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听旨!”
庆武帝不再犹豫,他神色庄重地扫视朝堂,大声下令:
“传朕旨意,即日起,朝廷各部门需全力配合神武侯贾玌的练兵事宜,不得有误。凡有阻碍者,严惩不贷!”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命,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庆武帝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此刻不是犹豫的时候,必须展现出作为一国之君的决断与魄力。
“贾玌,朕念你一心为国,特将此前收回的尚方宝剑再次赐予你。此剑代表皇权特许,赋予你先斩后奏之权。
往后朝堂内外,若有不法之徒妄图干扰新军训练、破坏复辽大计,你可持此剑自行处置,无需奏报。”
说着,太监恭敬地捧上尚方宝剑,庆武帝亲手接过,走下台阶递给贾玌。
贾玌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宝剑,激动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不辱使命!”
“不仅如此,朕特许你持剑上朝,以示殊荣。望你能早日实现复辽之愿,为我大庆国立下不世之功。”
庆武帝郑重地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一阵波澜。尚方宝剑,而且持剑上朝,更是大庆前所未有的殊荣。
贾玌抬头望向庆武帝,感动不已,叩首谢恩:“陛下隆恩,微臣粉身碎骨难报万一。”
...
退朝之后,贾玌手持尚方宝剑走出朝堂,众多大臣纷纷围拢过来,或真心祝贺,或假意寒暄,贾玌一一客气回应!
陈守年与杨显二人神色复杂的看着贾玌,杨显更是紧紧握着贾玌的手,满是感慨的说道:
“贤侄,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那日与敬大哥相见,真真好奇是何等的后辈能让本是死心的敬大哥重拾往日风采...若有难处,请尽数相告,杨某必当全力以赴!”
陈守年亦是拱手郑重说道:“贾侯爷,我亦如此!”
贾玌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此等行径不弱于雪中送炭,看着他们真诚说道:
“多谢二位鼎力相助,贾玌定当铭记在心。若真有需二位援手之时,定不矫情。”
...
夏守忠与黄兴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夏守忠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陛下,此次太上皇竟出乎意料地同意了练兵复辽之事,老奴实在有些疑惑,不知陛下能否为老奴解惑一二?”
庆武帝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缓缓说道:“辽东乃是在父皇手上丢失的,这些年来,父皇心中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若真有一日他去面见了列祖列宗,却未能收复辽东,又有何颜面?所以,他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能够收复失地的,这是其一。”
黄兴微微点头,若有所思:“陛下所言极是,太上皇一生雄图霸业,辽东之失的确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可这逼迫贾玌立下五年之约,又是为何?”
庆武帝冷笑一声:“这其二嘛,逼迫贾玌立下五年之约,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对他而言都有益处。若是贾玌真的在五年内成功收复辽东,这其中自然也有太上皇支持的一份功劳,他在史册上也能留下光辉的一笔。”
夏守忠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若是贾玌未能在五年内完成承诺呢?”
“哼,若贾玌失败,那便更好办了。”庆武帝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太上皇便有充足的理由收回军权,重新掌控局势。五年时间,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一招,可谓是进退自如啊。”
五年之后,那时的太上皇也不过五十五而已,须知高祖五十有四方才称帝,努尔哈赤六十有几还在征战...
庆武帝沉思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对黄兴吩咐道:“黄兴,你即刻派人将今日朝堂之上的一切,传播出去,此刻的神武侯,需要这些!”
黄兴微微一怔,心领神会,明白了庆武帝的意图,连忙躬身领命。
...
京城之中,百姓的生活节奏虽快,但对于国家大事,尤其是朝堂之事,总是抱有无尽的好奇与关注。
不出一会功夫,京城大街小巷都传遍了今日朝中上发生的事。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一起,谈论起今日朝堂发生的事儿。
在热闹非凡的悦来酒楼里,正值饭点,一群人围坐在角落,正激烈地讨论着。
一位头戴毡帽的中年人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感慨道:
“你们说,这神武侯贾玌胆子可真大,竟敢立下五年复辽的誓言,还以祖宗之名起誓,这要是做不到,可就万劫不复了。”
“听说了吗?神武侯今早在朝堂上立誓,说要五年复辽!”
“可不止是今早啊,我听我二叔家的...舅老爷说,神武侯昨夜便在御书房当面向陛下立誓了...”
“这贾侯爷可真是好气魄,敢以祖宗之名起誓,此等决心,令人钦佩!若是不成更是刻碑遗臭万年、遗臭万年呐!”
旁边一位儒雅的文人轻捋胡须,赞叹不已。
“哎呀,贾侯爷真是了不得啊!五年复辽,这等豪言壮语,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汉子大声说道。
“唉,五年复辽,谈何容易!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其中万般艰难...”
一个老者摇头叹息。
“哎!老人家,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一身形虎背蜂腰、螳螂腿的汉子十分不满的说道。
“你看看这众多文武百官,这十来年的时间,可有人敢主动请缨收复辽东的吗?唯有神武侯敢如此!更何况神武侯可是靠着打败后金才封的侯,怎么就不行了!”
众人正说着,只听台上的说书先生“啪”地一拍醒木,大声说道:“各位看官,今日咱们就来讲讲朝堂上神武侯立誓复辽的精彩故事。”
台下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齐聚台上。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道:“话说今日朝堂之上...”
...
一进荣禧堂,贾政神色匆匆,脚步急切。贾母、王夫人、三春等一众人都在堂中,见贾政这般模样,皆是一惊。
贾母率先开口,疑惑地问道:“政儿,何事这般慌张?可是出了什么事?”
众人看着气喘吁吁的贾政,都是纠心起来,何时见过贾政这般失态,莫不真是有什么不好的事?
贾政赶忙整了整衣衫,喘了口气,神色难看的说道:“母亲,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