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姑姑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回禀贵人,奴婢此前一直在绣房中做事。”
魏梓芙听闻此言,美眸微睁,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娇声道:“玉姑姑竟然还会做刺绣?真是令人想不到!”
玉姑姑听到魏梓芙这般夸赞,不禁挺直了腰板,头颅稍稍扬起,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自豪地回答道:“贵人过奖,这刺绣之技于奴婢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不瞒您说,奴婢的刺绣手艺堪称一绝!”
魏梓芙闻言,嘴角上扬,轻笑出声,随即言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本宫近日正好寻思着要一件厚实的披风,既然玉姑姑如此擅长刺绣,那就有劳姑姑费心为本宫制作一件吧。”
玉姑姑万没料到自己只是一时的表现,竟给自己揽下了这么一桩活儿。她当场愣住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就在她发愣的当口儿,魏梓芙已然吩咐身旁的冬雪去将所需用到的皮子取来。
没过多久,冬雪便捧着几块上好的皮子来到了跟前。魏梓芙转头看向仍有些失神的玉姑姑,继续说道:“哦,对了,玉姑姑,这件衣裳本宫希望能在半个月之后穿上它去见圣上,所以这段时间恐怕就要辛苦姑姑多劳累一阵子。”
此时的玉姑姑心中纵有万般无奈,却也不好当面拒绝,只得强颜欢笑地应承下来。随后,她默默地接过魏梓芙递过来的皮子,神情略显尴尬地缓缓离开了。
玉姑姑离开之后,秋桐和冬雪两人站在原地,脸上均浮现出一丝疑惑之色,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魏梓芙。
只见魏梓芙身姿婀娜地坐在椅子上,手中轻轻摆弄着一支发簪,神情显得十分淡定从容。然而,秋桐心中的疑问却是愈发强烈起来。
终于,按捺不住内心好奇的秋桐向前迈了一步,轻声问道:“主子,平日里您对待下人可都宽厚有加,今儿个怎会这般难为那位与我们素昧平生的玉姑姑?而且还要她帮忙刺绣,那可是件大工程!据奴婢所知,就算请三位手艺精湛的绣娘来赶工,至少也需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件衣裳。”
听到秋桐的问话,魏梓芙微微抬起头来,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容,缓缓说道:“秋桐,这世间之人往往不能只看表面。虽说我并非那种苛刻对待下人的主子,但有时候行事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我之所以让玉姑姑去帮忙刺绣,无非就是想要给她找点儿事情做做,免得她整日无所事事,从而有时间去筹划一些不该有的念头。”
说完这番话,魏梓芙轻轻地放下手中的发簪,端起一旁的茶杯轻抿了一口茶。
秋桐则与冬雪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尽管对于自家主子此番举动背后的深意仍然不甚明了,但跟随在魏梓芙身边的经验告诉她们,只要听从主子的吩咐准不会出错。
于是,二人便不再多问,静静地侍立在一旁,听从魏梓芙的吩咐。
柳彻登基后,因为陈阿娇怀孕的缘故,所以把统理六宫的权利暂时交给了太后,等陈阿娇平安生产后,再把管理六宫的权利还给她。
第二日清晨,天色才刚刚破晓,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柔和的阳光透过重重宫殿楼阁的窗棂洒下。此时,各宫的妃嫔们已经纷纷梳妆打扮完毕,朝着太后所居的寿康宫行去。
寿康宫中早已是一片热闹景象,宫女太监们穿梭忙碌着。陈阿娇身着一袭华丽的锦缎长裙,裙裾上绣着精美的花纹,头上戴着璀璨夺目的金钗步摇,显得格外雍容华贵。她早早地便来到了太后面前,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第一个凳子上。
太后端坐在主位之上,满头珠翠闪耀着光芒,面庞慈祥而温和。她微笑着看向陈阿娇,眼中满是关切之意,轻声说道:“阿娇,你如今是身怀六甲之人,凡事都要多加小心。”
陈阿娇轻轻抚摸着自己那尚未显怀的腹部,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温柔的笑容,回应道:“多谢太后关怀,妾身知晓分寸。今日乃是妾身首次来这寿康宫向您请安,自然是要来得早些,以表敬意。”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落在眼前这位儿媳身上,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欣慰。她暗自思忖着,陈阿娇性格温婉贤淑,丝毫未沾染其母端阳公主的骄纵脾气,如此懂事乖巧,实在难得。
不多时,后宫中的其他嫔妃也陆续到来。她们一个个皆是精心装扮,仪态万千,但在太后面前却都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分懈怠。毕竟这是新皇登基后的头一天请安,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错。
待到众人皆已到齐,太后环视一圈后,缓缓开口说道:“你们都是皇上的人,皇上初登大宝,政务繁忙。而皇后如今又身怀有孕,不便操劳。故而这六宫之事暂且交由哀家代为管理,待皇后平安产下龙儿之后,再将协理六宫之权交还于她。在此期间,还望各位能够恪守本分,齐心协力,共同侍奉好皇上。”众嫔妃齐声应道:“谨遵太后懿旨。”
只见陈阿娇款款起身,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形微微弯曲,向着太后面露感激之色,轻声说道:“妾身多谢太后娘娘恩典。”说完,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太后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众人,眼神凌厉而威严,缓声开口道:“在哀家眼中,最容不得那些不干不净的腌臜事儿。你们既然入了这宫廷,往后便需得相互扶持、守望相助才好。切不可勾心斗角、争风吃醋,要一心一意为皇上排忧解难,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如此,方不负皇恩浩荡!”
众人听闻太后此言,齐声应道:“臣妾谨遵太后懿旨。”声音整齐划一,在宫殿内回荡着。
太后接着道:“好了,你们都快快起身吧。如今皇后身怀六甲,行动多有不便,哀家也并非那等严苛之人。从今往后,每月初一和十五,你们来我这儿请个安便是,无需每日都前来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