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站在城头,冷静地在城墙上来回走动,指挥着守城士兵们抵御曹军的攻击。他身先士卒,鼓舞着将士们的斗志。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守军们毫不退缩,用弓箭、滚木礌石等拼死抵抗。
双方在汝阴城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这场攻防战持续了数日之久。尽管曹军在兵力上占据明显优势。
但汝阴城的守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防守策略,加之坚固的城池地利。始终牢牢死死守住汝阴城门,令曹军根本无法越雷池一步。
然而,就在曹军连续攻城数日之后,士兵们逐渐变得疲惫不堪,加之城池攻防战的惨烈伤亡,曹军士卒们的士气也开始逐渐低落。
正当此时,意外发生了!就在曹军又开始新一轮的攻城大战时,只见远处的山林之中突然杀出一支伏兵,为首之人正是刘磐。
这支伏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曹军侧翼。曹军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变故,顿时乱作一团,阵脚大乱。
张合见状,脸色骤变,急忙下令军队调转阵型,全力迎击刘磐的伏兵。然而,就在曹军尚未完全站稳脚跟之际。
突然间,从南方又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只见董袭亲率着一万五千精锐之师,如同下山猛虎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南面冲杀而出,目标直指曹军的后方。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曹军士卒们措手不及,原本就有些慌乱的队伍瞬间变得一片混乱。张合和夏侯渊两位将领见状,心急如焚,他们两人竭力嘶吼着,挥舞手中的兵器,试图重新整顿军纪,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反击。
但此时的曹军经过几天的大战,早已疲惫至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士兵们的体力和精力都消耗殆尽,再加上连连受挫,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面对刘磐和董袭汹涌而来的猛烈攻击,曹军根本无力抵挡,只能步步后退。而在城头上观战的丁奉,眼见城外伏兵已然出击,时机成熟,他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带领着城中的守军也冲出城门,迅速加入到战斗当中。
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三方军队相互交织在一起,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
曹军被刘磐、董袭以及丁奉的军队三面围攻,局势愈发危急。尽管张合和夏侯渊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但无奈寡不敌众,曹军依旧难以扭转败局。
最终,在敌军强大的压力之下,曹军彻底崩溃,士兵们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张合和夏侯渊望着眼前这溃败的场景,心知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仅剩的数千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向着曹仁所在的大营方向仓惶撤退。
经此一役,曹军损失惨重,原本浩浩荡荡的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张合和夏侯渊二人率领着少量残部侥幸逃脱。
当曹仁得知分兵作战遭遇如此惨败时,心中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深知此刻形势严峻,于是当机立断地下令收缩兵力,停止对鮦阳城的进攻,并命令全体将士固守大营,加强防御工事,以防备徐晃趁势发起反攻。
而鮦阳城内的徐晃得知汝阴大捷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坚毅的面庞上难以抑制地露出欣喜之色。随即,他马不停蹄地去找徐庶商议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当徐晃见到徐庶时,只见徐庶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徐庶缓声道:“将军,此次汝阴大捷可谓是给了曹仁沉重一击。现如今,曹仁所部兵力锐减,且士气已然低落至谷底,这无疑是我们发起反攻的绝佳时机!若能趁着曹仁尚未从这次失利中恢复过来,果断率领我军主动出击,必能一举将其主力击溃!”
徐晃听后,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眼睛里透露出坚定的决心。紧接着,徐晃下令将汝阴守军抽调两万前来支援。
等到刘磐和董袭带领援军抵达之后,徐晃毫不犹豫地下令全军即刻出击,目标直指曹仁的大营。一时间,战鼓齐鸣,旌旗飘扬,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向敌军进发。
曹仁远远望见徐晃的大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气势磅礴,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慌和不安。
面对敌军如此强大的攻势,他深知自己此刻已无招架之力,无奈之下只好匆忙下达向平舆撤退的命令。然而,此时的曹军早已军心涣散,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徐晃见状,怎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大手一挥,指挥军队乘胜追击。一路上,曹军狼狈不堪,溃不成军。
而徐晃的军队则越战越勇,喊杀声震耳欲聋。最终,曹军一路败退,直至退守到平舆城方才稳住阵脚。
经过此役,曹仁所部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也无法对徐晃形成有效的威胁。
而徐晃则依靠着徐庶精妙绝伦的计谋,成功实现了战局的逆转,并牢牢巩固住了汝南防线。
曹仁经历这场大败,八万兵马最终逃回平舆的只剩四万余人,此时的曹仁已经没有能力在汝南再次发动进攻。
无奈之下,曹仁只能将战报据实向南阳的曹操禀报,并顺便上报请求等待曹操的惩罚。
消息于两日之后传回南阳曹操大营,曹操得到消息后,先是沉默良久。帐中的谋士们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触怒盛怒下的曹操。
但片刻之后,曹操却大笑起来:“吾素知徐晃善用兵,今次虽败,亦是子孝轻敌所致。不过好在子孝还是知道失败的原因!”
随后曹操对着众谋士询问道:“尔等可知,子孝信中所说的徐庶是何许人也?”
众人皆面面相觑,只有程昱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徐庶此人乃是颍川人士,表字元直。早年曾在家乡做过游侠,颇有名气。中平年间在家乡为友报仇而杀人。随后出走他乡弃文学武!听闻他在广陵书院学习多年!善谋略,晓兵法,实乃不可多得之才。”
曹操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几分惋惜:“如此人才,竟不为我所用,甚是可惜。这张固办的广陵书院……唉……”
曹操沉思片刻后,看向程昱,问道:“仲德,依你之见,如今该如何应对这汝南之事,还有这徐庶?”
程昱缓缓开口:“主公,当下可暂且按兵不动,让曹仁在平舆养精蓄锐。至于徐庶,可派人暗中探查其母信息,据我所知,当年徐庶出走,其母还在颍川!若是得到徐母,或许可逼迫徐庶转投主公!”
曹操轻抚着胡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哈哈大笑着说道:“仲德所言极是,甚合吾意啊!”
说罢,他赶忙挥手示意身旁的侍从,下令立刻派遣精明能干的细作火速前往颍川一带,全力打探有关徐庶母亲的详细消息。
与此同时,一旁的荀攸稳步走出队列,神情严肃地对着曹操抱拳施礼后开口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不管怎样,徐庶如今身在汝南,对于我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而且,对汝南的进攻绝对不可有丝毫停歇!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再次向汝南发动攻势,就务必要选派得力之人前往协助子孝将军才行!”
曹操听后,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声音低沉地问道:“那么在座各位之中,可有哪位愿挺身而出,亲赴汝南走这一趟?”
话音刚落,只见荀攸毫不犹豫地再次拱手向前一步,朗声道:“主公!正所谓一事不劳烦二人,此计既是由属下提出,那就理应由属下去汝南一行!还望主公应允!”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接着又嘱咐道:“如此甚好!此外,我会从陈留和陈国两地紧急调拨四万精锐兵马,用以充实子孝所部兵力。公达,待你抵达汝南之后,务必替我将这番话转达给子孝。”
“告诉他,之前那次失利之事,我暂且不再追究。但是倘若此次进攻再度遭遇挫败,前后两战之罪责一并论处,届时可休怪我不顾往昔情谊严惩不贷了!”
荀攸点头答应。随即便转身向帐外走去,准备即刻前往汝南。
另一边,司马懿躬身走了出来,拱手说道:“丞相!汝南之战挫折不小,就算后续在进攻,所需时日亦不知耗费多久!如今,咱们还是要想办法破解眼前之敌才是正理!”
曹操斜视司马懿一眼,询问道:“那依仲达之见,该如何行事才好?”
司马懿拱手道:“丞相!南阳之地还有另外一方兵马在这!不妨派出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联络一下。试试看能不能将他们拖下水,一起对付张固!”
曹操思考一番,说道:“仲达的意思是?刘备麾下的二弟关羽,关云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