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开审判的消息传开之后,才两三天时间里,局势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临近永州府的七个州府下辖共二十五个县城,先后纷纷向杨毅表达了投诚之意。
这些地方的地方官员和将领深知大皇子李逸尘大势已去,而杨毅在永州府展现出的实力与手段,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为表诚意,他们依照杨毅之前的要求,纷纷将自家的儿子送到了永州府城。这些人中,有年轻气盛的世家子弟,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他们承载着各自家族对未来的赌注。
杨毅得知众多地方势力来投诚的消息后,深知这是稳固自身势力、加快平定江南郡进程的关键契机。他决定亲自出面接待这些投诚者,以彰显自己的诚意与胸怀。
这些官员们抵达永州府时,杨毅率亲自率领一众将领,以极高的规格迎接他们。
城门口,军乐高奏,士兵们整齐列队,彰显着忠义军的威严与气势。
投诚者们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既忐忑又安心,忐忑的是不知杨毅会如何对待他们,安心的是如此隆重的接待似乎预示着一个良好的开端。
杨毅面带微笑,一一与他们握手寒暄,言辞亲切地说道:“诸位能在此时认清局势,弃暗投明,实乃明智之举。本帅定不会亏待各位,今后大家齐心协力,共保江南郡太平。”投诚者们纷纷躬身行礼,感激涕零。
随后,杨毅安排他们一同住进了一座豪华的府邸。这座府邸雕梁画栋,庭院深深,尽显奢华。
府邸四周,杨毅特意派遣了忠义军负责守卫,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同样也是为了方便监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外界展示对他们的重视与保护。
他们入住府邸后,杨毅又命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款待众人。宴会上,歌舞升平,杨毅与投诚者们把酒言欢,气氛融洽。
杨毅详细询问了各地方的情况,包括风土人情、兵力部署以及民生状况等。他们也毫无保留地一一作答,同时表达了愿意为杨毅效力的决心。
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投诚者们心中最后的疑虑。然而,杨毅心中清楚,虽然这些势力表面上已归降,但想要真正将他们凝聚成一股力量,还需恩威并施,加以时日。
宴会结束后,杨毅不仅收获了众多地方势力的支持,更在无形之中构建起了一个更为庞大的联盟。
这些人带来的,不仅是土地与人口,更是平定江南郡叛乱、对抗大皇子李逸尘的重要力量。
而杨毅的这一系列举动,也让众人看到了他作为领袖的魅力与风范,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和地方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人离开后,杨毅回到书房,他深知,只有让这些人切实参与到平定江南郡的大业中来,才能真正稳固彼此的关系。
翌日,他召集了所有前来投诚的质子,众人再次齐聚一堂,商讨接下来的军事计划。
杨毅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持长棍,指着地图上的区域,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如今我们虽已汇聚于此,但大皇子李逸尘的势力仍不可小觑。
大皇子所在的江州府将作为我们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能顺利拿下,我们便可进一步压缩李逸尘的势力范围,从而控制整个江南郡。”
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们那里明白这些,但是却纷纷围拢过来,看着地图,认真聆听杨毅的分析。
其中一位钦州府的李公子恭敬地问道:“杨大帅,不知我等能为攻打钦州府做些什么?”
杨毅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各位在地方上经营多年,人脉广泛,消息灵通。
我希望诸位能利用各自的资源,为我们收集江州府的情报,包括敌军的兵力分布、粮草储备以及防御工事等详细信息。这对于我们制定作战计划至关重要。”
投诚者们纷纷点头,表示定会全力配合。杨毅接着说道:“此外,我也希望各位能从各自的属地内抽调部分兵力协助我军进攻,当然也希望各位为我大军筹备一些粮草。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粮草供应是我们取胜的关键保障。。”
众人齐声应道:“我等谨遵大帅令!”
杨毅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待拿下江州府后,彻底消灭叛军后,本帅希望诸位能协助我们安抚境内百姓,尽快恢复生产,建立新的秩序。
江南郡一直以来都未经历过大的战乱,这次以大皇子为首的让叛军百姓苦不堪言,为此,我们要尽快结束战斗,要让他们尽快过上安稳的日子,从而收取赋税。”
这些公子哥们对杨毅的长远规划深感钦佩,心中对未来的信心也愈发坚定。他们深知,跟着这样一位有勇有谋、心系百姓的大帅,或许真能在这乱世中让自己的家族更上一层楼。
会议结束之之后,众人纷纷恭敬的朝着杨毅行礼后才告辞离开,回到住处后,公子哥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各自派遣亲信将这里的情况向家中的父亲说明;
与此同时,这些投诚的官员在收到自己儿子的书信后,纷纷在自己的属地内组织精干人手,去江州府城探查情报,同时也积极的调集兵力和筹备粮草。
而杨毅则在永州府城内招募新兵,发展经济,准备武器装备等。整个永州府弥漫着一股紧张而有序的战前氛围,所有人都在为攻打钦州府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经过五日时间的准备,翌日清晨,阳光洒在永州府城外的校场上,五万士兵整齐集结,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身着战甲,手持利刃,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仿佛即将开启的不是一场残酷战争,而是一场荣耀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