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理寺卿方明理还时常在公开场合对刘善的决策提出质疑,试图削弱他在众人心中的威信。
每当刘善提出一个处理案件的方案,方明理总会寻出各种理由加以反驳,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大理寺的官员们认为刘善不过是个不懂刑狱审断的门外汉,从而对他的命令产生抵触情绪。
在一次大理寺的案件讨论会上,气氛格外紧张。
刘善坐在上位,手中拿着一份卷宗,正准备阐述自己的观点。
还未等他开口,方明理便抢先说道:“刘少卿,您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但这刑狱之事,与行军打仗截然不同。
您看这起案件,涉及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隐晦的线索,您真的有把握做出公正的判断吗?”
刘善抬头看了方明理一眼,目光坚定而自信:“方大人,我虽初涉刑狱,但我相信,只要秉持公正之心,仔细勘查证据,必能做出正确的裁决。”
方明理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哼,说得轻巧。这大理寺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规矩,岂是您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您可别因一时的鲁莽,坏了大理寺的名声。”
刘善心中明白方明理的意图,但他并未退缩,而是据理力争。
然而,在方明理的煽动下,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也开始对刘善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会议最终不欢而散。
而宋仲文,这个与刘善有着深仇大恨的人,在方明理的授意下,更是不遗余力地给刘善制造麻烦。
他四处散布谣言,诋毁刘善的声誉。
在大理寺的走廊上、庭院中,总能听到他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哼,这刘善,不过是靠着女帝的宠幸才爬上这少卿之位,根本不懂刑狱审断的门道。他来大理寺,简直是误人误事!”
这些谣言如同一股股毒烟,在大理寺内迅速蔓延开来,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对刘善产生了偏见和误解。
刘善虽有所耳闻,但他并未被这些谣言所困扰,而是决定暗中调查,寻找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刘善深知,自己如今身处困境,但绝不能轻易放弃。
他开始利用自己在禁卫军的关系,收集关于方明理和宋仲文的情报。
他派心腹之人深入市井,探寻他们的过往行径和暗中勾结的线索。
同时,他在处理那些琐碎案件时,也格外用心,试图从细微之处发现突破的机会。
……
暮色沉沉,大理寺衙署的獬豸铜像在雨中泛着冷光。
刘善身着一袭整洁官服,握着新制的象牙腰牌跨入正堂,却见案头堆满半人高的卷宗。
此时,一名文书小吏匆匆走上前来。
他身形瘦弱,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袍,头深深地低垂着,双手恭敬地交叠在身前,用略带颤抖的声音禀报:“大人,这些皆是积压了半年之久的悬案,方寺卿特意交代……请刘大人您务必‘仔细斟酌’。”
“仔细斟酌”四个字,从小吏口中说出时,似乎带着别样的深意,在空气中微微回荡。
刘善微微颔首,目光并未从小吏身上移开,紧接着问道:“宋仲文呢?”
说话间,他伸出手,随意地翻开了最上层的那本案卷。
随着卷宗的展开,一股陈旧的气息弥漫开来,只见纸张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虽还算清晰,但在一些关键之处,却有着明显的涂改痕迹。
这是一桩牵扯到皇商的私盐案,案情复杂棘手,而让刘善皱眉的是,涉事者名录竟被一大片墨迹污了大半,那些原本应该清晰记录的名字变得模糊不清。
小吏听到刘善的询问,头垂得更低了,几乎要贴到地面上,声音也愈发微弱:“回大人,宋大人告病已经三日了。”
然而,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嘈杂之声,打破了正堂内原本凝重的寂静。
只见十余名身着素白麻衣、头戴孝帽的百姓,神情悲愤,他们不顾一切地冲破了卫兵的阻拦,乌泱泱跪满庭院。
那一片素白之色在灰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眼。
为首的是一位老妪,她身形佝偻,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似乎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痛苦。
此刻,她满脸泪痕,双眼红肿,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不断涌出。
她以头抢地,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坚硬的石板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下撞击都仿佛是对命运的控诉。
她哭嚎之声震天,那悲痛欲绝的声音在大理寺的庭院内回荡:“青天大老爷啊!我儿被宋仲文当街打死,如今已经三月有余,这冤屈无处可诉,求大人为我儿做主啊!”
刘善眯起眼。他认得这老妪——半月前禁军巡夜时,曾见她蜷缩在宋府角门外啼哭。
彼时宋仲文不过轻飘飘一句“疯妇讹诈”,便让五城兵马司将人拖走了。
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刘善的脑海中,如今再次见到老妪,心中的疑虑与怒火交织在一起,愈发浓烈。
“取宋仲文过堂!”他解下佩刀重重拍在案上,惊得梁间雀鸟四散。
当值差役面面相觑,终是在他冷厉目光中战战兢兢地退下。
时间缓缓流逝,不知不觉间,更漏滴至戌时,那清脆的水滴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直至此时,宋仲文才不紧不慢地摇着折扇,迈着悠闲的步伐踱进公堂。
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长袍,腰间束着一条精致的腰带,上面镶嵌着的玉佩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傲慢与不屑,眼神轻蔑地扫视了一圈公堂,最后落在了跪地的百姓身上。
他嗤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哼,刘大人新官上任,倒是会找由头立威。只是……”
折扇“唰”地合拢,直指老妪:“这刁民之子冲撞我车驾,死有余辜!”
宋仲文语气愈发嚣张:“……依我看,刘大人还是少管闲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