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五十六面,附表四十。我们看“圆教修行阶位——六即佛”这当中的第二,名字即佛。

天台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所必须面对的法界分成三大类,一个是众生法界,一个是佛法界,一个是心法界,这三大类。三大类当中,从修行的角度,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我们可以从凡夫法界直趋佛法,然后在过程当中再去面对心法界,就是边走边修,遇到问题了再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凡夫直接趋入佛法界这种修法,智者大师说叫做缘修,因缘的缘。这是第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是,我们从凡夫先趋向心法界,先调整心态,强化我们的心灵的力量以后,然后再趋向佛法界。这个叫真修,真如的真。

缘修跟真修,当你选择以后,就有两种差别出现了。如果你选择的是缘修,或者你选择的是真修,这个时候有两种差别:第一个是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第二个是圆满跟不圆满的差别。

我们先看坚固跟不坚固。

缘修就是说,你是一个生死凡夫,你直接面对因缘所生法。面对因缘所生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从因缘的定位,我们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我们要面对过去无始劫来所留下来的烦恼跟业力。所以,从因缘的角度来说,我们是内忧外患,内有烦恼、外有业力。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么这样子有什么问题呢?就很容易受到外力跟内因的伤害而退转。

比方说你修布施,你要起烦恼了你就修不下去;就算你没有起烦恼,外面的人事稍微刺激你一下,你也修不下去,因为这个因缘所生法太过复杂。所以,从缘修的角度,我们将会面对无量次的退转。就是我们可能修了一段时间,然后马上就被打回原形,这个是缘修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生生世世点点滴滴的功德积累起来,这是缘修的第一个问题。

那如果真修,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真修他先内观真如。真如是一个自性清净心,所以当他安住自性清净的时候,“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所以,在安住真如以后,你再面对因缘所生法,虽然你也是面对烦恼、面对业力,但是这个时候烦恼、业力对你来说叫做如梦如幻。如梦如幻,你就不用刻意去对治它。你只要怎么样?不随妄转就可以了。所以真修就是说,他有强大的自性功德力的支持,他把一切的因缘所生法都拉到一念心性来观察,这个时候变成如梦如幻。所以你的善根是直接安住在实际理地,变成善根不退。

这是真修的第一个好处——不会退转。

第二个,我们来谈圆满跟不圆满的问题。

缘修的人,基本上是心外求法的,他认为佛的功德是要去求的。因为缘修的定位就是,我是业障生死凡夫,诸佛菩萨的功德是万德庄严,那我不断地透过六度来积累这种功德,所以这种是标准的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就会落入一种法执的窠臼。就是说,本来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法是圆满的,但是我们有所得的心,就使令这个法变成不圆满了,我们自己把这个法变成不圆满。就好像说,“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每一个法都像一个广大的大地,但是我们自己在大地当中挖了自己的坑,我们自己跳入这种坑洞里面。所以,我们执着布施,我们就跟持戒产生区隔;我们执着持戒,就跟忍辱产生区隔。

其实,佛陀设计六度的时候,法跟法是互含互摄的。它本来是互含互摄的,但是我们一种有攀缘心的人来操作,就变成各自独立了,因为你这种个人的倾向太过严重。就是你修布施,你的身口意就出现了布施相,布施相就不是持戒相;你强调持戒,你就失去了布施相……就是法门本来是圆满的,但是被我们操作成不圆满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态有问题,这个能修的心有问题——攀缘,而且是执着一个相状,而这个相状把我们自己给框住了。

如果我们采取真修就不会了,因为我们是从生灭的攀缘心而回归到一念心性。一念心性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它是离相清净的,没有相状。所以,在真修的角度,他是站在无求的角度来求。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假借布施来开显我们自性本具的布施的功德;我们假借持戒这个修学的法,来开显我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这借相修心。所以,他法法消归心性的结果,他每一个法都是跟真如法界相应的,所以他在成就功德的时候是圆满的无上菩提。

也就是说,基本上,修行,你选择不同的过程,你就有不同的结果,成佛之道就是这样。不是看谁先修行了,不是这个意思。有些人修行很慢,然后又退回去;有些人是开始发心以后,他勇往直前到成佛,他不退转。这个就讲到缘修跟真修的差别了。

那真修就对我们很重要了,就《法华经》讲的一佛乘。那么什么是真修的真实相貌呢?我们这堂课就开始讲什么叫真修。就是,为什么它能够既坚固又圆满,它到底经历过什么过程?

我们看讲义,看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们要走上既坚固又圆满的菩提道,所谓的真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闻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跟小乘和人天乘是不一样的。你修声闻乘,你可以在山中,“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你可以自己觉悟无常,是可以的。但是真修的思想是不思议境。真如的思想,你只有透过诸佛菩萨跟善知识的传承,没有例外。所以我们一开始要听闻大乘法,而了解无生跟不死的道理。其实无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灭,就是你要先了解你内心当中那种不生不灭的真如,你先把这个了解。

我们凡夫,其实我们的心是真妄和合,真心是在深处,妄想是在表层。我们一般来说都是把妄想当作自己,就是迷真起妄以后就执妄为真。你看我们今天去吃一个好吃的东西,你说,欸,我现在很高兴。其实是你的妄想很高兴,妄想释放一种快乐的讯息。但这个妄想是由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它只是一时的想象,但是我们把它解读成“我很高兴”。然后别人刺激我一下,我们会解读成“我很痛苦”。其实那都是一种生灭妄想产生的一种感受跟想象。你要把这个妄想拨开来以后,弃生灭,才开始显出真常出来。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到我们的内心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因为这种生灭心不能代表“我”,那是一时的感受、想象、执着所捏造的一个影像而已,它是一种假相。所以你要修真修的人,第一件事情,“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知道这种生灭的妄想跟你是没关系的。

那么接下来呢?“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当然我们也不要去否定妄想,因为妄想,当它调伏了以后,它当体就是真心。就像波浪,你看到的是波浪,但是它调伏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平静的水。所以从这个即妄是真的道理来说,“翻恨自蹉跎”。我们回顾过去,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去攀缘这个颠倒妄想,起惑造业,枉受轮回之苦,真是冤枉。

所以我们从一种真如的修学角度来看,从这个偈颂来看,你要做的有两件事情:

第一个,你要懂得去分别真妄。你起一个念头,你要有能力去判断,这是生灭心,还是不生灭心。你要有判断能力。虽然你改变不了妄想,但是至少你要知道它是妄想。你连它是妄想都不知道,那你怎么修呢?你不知道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安住。

这个地方讲到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只要是随境生灭的都是妄想,就是你的这个想象是外境给你的。记住!外境会给你快乐,它也一定会把这个快乐带走,所以这个东西不是你的,是你跟外境借来的。所以,凡是透过外境的刺激产生的任何的念想,这个都是妄想。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心呢?就是你把所有的妄想都撇开以后,那种常住真心,那种不生不灭的明了的心性现前,这个就是你的自性清净心,这个是真实的心。它不随妄想生,它也不随妄想灭,它就是一念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就是真心。所以我们修《法华经》,第一个,你要知道怎么去观察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这第一件事。

第二个,你要能够直下承当。前面的分别真妄是一种理解,这以下就是考验你的信心了,信根了。你要知道,你要能够相信:众生本具的心性,就是诸佛所证的法身。就是“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赵州禅师,说是“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赵州禅师八十岁还在那个地方到处去访善知识。后来他有一天开悟了,他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我以前没有开悟之前,我去参访善知识,追求无上法门,无上的妙法;现在我才知道,无上妙法,你只要回光返照就找到了,你本来就具足的。我们以前被妄想迷惑了。

所以,诸位!我们跟一般学者最大的差别,我们是一个三宝弟子,所以明白道理以后你要怎么样?直下承当。“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就不要犹豫了,这个就是我的真如本性了。

所以,名字位,你怎么知道你进入名字位呢?两个标准:第一个,你会分别真妄,虽然你控制不了妄想,但你先知道它是妄想就够了;第二个,你能够对真实的心直下承当。这是表示你进入了名字位,这两个标准。

我们看外凡位的观行位,观行即佛。

外凡位

三、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五品位(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从名字位到观行位,它的特点就在于“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这个“照”字。名字位,我们只会分别真妄。这个观行位,我们开始怎么样?返妄归真了。而返妄归真的关键,就在这个“照”字。

妄想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们前面说过,什么叫妄想?《楞严经》讲得很清楚,“前尘虚妄相想”。前尘就是外境,某一个人跟某一件事情,它去刺激你的内心,就前尘虚妄。然后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相状,然后你面对这个相状产生各种的分别,这个就是妄想。就是外境的刺激产生前尘虚妄相,然后你对这个相产生念想,就是妄想。它是一时的、生灭的。所以你不用管它,你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观照,直接观照你不生不灭的本性,“念念照常理”,你不断地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妄想会自然地脱落,它自己会脱落,因为妄想它本来是生灭的。

那说,欸,那为什么我几年前受到某一个人的伤害,我被我的子女刺激,我这个妄想还在呢?是因为你抓着不放。所以就是说,你现在抓到的妄想跟你最初的妄想已经不一样。你的子女、你的朋友去刺激你的时候,你那个第一个妄想是直接的,但是你不断地去分别、想象、执着以后,你这个妄想可能更大。

也就是说,妄想本来是捏造出来的,它之所以势力强大,是你给它力量了,是你加持它了。所以你只要做一件事情,把它放下就好了,因为它本来就没有。所以你观照真如的当下,你的心力集中在不生灭心的时候,它妄想,“心心息幻尘”,它自己会脱落。

妄想一脱落以后,你的生命改变了。看下一句,“遍观诸法性”,是“无假亦无真”。你这个时候用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你会发觉你人生改变了。你的人生叫做什么?叫做如梦如幻。这是很关键了。诸位!你怎么知道你今天安住真如啊?这是标准。就是,你去看人世间都是真的,那你没有安住,你真没有安住,你是攀缘心。如果你从佛堂诵完《法华经》出来以后,你看一切的人生如梦如幻,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没有。所以《法华经》,天台给它一个思想叫做“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如梦如幻。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个就是表示你的观照力到位了,这是一个标准。所以,这个就是“观行即佛”的从一种分别真妄进入到观照真如。

这个地方其实是,从《法华经》来说有两条路可以走:如果是利根人,就走四信。这个观行,他是透过一念的信解,最后到深信观成,这个四信。钝根的,就佛灭后走五品。因为我们现在是佛陀灭度后,所以我们只讲五品,就是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随喜、读诵是偏重自利,在佛堂上随喜真如,读诵《法华经》,这两个。那么后面三品呢?开始走出佛堂,为人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这个观行位,因为他“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所以他的特点叫做圆伏五住。我们说明一下。

这个五住就表示五种烦恼:第一个,三界的见惑是一住。因为见惑是通惑,它一伏一切伏。见惑是通惑,是一住。三界的思惑是别惑,它有三住:欲界的贪爱是一住,因为欲界的贪爱,贪爱的是五欲的快乐。色界的贪爱也是一住,因为色界追求的是什么?禅定的三昧乐。这又是一住。无色界的贪爱,他贪爱的是一种空亡的、无为的境界,它也是一住。所以贪爱是一种别惑,欲界的贪、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就是三住。然后另外一住是什么呢?就是无明地,无明住,一种有所得的攀缘心,就是法执。

那么观行位,他安住一念清净心的时候,他心中是离相的。所以他虽然不能断烦恼,但他是圆伏五住,不可思议,他三界的见惑、三界的思惑,还有无明惑,全部调伏。这个观行位,就“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它的重点在于离相。所以,这个离相清净,它的好处就是他能够顺入中道。

这个中道的思想对我们净土宗特别重要。我们净土宗到晚年……我们知道,修行,初学者重点在知见,晚年的重点在收心。这个收心的难就难在哪里?因为它很难收,收得不好就伤害我们的心性了。

比方说,你今天用般若空性的思想来收心,收到最后,它趋向于空性,因为你的法就是空性的引导。你用一切法毕竟空来收心的时候,你的心进入一种寂静不动的状态。可能你修圣道还可以,但是净土宗,你要忆佛念佛就有困难了,你要念想极乐世界的依报的庄严,大地庄严、宝树庄严、楼阁庄严、莲花池的庄严,因为你那个念头带不起来。所以这个空观跟净土宗的忆佛念佛是冲突的。

但是你读诵《法华经》就不一样。诸位!你读诵《法华经》,它的收心是用离相的方式。它不是去断这个一切的因缘相,它离相。它离相以后,它还可以怎么样?把它借回来。因为它回归到一心,它不是回归到空性。回归到空性,对我们心性的功能是压抑的;回归到一心,一心真如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你读诵《法华经》是最为圆满的收心。你可以远离过去的妄想,你也可以开创未来极乐世界的相状。

因为,收心最高的一个困难度就是,你观一切法空,你又不能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就难在这里。你不能攀缘它,你也不能断灭它,所以,你稍微弄得不好,你要么偏有要么偏空。偏有更糟糕,你什么都不收,那你这个心就在你年纪大的时候整天打妄想,想过去想未来,那你也不能往生。你收得太彻底,你的心没办法忆念佛号,不能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不能感应道交。

《法华经》的收心,好就好在它用一心来收心,用一心真如来收心,它不用空性来收心,所以它随时可以把相状“息幻尘”。它可以同时离相清净,也可以同时借相修心,这个是它的观行位的特点。

我们看第三个,内凡的相似位。

内凡位

四、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我们知道,《法华经》的功德只有一个,就是法身,他不是证得空性,他是证得法身。那么法身在没有出现之前,他会有一种相似的功能出现,就是他的六根产生变化,六根清净位。

那么六根清净位有什么相貌呢?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你从前面的观照真如、调伏妄想以后,再进一步,你的三界的见思惑会先脱落。注意“脱落”这两个字。圆教的思想不讲断烦恼,因为,你断烦恼表示你承认烦恼是你的一部分,而你的一部分,是你多余的,你把它切断。我们说过,圆教的思想,是从众生法界先契入心法界,所以他的心是安住在一念心性。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是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业力,也本来没有生死。本来没有,也就是说,烦恼只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所形成的一个假名假相假用。就像镜子一样,镜子里面本来是没有影像的,你放一个苹果,就出现一个苹果的影像。欸,你说我把这个苹果影像断掉。不需要!你让它脱离就好了。所以这个圆教的思想,它的烦恼叫做脱落,它本来就没有烦恼。

虽然脱落了四住,就是三界的见思,但是界外的无明,就是微细的法执还在。这个微细的法执,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阿罗汉就很清楚。你看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在阿罗汉里是不可思议的,三明六通八解脱,是阿罗汉里面最顶级的阿罗汉。但是,作为一个阿罗汉,他听到大树紧那罗王菩萨弦音一动,他就闻声起舞,他控制不了自己,开始跳舞,失去威仪。为什么?因为阿罗汉虽然破我执,他对于这种微细的清净法,就是那种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的功德的法执,他没有断。所以大树紧那罗王菩萨那个弦音一动,显现出那种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的时候,他就控制不了。就是“六尘未尽空”,对于这种清净功德庄严的法执还在的。讲一个譬喻,“眼中犹有翳”,就像眼睛上面有一种白色的遮障,所以他看到虚空还有朵朵的红花。就是我执已断,法执犹在,这六根清净位。

我们看下一个。这进入圣位了,从内凡到圣位的分证即佛。

圣位

五、分证即佛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胧

分证即佛就是“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这个“豁尔”就是突然间开悟。我们修行是经过长时间的理观事修,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开悟就一瞬间而已。这一瞬间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出现在禅定当中。所以圆教初住,初破无明、初证法性不是在散乱心的时候,不是。你积功累德,拜忏、修六度,可能在散乱心,但是你最初一念的法身现前,一定是在禅定的一念的相应慧的时候,由禅定的资助,然后,顿破一分无明,顿证一分的法身。证得法身以后,“湛然一切通”。

我们前面的,不管是名字位,不管是观行位还是相似位,对真如都是观照的一种模拟跟假想,这个时候是真的真如现前了。然后,真如现前以后,你再来看世间,那真的是如梦如幻,就万法回归一心了,所以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了。

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问题呢?“穷源犹未尽”,是“尚见月朦胧”。你可能是证得一品法身,或者两品法身,就是真如的光明显现,但是还没有成佛。这个地方的分证即佛,有四十一位的法身: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觉。就是这个法身的功德慢慢地圆满,但是还是“穷源犹未尽”。这是分证即佛。

我们看最后的佛位,究竟即佛。

佛位

六、究竟即佛

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成佛以后,你圆满成佛以后,当然你可以回顾你过去的无量劫的凡夫的世界,你会得到一个答案,就是过去“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诸位!你现在的心整天打妄想,对不对?哪一天你成佛了,那你现在打妄想的心跟成佛的心,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还是你换了一个心?这一句话就给你答案了。

当我们是迷惑的时候,当我们向外攀缘的时候,真如的心就变成全真是妄。真如不可以切割的,不能说:欸,我现在把真如分成三分之一打妄想,我三分之二是真如。没有这回事情,没这回事情,只是浅深不同。就是过去是全真成妄,那现在呢?是全妄即真。只是这个妄跟真的程度它浅深不同,就分成六即佛。但是,总而言之,真如是不可切割,所以是全真而起妄,全妄而即真。

就像有一个禅师说的,那禅师他没有开悟之前,他说,我以前看山坡当中的草,看它们全部都是草。我现在再来看,我发觉它们全部都是药。这什么意思呢?你不懂药理的人,你看草就是草,没有用的草,但是你懂得药理的人,你看这些每一个草都有作用,全部都是药。

又有一个禅师,也是这个道理。他说,我以前看大海的时候,我看到的全部是波浪;我现在再来看大海,我看到的全部是海水。就是“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就关键在于他是已经觉悟还是迷惑。一念迷,“从来真是妄”;一念悟,“今日妄皆真”。所以本质是没有变的,是作用改变了。

所谓的成佛就是“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我们修行只是开显我们自性里面的自性功德力,并没有去增加哪一个法,就像我们过去说的,同样一片虚空,同样一片大地。其实是有一些改变,就是虚空当中多了一道光明。就是我们以前的心是有真如,但是它是处在黑暗中的真如;现在是被光明给开显了,所以虚空中多了光明,大地当中多了一分的自在。

我们以前性具十法界,但是我们要变现什么法界,我们做不了主。就是我们以前的大地要出现什么东西,那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成佛以后,你可以变成一只小白兔,你也可以变成一个人,你也可以变成天人,你也可以显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身佛。你十法界,那叫做随生自在,就是这个大地多了一分的自在。就是虚空多了一道光明,大地多了一分自在。那其他呢?虚空还是虚空,大地还是大地,本质没变。这个就是所谓的究竟即佛。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性德 六而常即

修德 即而常六

性修不二

整个圆教的修学,是先从内观真如以后,再去修六度法门,这是众生法界先跟心法界结合,再去修佛法界。所以它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它是开显自性的功德力,性德,所以才有“六而常即”的“即”这个概念。虽然理观,它也有事修,有六度的事修,所以也是“即而常六”。所以,它整个修行叫性修不二。

我们看这个判教,一般的权教的判教,它的标准在空性。你对空性的体悟多深,那你这个阶位就有多高。那你空性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别教的十信、十住、十回向,主要的是以空性来作判断。但圆教不是,圆教是以法身来判断,以你对法身的观照、对法身的开显到什么程度而安立的。

这样讲就是说明什么事呢?这个“即”是关键了。诸位!藏通别三教没有“即”这个字,藏通别只有差别相。所以,你把修别教的两个菩萨找过来,没有证得法身之前,他们之间只有差别相,没有共同点。圆教不是,圆教是任何阶位都是“常同常别”。圆教名字位跟观行位,浅深不同,但是他们两个依止的地方,所缘境都是自性清净心,都是法身。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什么事呢?圆教的特点,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它的因地就是以自性功德力起修。如果从果地来说,我们也可以这样讲,说是名字位。要理即法身,这个法身在你的心中就白白浪费了。你说名字即法身,说明你了解了。观行即法身,开始观照了。相似位法身、分证位法身、究竟即法身。就是说,他在因地的时候就是用自性的果地功德来当所缘境了。所以《法华经》也可以说是自力门、果地教。它是个果地教,因为这个性德是本具的。

诸位!圆教的思想,不是说你所有的果地都是修来的。如果所有的果地都修来的,我们看<如来寿量品>,他怎么可能法身常住?他怎么能够三世益物?佛陀凭什么能够生生世世无量时空地不断地现身说法,没有停止?按说,你的因地是有限量,你的果地怎么没有限量呢?所以这个果地不是修来的,不是因缘所生法,是我们本具的,我们只是把它开显出来。所以圆教这个“即”字,这是关键了!我们因地就要用自性功德当所缘境,慢慢地去了解它、观照它,最后把它开显出来,最后圆满。

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以后很喜欢打坐。他刚出家,什么事都不做,就跟大众不相应了,所以他就离开他的常住,去参访怀让禅师。到了怀让禅师那儿,因为喜欢打坐,所以他把事情做完以后,就去禅堂打坐。怀让禅师就注意到这个马祖道一。他有一天就故意在禅堂门口跟马祖道一禅师相遇。他就问马祖禅师说,你整天打坐,图个什么?马祖禅师说,我图作佛。怀让禅师就点点头,笑一笑就离开了。离开以后,过了几天,怀让禅师就故意拿一个砖块,在禅堂前面慢慢地磨、磨、磨。马祖禅师出来就看,欸,师父!你磨这个砖块干什么?他说,我要把这个砖块磨成镜子。马祖禅师说,磨砖云何成镜?这个镜子是铜做的,你应该拿铜片去磨,你怎么拿砖块去磨呢?所以,磨砖云何成镜?

怀让禅师讲一个重要的话,就反问他,打坐怎能成佛?这句话很重要!诸位!打坐是一个法门,它是透过调身、调息、调心,让我们内心保持一种寂静的状态。法门是不能成佛的,诸位!成佛你是要怎么样?要开显自性,你要观心的,要内观真如的,你要去学习,要去信解、观照、发愿,最后才能够成佛。所以马祖禅师听了以后当下开悟。

法门只能当作助行,真正成佛你要有很多的道前基础。你要去学习《法华经》,要读诵《法华经》,建立你内心的理观的智慧,然后你再去打坐,再去拜忏,你才可以成佛的。就是你那个因地,要先找到你的因地。成佛的正因在于,就是我们说的,“方听无声曲,始闻不死歌”,然后就是“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你要找到一个成佛的因地,然后才能够去修行的,不是你整天打坐就会成佛的。打坐只会让你寂静,而不会让你成佛。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超神学院:幽冥军团厄命病人我在大唐搞建设故事快传西边的晚霞玄学直播间,真千金重生后飞升了穿七零年代之发家致富积极向上小太阳,魔法少女我超棒闺蜜齐穿书!嫁首长!你跑我也跑追妻:傅总,少奶奶带球跑了穿越农家女之不会种田惹她,天灵盖都给你掀了韩娱超新星大佬在六零,干饭第一名古画仙缘裕妃娘娘躺赢日常逃荒变蜜月,我怂恿夫君造反了白月光诱惑太多,男主上位花样多人在奥特,开启奇迹之旅一句一译的安徒生童话仙路九章男主:拿命宠妻就对了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读心糙汉撩美人,娇娇知青脸红了终极笔记之倒霉孩子全球抽奖:都是靠运气,凭什么就你百发百中细雨骑驴入玄门重回八零,我靠美食烟火人间铠甲:我可以提纯五行血脉纯度末世重生之独宠上班当天,我被亿万富豪拉着领证修仙异闻离婚后,我身家百亿一直浪穿书异能路人甲硬刚重生系统女主因为是软妹,加满防御值不过分吧嫡女重生,天天上演恃宠而骄路人甲剧本,但万人迷了您有新的死了么订单,请注意查收反派过分貌美!男主又恋爱脑了沙漏将倾贵妃我啊,靠摆烂成宫里万人迷啦救命!刚穿越就被赶出家门军进天下之穿越神话诡异:我真不是至高神!四合院:三大妈的平凡人生山村女教师传奇大厦闹鬼,你还让我去做卧底保安不正经的出马仙亮剑:我是晋西北铁三角的老班长忘玲杺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首长见面要毁婚?后来被钓成翘嘴盗墓:开局探索金国大将军墓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雷符当纸抽用,我还怕你红白撞煞吗?离婚当夜,被豪门继承人搂着亲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尸兄:从葫芦娃到尸皇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在团内当团宠的一天我以前好像很厉害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你好!亲爱的小狼!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医妃入怀,王爷你就宠她吧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蜡笔小新:我的校园青春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悍姐好种田马嘉祺,我想抱抱你替嫁残疾大佬后他站起来了崩坏:带着女武神写二创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3November的脑洞合集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接受封印吧,仙子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七零:福宝开挂囤满仓物资养咱妈火影:我成了宇智波最强王者某科学的心理掌握X超电磁炮懵懂流水般的人生养姐抢我夫?我躺下讹她八万八!崩三:凹分凹的蝶梦飞花聊天群:我迪迦当邪神怎么了?炮火连天二战求生之路重启吧这次一定找到你的璀璨星辰综穿之福利小世界休假古代仙侠楚逸尘巾帼战魂,将军世无双惊蘼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一穿就成恶女仙第二阶人生邻家二姐老子和你一战到底原神:多托雷与其夫人秘事二三谈扁担亲的悲喜人生庶女重生之孤星灭月斩神:我在斩神世界苍蜣登阶!闪婚不孕老公,两年后我揣崽火遍全网别人在开机甲,你变身奥特曼初恋:心跳的独家记忆我做古玩的那些年不靠谱系统带我综穿影视一遇总裁误终身三国杀不过诡异怎能识得仙人变化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快穿之我靠气运之子成神盗墓:从发现绝美女尸开始成亲你不同意,我娶你老祖宗后悔什么?周教授,你老婆要挂科了神医杀手带亿万物资穿七零嫁军官妖尾:开局遇到欧嘉斯特表姑娘娇软可欺,禁欲权臣日日宠一路买买买,打造最强随身空间斗破之我居然是萧家老族长救命我以为的小可怜竟然是个疯批天问她在深圳豪门做保姆高冷顾总他成了夫人怀里的小奶狗骑士学院:双生狼穿成恶婆婆,她只想攻略众权臣749调查组侠女闯情关七零小娇娇,撩夫一夜怀三宝!融合世界后李莲花的各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