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泥湾,这每日的辛勤劳作和长途行军,对战士们和老乡们的脚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莫说别的,光是那崎岖不平的山路、泥泞湿滑的田埂,还有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荆棘杂草,就够让大伙儿的脚丫子“叫苦连天”了!
“哎呦,我的脚后跟又磨破了!”一个刚从田里回来的战士,一瘸一拐地走进窑洞,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呲牙咧嘴地。
“你这算啥,我的脚底板都磨出水泡了!”另一个战士也附和道,“这鞋子也太硬了,硌得脚疼!”
“这鞋子质量也太差了,穿不了几天就坏了,这大脚趾头都露出来了!”一个女战士指着自己破了洞的鞋子。
“知足吧,有鞋穿就不错了!”一个老乡说道,“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连鞋都穿不上,光着脚丫子在地里干活,那才叫一个难受呢!”
这天,吴龙到各处巡视生产情况,发现很多战士和老乡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还有的人脚上缠着布条,甚至有的脚都肿了起来。
“这可不行啊,这脚要是出了问题,还怎么行军打仗、怎么开荒生产啊?得想个办法,解决大家的‘脚下难题’!”
回到窑洞,吴龙就开始琢磨开了。这鞋子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是可以在鞋子里面垫上鞋垫啊!这鞋垫软乎乎的,垫在鞋子里,既能保护脚底,又能吸汗透气,还能保暖,岂不是一举多得?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吴龙一拍脑门,兴奋地说道,“这制作鞋垫的材料,咱们南泥湾有的是啊!”
想到这里,吴龙立刻把李位和赵连长叫了过来。
“同志们,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鞋垫,这样大家穿鞋就更舒服了,也能更好地保护脚!”
“这个想法很好!吴教员,我们支持你!”李位和赵连长齐声回应。
于是,一场“自制鞋垫”的行动在南泥湾拉开了序幕。
制作鞋垫,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
“这制作鞋垫的材料,咱们可以就地取材。旧衣服、破布头、棉絮、麻线,还有稻草、麦秸,都可以用来制作鞋垫!”
“这旧衣服、破布头,咱们这儿倒是有不少!”一个女战士说道,“咱们可以把它们拆开洗净,然后缝制成鞋垫。”
“这稻草、麦秸,咱们这儿也多的是!”一个老乡说道,“这可是制作鞋垫的好材料啊!”
于是,战士们和老乡们开始分头行动,收集制作鞋垫的材料。
一些妇女同志们把那些穿旧了的衣服、被褥,拆开洗净,然后把布料裁剪成鞋底的形状。
“这鞋垫的形状,要根据自己的脚型来裁剪,这样穿起来才更合脚。”
“是啊,这鞋垫的大小也要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裁剪好布料后,妇女同志们就开始纳鞋垫了。她们把几层布料叠在一起,然后用麻线密密麻麻地纳起来。
“这纳鞋垫,可是一门技术活儿啊!”一个老奶奶一边纳鞋垫,一边说道,“这针脚要纳得密实、均匀,这样做出来的鞋垫才结实耐用。”
“是啊,这纳鞋垫,也是个力气活儿呢!”一个年轻的女战士说道,“这布料厚了,针都很难穿过去呢!”
在老奶奶的指导下,妇女同志们开始动手纳鞋垫。她们飞针走线,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对亲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鞋垫纳好了,还要在上面缝制一层棉布,这样穿起来更柔软舒适。”
“是啊,这棉布还能吸汗透气,穿起来更舒服呢!”
经过一番努力,一双双厚实、柔软的布鞋垫就制作完成了。这些布鞋垫,有的是用粗布做的,有的是用细布做的,还有的是用棉布做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哈哈,这布鞋垫看起来真不错,穿起来一定很舒服!”一个战士拿着新做好的布鞋垫,高兴地说道。
“是啊,这布鞋垫可是咱们的‘护脚宝贝’啊!”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战士和老乡也在忙着制作稻草鞋垫。
“这稻草鞋垫的制作,其实也简单。”一个有经验的老乡说道,“咱们先把稻草晒干,然后编织成鞋垫的形状就可以了。”
“这稻草要选那种柔软、干净的。”另一个老乡补充道,“这样编织出来的鞋垫才更舒服。”
战士们和老乡们先把稻草晒干,然后用水浸泡一下,使其变得柔软,更容易编织。
“这稻草浸泡的时间要掌握好,时间太短了,稻草不够柔软;时间太长了,稻草容易腐烂。”一个老乡说道。
浸泡好稻草后,战士们和老乡们开始动手编织鞋垫。他们把稻草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然后用辫子编织法或者盘编法,把稻草编织成鞋垫的形状。
“这稻草鞋垫的编织,要有耐心,不能着急。”一个老乡说道,“要一根一根地编,才能编得又快又好。”
“这鞋垫的形状也要编好,要根据自己的脚型来编织。”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散发着稻草清香的鞋垫就编织完成了。这些稻草鞋垫,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非常透气、吸湿,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哈哈,这稻草鞋垫穿起来真凉快,还带着一股稻草的香味呢!”一个战士穿着新编织的稻草鞋垫,高兴地说道。
“是啊,这稻草鞋垫可是咱们的‘纯天然’鞋垫啊,绿色环保,健康舒适!”
自从有了自制的鞋垫,南泥湾军民的“脚下难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战士们穿上新鞋垫,行军打仗更加轻松了,脚底不再磨得疼痛难忍,脚气病也少了很多。
“这鞋垫真是太好用了,穿上它,走起路来都带劲儿!”
“是啊,这鞋垫可是咱们的‘行军法宝’啊!”
老乡们穿上新鞋垫,下地干活更加舒适了,脚底不再被硌得生疼,干起活来也更有劲头了。
“这鞋垫真是太舒服了,穿上它,干活都不觉得累了!”
“是啊,这鞋垫可是咱们的‘劳动神器’啊!”
这小小的鞋垫,成为了南泥湾军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南泥湾精神的一个象征。 这“千里之行始于‘垫’”的故事,见证了南泥湾军民的艰苦奋斗,也见证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