个“善根”就是智慧。成就信、愿跟智慧。

这以下总结。“当知是人”,在今生当中“与如来共宿”。就是我们修因缘所生法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家的感觉,就是到处攀缘,一下子攀缘布施法,一下子攀缘持戒法。而你学了《法华经》,你能够找到一个家。这个家,跟佛陀的是同一个家,一家人,“与如来共宿”。这是指当下的修学。对未来来说,能够成就佛陀的摩顶授记。

所以说这个“约人叹”讲到灭恶生善。忍辱力是偏重在破恶;大信力、大愿力跟善根力,生善。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老法师,我跟他还是比较熟,经常有互动。这个老法师是修净土宗的,他平常的修行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拜佛,一个念佛。拜完佛,就静坐,就念佛。所以平常也是就拿一串念珠,到处走来走去的。他到晚年的时候,突然间受持《法华经》了,受持了五到六年左右,结果往生了。往生以后出现什么事呢?第一个,他神态非常安详。神态安详这还不算什么,因为福德力大的人临终也是神态安详。更重要的是,他的脸色红润,微微红润。这个就不是福德力了,这个是道法,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我们一般临命终的人脸色是苍白的。就是他已经有那个道的力量进去了。你看他一生当中的修行,就是拜佛、念佛、诵《法华经》。

所以《法华经》的不可思议在哪里,诸位知道吗?我们一般人不修《法华经》,你的修行叫做单一的功德。哦,你要修忍辱,你要特别修忍辱;你要修大乘的信心,你要特别修大乘的信心。因为它法跟法之间,它没办法整合的。就是你从小到大,你学很多武功,你面对不同的敌人,你要使出不同的武功。只有等到你有一天学《法华经》以后,它才可以所谓的总持。就是你诵《法华经》以后,你不断地诵,你自然会产生一个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功德会把你所有的枝末的法门全部整合起来,所以它从根本上去灭恶生善。就是你在不知不觉当中,在诵经的时候,自然产生忍辱的调伏力,产生信愿的善根力,还有智慧的观照力。《法华经》的特色就在这里,它从根本上把你一种凡夫的心先改成佛心,跟十方诸佛同一个安住心。你变成佛心以后,你很多的善根自然就出现出来,这是一个根本上的改变。

辛三、约处叹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地方是约处所,就是“在在处处”。比方说你诵《法华经》,你可能在某一个房间或者佛堂等等,凡是你诵《法华经》的地方,或者是为人演说,或者读,或者诵,或者书写,那么这个地方就值得起七宝之塔。而且要怎么样?“极令高广严饰”,高大庄严。它表示什么?表示这个地方,不要说人殊胜、法殊胜,甚至于你受持《法华经》的处所都很殊胜,值得我们尊重。

怎么说呢?因为你根本就不需要再安这个舍利子了。你诵《法华经》,你那个地方当下就具足了全身舍利。所以,你就是需要用一个塔去庄严这个地方,应该以种种的香花、璎珞、缯盖、幢幡作身业的供养,或者是伎乐、歌颂的口业的赞叹,乃至于意业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等等。所以,如果你今天有一个固定的地方,经常点上香来诵《法华经》,你这个地方就值得一切龙天护法来礼拜供养。为什么?“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你已经从凡夫的心趋向于成佛的心。

蕅益大师解释这一段,说法身舍利,它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般说的舍利子是佛陀的应身舍利。佛陀应化身,丈六的比丘相往生以后拿去烧,烧完以后产生很多的碎骨。一般来说,佛陀在整个八相成道当中,有四个地方是应该起塔的,表示尊重:佛陀出生的地方、佛陀成道的地方、佛陀转法轮的地方跟佛陀入涅盘的地方,这四个地方。

那么,为什么你诵《法华经》的这个地方也值得我们去起塔呢?因为这个地方就是你法身出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得道的地方,成就佛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转法轮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就是你成就未来大般涅盘的地方。虽然你现在没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天成佛以后,对望过去,你当初就是在这个佛堂每天地受持、读诵,所以相对未来而言,它就是你的最初的因地,就是你法身成就的因地、你得道的因地、你转法轮的因地乃至于你成就大般涅盘的因地。所以这个处所就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值得恭敬赞叹。这个约处叹。

辛四、约因叹

这个成佛的正因。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在佛门当中,有些在家、出家的菩萨,他行菩萨道,可能受了菩萨戒行菩萨道。这个人如果一生当中都没有办法见闻、读诵、书写、受持乃至于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不管他修什么法门,“未能善行菩萨道”,没办法善巧圆满菩萨道,他这个菩萨道有空缺、有欠缺。如果这个人在一生当中,除了广修六度、念佛、持戒以外,又能够受持《法华经》,这个人的菩萨道是圆满的。

蕅益大师讲,什么叫有空缺?什么叫圆满?就是说,佛法讲因地,就是你的内心,心就是因地。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因地的心叫拙度,笨拙的拙。拙度,就是以方便为因。什么叫以方便为因?就是你的因是从因缘所生法建立起来的。你看有些人,他一辈子就是做义工,他什么事都不做,他专修布施法。没关系,他今生先把布施这个功课做好,广修布施,来生成就大富贵。但是你没有把布施法会归到你的清净心、菩提愿,你这个人不能善修菩萨道。乃至于持戒等等。因为,你今天没有会归到心性,你的心变成一直在追求,而你追求的是一个不安稳的东西,因为追求果报,因为你不能够安住到巧度。

第二个就是巧度。就是你没有安住一念心性的圆因之前,你的心叫做弟子心不安。你看修布施的人,初学者还好,到老参的时候,做义工就开始思惟,就开始打量了,说:欸,我这个布施要怎么样修才能够成就大布施、大功德?我这个持戒要怎么持戒,我来生的功德能够得到最大化?所以我们一个人不回归心性,从因缘来看事情,你的得失心就很重。得失心重以后就怎么样?弟子心不安。你一个人一旦心不安,你的修行就起起伏伏了。有时候就很沮丧,你觉得你的布施修得不好;有时候你就很高慢,你觉得你布施法修得特别不错。所以,一个人没有学《法华经》,他的修学变成一种不安稳的状态。

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讲出这句话,这个人内心是安住了。就是学《法华经》的人,他做修行功课,他时间到了就是,一天拜两百拜就两百拜,他就固定,因为他“其心安如海”,他已经跟诸佛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开始怎么样?内观了。他才会讲出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

我们在办僧教育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有学生跟我讲说,欸,主任,我三年之内要誓证念佛三昧。这种人就危险了,因为他有所得心太强了。修行是不能去追求果报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所有修行人的一个共识,就是你只能问因地。你在因缘里面打转,一开始可能比较老实,重视布施的因,反正我做该做的事情,但是时间久了以后,你会从追求因地开始执着果报了。那就是你起颠倒的开始了,你开始去注意到你未来的果报,就是你失去正念的时候了。因为你有所得心太重,就会变成印光大师说的“急火攻心”,那你就让你的冤亲债主有机可乘。

所以佛陀就很清楚跟你讲,你没有修《法华经》,你的法门修得再多,未善行菩萨道!因为你没有安住在佛陀成佛的正因,你安住在佛陀施设的一种方便因,就是因缘的生灭相。你只有安住在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才是善行菩萨道。这个因地是很重要!

辛五、约果叹 分五:壬一、近果;壬二、立喻;壬三、合法;壬四、释近;壬五、拣非

我们看果地,约果叹。约果叹当中有五段。

壬一、近果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约着我们因地的安住,这以下是讲最后的结果。如果有一个众生受了菩萨戒,开始发菩提心,修学六度而追求佛道,那么这个人“若见若闻”,他能够听闻《法华经》,乃至于透过三周说法如理思惟以后,信解《法华经》,乃至于到<法师品>,受持《法华经》,开始读诵、书写、为人演说,受持《法华经》,那么透过三个阶段——见闻、信解、受持,这个人已经怎么样?“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近,相对远来说的。这个近就是他已经直截了当地契入成佛之道。不是像我们修因缘所生法,在那边拐弯抹角。

这个因果法则,它有两种因果。

一个是五乘的因果,就是权法的因果。权法的因果是要变现的,它是透过心识变现。你看,你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是个善法,结果你得到快乐果报。这个果报是怎么样?是一个无记。果报没有善恶,只有因地有善恶。你持戒是个善法,你成就尊贵身的时候也是无记,没有好坏的。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而放逸造罪,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得到鼓励开始修善。所以快乐的果报到底是善是恶?不决定。你可能因为快乐而堕落,也可能因为快乐而得到鼓励增上。所以果报是无记,因地是善。

只有成佛的因果是一致的。就是蕅益大师常说的,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你在追求佛道的时候,你的因地是修一念心性,修《法华经》的人,不管布施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你的重点是用这个法来庄严你的内心。结果,成就果报的时候,还是一念心性,还是你这一念心性。但是你这一念心性多出了无量的功德庄严,它摄持无量功德庄严,变成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叫做法身。心性也好,法身也好,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你学《法华经》以后,你未来成佛的心就是你现在的安住的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没有改变。只是说这两个,清净心、菩提愿,多了无量无边的资粮功德,差别在这里。

这个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高手叫做李慕白。李慕白长时间在武林当中打转,觉得这个是非太多了,就宣告退出武林。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就把他的宝剑,青冥剑,供养出来,给他的好朋友,一个贝勒爷。然后昭告武林说,我退出江湖了,我的宝剑,这种削铁如泥的宝剑献出来。结果没有多久,有一天晚上这宝剑就被偷了。被偷了以后,李慕白就暗中去查访,哦,原来被朋友的女儿偷了。他女儿在家里面偷偷学武功,学了一些武当派的武功。李慕白就用计谋,有一天晚上把她调出来。调出来他就问这个女儿说,你为什么要偷这个宝剑?朋友女儿说,我要用青冥剑称霸武林。李慕白说,称霸武林不是靠这支宝剑的,就跟她开导。这个女儿她不听的,李慕白就从树上就摘了一根树枝,说,你用青冥剑,我用树枝,三招之内你能够打败我,我就把这个宝剑无条件地供养给你。如果你不能打败我,你就把宝剑还给我。结果她用青冥剑跟李慕白打了三招,还是打不过他,被李慕白打败了。

诸位!一个青冥剑,一个树枝,从法门来说,这个法门太高,那个法门太低了,但为什么她被打败呢?因为能持这把剑的心不一样。诸位!你们如果是初学者,这句话可能没有体验。你大概学佛超过十年以上,你会发觉一个问题,所有的修行都进入停顿状态,或者是缓慢状态。就是刚开始大家修行的时候都是一直拼,因为你那个时候道心强,体力也好,不管是拜佛、念佛、布施、持戒,都很精进。到了十年后,大家都缓慢下来,那个时候就不是拼你的精进了,是看你的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会做功课,别人也会做功课,你在家会念佛,他也会念佛。所以,到了十年以后,每一个人在法门上就没什么差别了。如果你不会归心性,你的挫折感就很重了,你会觉得说,好像修到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亡的状态。前面看不到出路,后面已经过去了,不可追了。你过去的辉煌时期,你以前闭关怎么用功那毕竟是过去了,那未来比较重要。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说,你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单一的功德是成不了大事的。单一的功德,你说我这辈子,今生给你八十岁,你就专修一个法门,你也成不了大器。但是你今天用《法华经》,以清净心跟菩提愿,这一个所谓的菩提善根,你所修的法门那就是大白牛车了,你跟佛陀站在同一个水平,你跟佛陀安住在同一个家。就是说,你的所有的法门当中,重点是你后面有一个无价的珍宝——自性功德力出现了。你这个摩尼宝珠跟佛陀是同一个品质的,只是佛陀比较大颗,我们比较小颗,我们叫名字即佛,佛陀是究竟即佛。但是注意,这两个宝珠的作用是一样的,体质是一样的。

所以诸位!你今天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追求因缘果报;第二个,你安住一念心性,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追求因缘果报,就是你今天选择离家出走,也可以。说,我不要住在家里面,那么无论你怎么打工,你顶多就是佛陀说的,你就是让你得到一天的衣食,就是一日的所需而已。你一个乞丐你能够做什么事情?但是,你选择回家就不一样了。诸位!你是继承家业,你内心的功德,清净心菩提愿的功能就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法门不重要,而是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一心真如!你要进入一心真如,只有一种情况——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不可能又想要追求果报,又想安住真如,没有这回事情,你没有那个本事。所以,那个清净心强调的就是离一切相,你才有可能产生广大平等的菩提愿,即一切法。

一个人会学《法华经》,这个人眼光是看得很远了,他不会看今生、来生这种小小的果报,所以佛陀约因叹、约果叹。就是说,如果说你今天只是追求一些来生的快乐比一般人好很多,你就这么点志向,那就算了。如果你有志于无上菩提,追求佛陀的万德庄严,那回家变成是关键了,很重要!因为你再怎么修单一的法门,再怎么打工,通通没有用,根本还是要回家,所以叫“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你今天关键在于见闻、信解、受持,这是三个核心。

壬二、立喻

这讲出一个譬喻。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这段譬喻,蕅益大师讲到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讲到土,一个讲到水。一个是泥土,一个是水分。泥土是什么呢?泥土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这是文字的教法。但是文字的教法里面,它能够摄持水。文以载道,是吧?所以泥土跟水之间是有关系的,是用教法来摄持这个水分,用这个泥土来摄这个水分。

我们看,先把泥土跟水分的关系讲清楚。说,“药王!譬如有人”,这个不是一般人,是发了出世道心的修学菩萨道的道人。他只有一分道心,他还没有修学佛法,所以怎么样呢?“渴乏须水。”他空有道心,但是他缺乏这种法水的滋润。那怎么办呢?“于彼高原,穿凿求之。”这个高原表示他进入了一种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他不是在低洼,低洼的地方求水容易,但是他到了五浊恶世的时候求法困难,变成高原,这种高山的地方。

那么,他用他的各种努力,往泥土里面去挖的时候,“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我们一开始在修学,就碰到的是干土。这个干土就是指的佛陀讲阿含时。阿含时讲因缘所生法,讲生灭四谛。阿含时它所强调的就是一种小乘的我空。它那个空是对立的,它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它灭色取空。这个离佛法的中道实相的法水是非常远。基本上,我们从《阿含经》看不出它有中道实相。基本上它就是,你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你要么堕入因缘的有相,那就是轮回;你要么成就偏空涅盘。你只能在空性跟有为法之间作一个选择,所以它没有所谓的中道平衡的概念。所以“知水尚远”。

但这个人不放弃努力,继续往下挖,“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透过阿含的四谛以后,他开始学方等般若,接触到大乘的空性,知道无生的思想。无生的思想离真如本性就很接近了,因为它那个空不排斥万法,它是一种本体的空。但是,它还是执着一个法,这个法叫做空,它没有把这个空的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所以我们一般在《法华经》不讲空,叫做清净心,这表示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所以透过他努力以后,从《阿含经》提升到方等般若,他已经怎么样?见到湿土。哦,这泥土里面有水分了。佛陀在方等般若并没有明显地把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讲出来,但是这个地方已经是所谓的带通别正说圆教,这个方便法已经含摄了实法。

一直到《法华经》,“遂渐至泥”。你读了《法华经》,你才真正地遇到所有的泥。这个泥就是水分非常多了,这个时候你对成佛的心就坚定了,你的心也安稳下来了,你不再追求一些因缘果报了。你知道人生不是追求,人生只是叫做历练,用各种法去开显你内心的东西,不是去追求什么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知水必近”,就知道成佛的道路不用急,慢慢走,只要把这个方向走对了,是迟早要成就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三种次第。一开始追求的是干土,然后是湿土,最后变成泥,泥跟水已经混合在一起了。

那么这个譬喻,我们看他的合法,壬三、合法

看经文: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超神学院:幽冥军团古画仙缘绝世邪神娇弱炮灰是绝色,拯救男配反被撩我在亮剑发展工业区港片:开局打造最强财阀家族重生改嫁摄政王,夺江山当皇后关于我爸暴富后好像成了龙傲天overlord:另一个玩家抗战之特战兄弟斩日寇你惹他干嘛,他外挂本挂来的!四合院:下乡后,我成了知名村草平民火影:从八门遁甲开始无敌我的灵根是仙网斗罗:左手炎帝右手荒天帝病娇太傅是皇帝的白月光四合院之狂怼众禽,享飞扬人生我在终极一班学锻造诸天:从射雕开始求道女房管修仙小卒,自带洞天!我致力于研究如何长生【快穿】凡人修仙:开局只有一个属性面板一鼎一剑一傀儡霸天雷神绑定修仙app后,我飞升了!凤公主嫁到之醉龙君祸精本精超能杀,一天到晚要挨打传承荒天帝,你告诉我这是斗罗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四合院:我是傻柱亲爹修仙:废丹田逆天改命贫民丹药师娇宝强势回归,首富下令全城宠不可置信,快穿女主她身兼数职穿越之种田养娃的方法论修仙:灵植夫的长生之路核海尸山,末日逃亡录夏日薄荷四合院:日进斗金,全院破防综影视之主角又在打乱剧情不能忘却的197653贞观开荒人从火影开始:摸鱼少女的无敌之路退婚后,我怀上了四个首富继承人异界之分解万物四合院:魂穿许大茂,逆天改命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我以前好像很厉害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悍姐好种田马嘉祺,我想抱抱你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接受封印吧,仙子萌学园之复活之战如落凡尘修仙记综影视:炮灰女配来袭,不服憋着强吻绝帅王爷我一神级诡怪,你拉我当玩家?扭头撞进暴君怀后他举国独宠杀死那个主神星际生育困难,我一胎生了俩掌权人他终于得偿所愿了福公主她只喜欢云游四海不能是我叫你去开机甲,你怎么在修仙忽有一剑春风来重生彪悍小娘子穿越古代,屯好物资不逃荒重生又变身,我嫁给了商业死对头快穿之大佬又乖又软饲魔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仙道霸主古今来回穿,我囤货养孙子暴富诡夜世界,我能看见别人血条年代修仙:我有山海相伴重生独美后,小皇叔跪求名分守护荣耀发现外室子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重生60:我带姐姐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重生后我靠回档封神顶流雪落重生,不负君心拿我当他替身,合约不续你倒追啥?七零娇气包又美又撩,首长他沦陷了妻子的秘密:一位丈夫失忆后的谜情追踪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王爷,王妃又去皇宫摆摊了民间怪谈之缝尸人太子侍妾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不正经修仙:开局偷听合欢功睡梦与清醒误惹反派世子后NBA:开局拉了,勇士跪求我回归妙法莲华经正青梅未熟重生80:从摆摊开始发家绑定改字系统,疯批男主跪求原谅盛唐奇幻录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帝娇太子妃掐指一算,疯批殿下心惊胆战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生命倒计时,高冷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重生后我手撕绿茶闺蜜重生归来,贵女她不对劲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我重生后,哥哥们都真香了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算命太准轰动全网,国家都盯上了时光与你,情定今生被读心后,我的马甲全掉了买来的禁欲夫君是太子钓系甜妻,贺总自愿咬上钩我在求生游戏里苟到无敌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圣祖大帝传奇离婚嫁京圈大佬,前夫一夜白了头我有一把万能农具大权在握后,新旧夫君挠破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