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用石头赚钱,也能用茅草赚黄金,被誉为管理学之父。他是经济战的鼻祖,兵不血刃就搞得其他国家苦不堪言。他运筹帷幄,换换衣服就能灭一国。诸葛亮是他的铁杆粉丝,常常以他自诩。他就是被称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
管仲,其名夷吾,字仲,乃是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之人。他乃周穆王的后裔,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着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军事家,更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素有 “华夏第一相” 的崇高称谓,还荣获 “法家先驱”“圣人之师” 等美誉,那么,他究竟凭借何种作为获此殊荣呢?
管仲在年轻之际,其风评着实欠佳。彼时,他有一位至交好友,名为鲍叔牙,二人自幼便情谊深厚,堪称莫逆之交。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然而,管仲在一些事情上的表现,却显得颇为不妥。在商业经营方面,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可他在利益分配上,往往拿得多却出得少,最终导致生意以失败告终。在军事活动中,当他与鲍叔牙一同奔赴战场时,管仲竟屡屡充当逃兵,临阵脱逃。再者,鲍叔牙委托他帮忙办理事务,结果他不仅未能将事情办妥,反而使其变得更加糟糕。管仲曾三次当官,又三次都被罢了官。
按理说这友谊的小船早就该翻了,但是人家鲍叔牙根本不在乎,还为他解释。鲍叔牙认为,做生意管仲拿得多,是因为他家里穷,他当逃兵不是怕死,而是家里有老母亲要照顾。他没有办好事情是运气不好,他被罢官是没遇到赏识他的人。
拥有鲍叔牙这样的朋友,真的是管仲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两人还为后世留下了“管鲍之交”的典故。
后来,鲍叔牙向齐僖公投递简历,并且成功被录取,继而成为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踏入仕途之后,并未忘却自己的好兄弟管仲,他将管仲的简历呈递给了齐僖公,于是,管仲便成为了齐僖公另一个儿子公子纠的老师。
齐僖公离世之后,其长子诸儿继承王位,是为齐襄公。
公元前 686 年,齐襄公在齐国爆发的内乱中不幸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双方兵戎相见。
管仲一心想要助力自己的徒弟公子纠登上国君宝座,为此,他甚至企图用箭射杀公子小白。管仲张弓搭箭射去,那箭恰好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裤腰带,而公子小白灵机一动,干脆顺势躺下佯装死去,以此成功骗过了管仲,随后顺利返回齐国,登上了国君之位,他便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公子小白继位之后,本想拜自己的老师鲍叔牙为宰相,却被鲍叔牙拒绝了,鲍叔牙反而向公子小白推荐了管仲。
公子小白一想起管仲曾经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不过,在鲍叔牙的耐心劝导之下,公子小白终究是一位豁达大度之人,他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没有对管仲过往的行为耿耿于怀,也未加以追究,而是派遣鲍叔牙将管仲请来,二人促膝长谈之后,管仲便荣升为齐国的宰相。
由此可见,管仲一下子就飞上枝头变了凤凰,论有个铁哥们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管仲真的像鲍叔牙说的那样好吗?他在宰相这个位置上干得怎么样呢?
答案是干得非常好,出奇的好,不仅齐国君臣满意,其他诸侯国也满意,不仅其他诸侯国满意,就连周天子也很满意。
管仲早年曾有过从商经历,身为商人出身的他,口才极为出众,业务能力亦是相当强悍。管仲一登上宰相之位,首要之事便是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其一,管仲大力推行 “盐铁国营” 政策。他将制盐与冶铁这两大行业的经营权收归国有,凭借着盐铁国营这一举措,齐国的国库得以充盈,国家经济开始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强大。
其二,除了盐铁国营之外,管仲还精心谋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措施,诸如 “粮食准平”“差额征地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货币铸造” 等。这些举措从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三,管仲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土地改革,即推行 “均田制”。在当时,土地私有化现象极为严重,少数人占据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绝大多数人却面临着无地可耕的困境。管仲当机立断,取消了土地私有制,将土地收归国有,并实施均田制。所谓均田制,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人口数量来分配土地的制度,其中规定部分土地在耕作达到一定年限后归耕种者所有,部分土地则在耕种者离世后归还给官府。这一改革举措一经推出,便大受百姓欢迎,民众们无不欢天喜地,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家户户都能够安心致力于生产经营,努力赚取财富。
此外,管仲在搞钱手段中,还有两件颇为令人称道的事情。他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炒作手段,成功地将齐国的石头卖出了高价,使得齐桓公因此获利颇丰,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如此,管仲还运用自己独特的营销手段,对茅草进行炒作,进而帮助周天子也狠狠地赚取了一大笔黄金。
管仲在经济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才能,简直堪称古代版的经济管理学教父,无论是齐桓公还是周天子,都对他青睐有加。
在为齐国成功搞到充足的资金之后,管仲在军事方面同样未曾有过丝毫懈怠。他深知,倘若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即便国家拥有再多的财富,迟早也会被他人觊觎并夺走。
于是,管仲开创性地推出了“兵民合一”的政策。
他将齐国的疆域精心划分为十五个乡,每个乡又进一步细分为十个连,每个连再分为四个里,每个里再分为十个轨,而每个轨则由五家组成。规定每家需出一人当兵,每两千人编为一旅,其中包含四十辆战车;每一万人编为一军,包含二百辆战车。这种极为精确的划分制度,直接以家庭为单位,将整个齐国构建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体系。
平日里,这些士兵们便待在家中,照常从事各自的生产生活活动,但每年都必须参加由国家组织的大型军事演习。如此一来,极大地扩充了齐国的兵丁数量,有效增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也切实保障了兵丁的作战能力。
此外,管仲还规定百姓不得随意迁移。
这一规定不仅使得这些兵丁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团结,而且更便于国家对军队进行管理和指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在齐国军事规模最为鼎盛之时,全国共设有三个军,兵力总计达到三万人,拥有战车六百辆,其军事实力在当时堪称首屈一指,无疑是各国中的佼佼者。
在经济得以蓬勃发展,且拥有了一支强大军队之后,齐国自然便开启了对外扩张的征程。
以往各国进行对外扩张,大多是通过战争手段去征服敌对国家,进而吞并敌国的土地。然而,在管仲看来,这种方式的效率颇为低下。
于是,管仲提出了极具智慧的 “尊王攘夷” 思想。他主张将那些小国收归为齐国的小弟,由齐国这个 大哥,带领着这些小弟们去攻打那些不听话的国家。一旦打赢了,作为大哥的齐国便能够分得最大的利益,而小弟们也能跟着喝点汤,他们对此自然是满心欢喜,也十分乐意听从齐国的安排。
与此同时,管仲还通过经济和文化手段,不断地对这些小弟进行同化。长此以往,这些小弟们便会被彻底同化,最终成为齐国领土的一部分。
管仲秉持着 “仁政” 的思想理念来治理齐国,这一理念堪称他治理齐国的核心要义。
一方面,他主张以德治国,认为 “德胜于法”,强调唯有通过道德教化以及树立榜样的作用,才能够促使人民自觉地遵守法律。
另一方面,他也倡导以法治国,坚持 “以公为主”,坚决反对私心杂念和特权思想,始终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阶层,全力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
此外,管仲还提出了 “以民为本” 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为后来的政治和军事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而且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前 645 年,管仲因病溘然长逝。毫不夸张地说,齐国之所以能够走向强大,完全是建立在管仲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基础之上的。倘若没有管仲,即便齐桓公拥有再怎么出众的雄才大略,恐怕也难以将齐国引领至那个辉煌的历史高度。
在之后的春秋战国长达四百余年的时间里,齐国的国力始终在各国中名列前茅。即便到了战国末期,秦国一统中原之时,齐国也是最后一个被灭掉的。究其根源,正是因为管仲当初为齐国打下的基础实在是太过扎实了。
正因为如此,后世之人对管仲推崇备至,将其封神称圣,赞誉他为 “华夏第一相”,可谓是名不虚传,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