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议亲
伯夫人没想到,苏式周从说变脸便变脸,说走就走。
看着苏式周离去的背影,伯夫人气得捶了手心一下。他不是一直都忽视这个女儿吗?怎的在择婿这件事上,认起真来了。
“娘,爹应了吗?”
苏兰香,从隔璧厢房走过来,她迫不及待的,想知晓结果。
大胤女子的婚约,大抵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是不可以自己做主的。
现下她的那位便宜“姐姐”,娘死爹不爱,只要娘略施点小计,便可大功告成。
但是当苏兰香看到,自己娘亲一双手,攥得指节泛白,眼里还有水雾对眼色,她便知晓,这事,悬。
果然,伯夫人摇摇头,“伯爷似乎生气了,他要面子,没应下来。”
照着她们事先商定好的,把苏沫玉嫁去给她内侄。她那内侄是什么货色,她最清楚。
但就是要这样才好,只要苏沫玉嫁过去,便可慢慢折磨死她。
“只得再寻机会,把她嫁出去。”伯夫人咬牙。
慈安堂。
苏沫玉被孔嬷嬷,直接接到了慈安堂。
“大小姐,你先在这里坐坐,此刻老夫人在小佛堂。”
“嗯。”苏沫玉应了一声,乖巧的坐等老夫人。
她已然猜出,她的马车被算计,虽然她已平安赴宴,但祖母定是放心不下她,便在小佛堂,念经诵佛,希望漫天神佛,能有一二,护佑她的孙女平安归来。
半盏茶后,苏沫王闻到一股浓浓的檀香味儿,便知道,祖母从小佛堂出来了。
她站起身子,用听声辨位的法子,准却定位了祖母的位置,然后迎了出去。
人被救回来,老夫人看到她,应忙走向苏沫玉。
苏沫玉也继续飞奔过去,一把拥住了老夫人。
千言万语,只在这一抱中。
老夫人本还担着的心,直到此刻才放下来。
良久,祖孙俩才分开,老夫人扶着苏沫玉的肩膀,上上下下的细细看了。
嘴里还叨叨着,“神佛保佑,我的玉儿没事就好,就好。”
苏沫玉也接口道,“祖母放心,全须全尾,一根毳毛都没有少。祖母,快开饭了吧!玉儿饿了,玉儿与祖母一起吃。”
她嚷嚷着,成功把老夫人的心绪,从奔马事件中拉出。她要做轻松点的。
不过,她饿,也是真的饿。
“好好好,祖母这里,紧着玉儿吃。”老夫人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忙的吩咐了孔嬷嬷,速速开饭。
可不能饿着她的大孙女。
摆上饭,瞧着苏沫玉狼吞虎咽,吃得真香的样子,老夫人的食欲,也被勾起,多用了半碗饭。
孔嬷嬷瞧在心里,忙着求漫天神佛保佑,希望这种和谐互动的场面,她能多瞧上几回。
刚把碗筷撤下去,苏式周便到了慈安堂来。
“见过父亲。”苏沫玉看到便宜爹,忙的下炕与他行礼。
“玉儿也在啊!”苏式周只瞅了苏沫玉一眼,又把头别过去。不过,这次偏的小一些,且这孩子长大了,面貌与亡妻,似了七八分。他瞧着,也不似以往那般,让他讨厌了。
“玉儿,你也累一天了,回去歇着吧!”
老夫人开始赶人了。她当然知道,苏式周不喜苏沫玉,便寻了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借口,把苏沫玉支开了。
“是。祖母,父亲,玉儿告退。”
待估摸着苏沫玉走远了,老夫人这才道,“伯爷似乎心中有事,何不妨,说来听听。”
自己的儿子,心里藏的那点事,老夫人是一眼可以瞅见。
苏式周喝了一口清茶,这才道。
”是这样的,夫人方才在正院,忽然提了一嘴,说道是玉儿年纪也不小了,早该议亲了。母亲,你是如何看的呢?”
“我,我当然没意见。女大当婚,这是道理。
我只希望,玉儿能嫁个好人家。嫁人啊,对女子来说,就是第二次投胎。所以,在与玉儿择婿的时候,我只希望,择个人品好,会疼人的。”
老夫人是真关心苏沫玉,看问题总是在她的出发点上去看。
“母亲说的是,方才夫人,想要她内侄,与玉儿议亲。但她那内侄儿,品性不好,实难为良配,便被我,婉拒。
老夫人点点头称是。伯夫人娘家那边的人,就没有几个,是有点意思,让她稍看得上眼的。
“玉儿刚回来,此事可留心着,但万万不可操之过急,便是嫁人,也得嫁一个懂她,知她,疼她之人。
母子俩又聊了一回,苏式周这才退下。
一脸心疼的老夫人,也开始为孙女谋划上了。
讲真,玉儿确到了议亲的年纪。她如此之好,也不知道谁家儿郎运气好,能娶了她去。
此刻,老夫人的脑海里,也开始搜索着自己的人脉,看能不能从挑出一个称心的来配苏沫玉。
不是老夫人不相信伯夫人,实在是她的眼界,太窄。太窄,要把苏沫玉的全部终身大事,交给那俩货,她不放心。
苏沫玉回到了自己的春和苑,珍珠与琥珀伺候着她解了外袍,换上了舒适的家居常服。
趁人不注意时,她从细嫩修长的脖颈中嫩,掏出一条细细的金链子。金链子的下端,那是一款水滴形的,红色血玉。
血玉是司命给她的。司命告诉她说,只要她在这边寻到卫轻寒,待得血玉变了颜色,且高温发烫时,便是他们回现代的契机。
她今天,已经与卫轻寒相识了,但她不确定哪天会走。于是,便掏出了这枚穿越风向标,见它还是如从前那般死样子,气得她又塞回去。
她累了,不想那些烦心事,便盖上被子,蒙头大睡。
两天后,还真有不长眼的,上苏府来,问亲了。
伯夫人,现在是伯府的当家主母,接待问亲的,自然是她。她今天,已经有人问亲者,已经是第三波了!
这三拨人背后的家族势力,都不错。他们都是在春日宴上,觑见了苏法玉的绝世容颜,钟情不己,便央着家里的长辈,派人来询亲。
伯夫人看到如此多的名门望族,向苏沫玉求亲,而自己的女儿苏兰香,到现在都还没一个求亲者。
她心里的那杆秤,开始不平衡,倾斜,甚至于,是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