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首批登陆的队伍之中,有将近一万名狗头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战斗技巧,成功地踏上了那片泥泞湿滑的滩涂。
他们刚刚落地,便立即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这些狗头人们迅速以小队的形式集结起来,彼此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形成一种看似松散却又紧密相连的队列。
这样的排列方式有效地避免了遭受敌方密集炮火的集中打击,同时也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接着,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一边警惕地观察四周,一边寻找可以作为躲避点的障碍物或掩体。
每前进一步都显得如此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敌人设下的陷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批狗头人的身影越来越接近岸边的炮台和严阵以待的乌莫斯守军。
就在这时,一直密切关注战局发展的索维斯果断地下达命令:“调高炮台的角度!继续向河面的船只发动猛烈轰击,务必阻止他们源源不断地向岸边输送兵力!”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威严。
与此同时,索维斯身旁那些身经百战的乌莫斯武士们早已握紧手中锋利的武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逐渐逼近的狗头人群,只待一声令下,便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将其彻底剿灭。
尽管敌人的部队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步步紧逼,但索尔斯却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泰然自若的神态,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场激烈的战局。
只见他稳稳地站立在高高的山岗之上,目光锐利而专注,紧紧地凝视着前方那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态。
与此同时,他从容不迫地指挥着身后那些忙碌穿梭的传令兵们。
这些传令兵们手握着各式各样鲜艳的旗帜,根据索尔斯下达的指令,灵活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通过独特的旗语向远处的军队传递出一道道精准的命令。
一时间,五颜六色的旗帜在空中交织飞舞,形成了一幅壮观而又紧张有序的画面。
此时此刻,在索尔斯的身后,各级指挥官手中的旗帜也在猎猎作响,随风飘扬。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由 300 名实力强大的气境灵能者所组成的精锐小队。
他们紧紧地环绕在索尔斯身旁,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随时准备听从他的调遣,冲锋陷阵。
除了这支令人瞩目的气境灵能者小队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其他部队依次排列开来。
首先是两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禁卫军部队,他们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
紧接着是同样多达两万之众的普通灵能者部队,他们虽然没有禁卫军那样耀眼的光芒,但同样具备不俗的战斗能力;
再往后,则是两万身强力壮、勇敢无畏的民兵队伍。
然而,这仅仅只是索尔斯麾下一部分集中在此处的军事力量。
实际上,更多的兵力被分散部署在了各个前线的营寨之中,形成了一张严密的防御网,以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敌人攻击。
就在索尔斯全神贯注地指挥作战之时,羽玄静静地站在他的一侧。
他一边仔细观察着战场上的每一处变化,用心领悟着索尔斯高超的指挥技巧,一边不时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与索尔斯共同探讨着战局的发展趋势。
而在羽玄的身后,则是一支刚刚从特尔德那里紧急调来的拥有 3000 人的枪炮营部队。
他们携带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是战场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火力支援力量。
当羽玄彻底摆脱国王那威严的视线之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调集北境参战的队伍并开始精心的布局。
此时此刻,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正在北境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在羽玄投身于这场激烈战事期间,北境方面已然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成功实现了脉冲枪的初步量产!
要知道,这支规模仅三千人的枪炮营看似人数稀少,但实则意义非凡,其战斗力更是不容小觑,堪称左右战局走向的关键力量之一。
这三千名战士人人皆配备有两把制式脉冲枪,其中一把乃是贴身携带的短柄脉冲枪,被巧妙地安插在腰间位置,以便随时用于自身防护或者应对突发紧急状况;
另一把则是固定在身上装甲之上的手炮,它牢牢地安置在右手一端,并与背后的能源储备背包紧密相连,从而确保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短柄脉冲枪的能级处于三级水平,其射击速度相对较快,大约一秒钟能完成三次射击动作。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把手炮,它具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模式。
在常规形态下,手炮的能级可高达六级,不仅如此,每次射击还能一次性发射多达十发子弹,而且射击速度极快,短短一秒钟便可完成一次火力输出。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独特的方式能够让枪炮的能级提升至八级。
然而,采用此种方法所使用的炮弹每次仅能发射一枚,而且在每一次发射之后都必须经历长达半分钟之久的冷却期。
但只要确保拥有足够充沛的能源供应,那么它所能发挥出的威力几乎等同于一支由三千名处于气境层次的灵能者所组成的强大力量。
也正因如此,羽玄才胆敢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场激烈无比的战争之中,并将其视作自己最为坚实的后盾与依靠。
只听得一阵激昂嘹亮、响彻云霄的进攻号角之声骤然在各个营寨之间此起彼伏地响起,仿佛是要唤醒沉睡中的巨兽一般。
紧随着这震耳欲聋的号角声而来的,则是那犹如雷霆万钧般轰鸣作响的战鼓之声,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人们的心弦,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与此同时,负责传递军令的各色旗帜也在高高的山头上不停地舞动飘扬着,它们时而向着左侧用力地挥舞摆动,时而又转向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