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煦的日光倾洒在养心殿,静姝正于案前专注地审阅奏章,殿内一片静谧,唯有笔尖摩挲纸张的簌簌轻响。
这时,苏培盛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在距离静姝几步远的地方站定,微微欠身,压着嗓子低声说道:“皇上,王清晏王大人求见,说是有极为要紧的事启奏。”
静姝搁下手中朱笔,抬手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眉心,抬眸应道:“宣。”
转瞬之间,王清晏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殿内,她身着一袭挺括的朝服,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
一进殿,她便恭敬地俯身,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清朗:“微臣王清晏,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静姝抬了抬手,示意道:“王爱卿平身,这么晚了前来求见,所为何事啊?”
王清晏直起身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语气不容置疑:“皇上,微臣此番前来,是恳请外派。”
静姝微微挑起眉梢,眼中闪过一抹诧异,随即饶有兴致地问道:“外派?王爱卿怎么突然生出这个念头?”
王清晏向前迈了一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皇上,微臣自幼家境贫寒,身为女子,按常理本应被困在家中,到年龄便嫁人。幸好父母为了区区一两银子,将我送进了女学。在女学的那段时光,微臣日夜刻苦攻读,努力汲取知识,才有机会在科举中崭露头角,入朝为官。微臣能有今日,全仰仗女学的启蒙。”
静姝微微点头,示意她接着说下去。王清晏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然而,微臣深知,天下像我这般出身的女子不计其数,她们却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微臣恳请外派,前往各地开设女学,让更多的女子能够读书明理,就像微臣一样。”
静姝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凝视着王清晏,心中暗自钦佩她的远见卓识与担当。
过了许久,他缓缓开口:“王爱卿,外派之路困难重重,办学更是艰难无比,而且远离京城,你可都考虑周全了?”
王清晏毫不犹豫,当即跪地叩首:“皇上,微臣心意已决!即便前方荆棘丛生,微臣也绝不退缩,定要让更多女子有学可上,不负皇上的圣恩,不负百姓的期许。”
静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语气坚定地说道:“好,朕准了!朕封你为钦差大臣前往各地来办女学,再赐令牌,见令牌如朕亲临。”
王清晏激动得眼眶泛红,再次叩谢:“微臣谢皇上隆恩,定不辱使命!”
待王清晏退下,养心殿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
这日,风和日丽,御花园中繁花似锦,蝶舞翩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欣嫔身着一袭淡紫色旗装,旗装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蝴蝶花纹,随着她的走动,那些蝴蝶仿佛要振翅而飞。
她笑语盈盈,与静姝并肩在花园中漫步,身旁的淑和公主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在花丛间蹦蹦跳跳,时不时伸手摘下一朵娇艳的小花,兴奋地跑到欣嫔和静姝面前,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
不远处,曹贵人牵着温宜公主的手,正悠然自得地赏景。
瞧见皇上一行,曹贵人眼睛一亮,忙拉着温宜快步迎上前。
走到近前,曹贵人仪态端庄地屈膝行礼,声音温婉动听:“臣妾给皇上、欣嫔娘娘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欣嫔娘娘金安。”
温宜公主也乖巧地有样学样,屈膝说道:“儿臣给皇阿玛、欣母妃请安。”
静姝微微颔首,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欣嫔眉眼带笑,看着温宜夸赞道:“温宜这孩子真是越长越可爱了,瞧这机灵劲儿,真是让人喜欢。”
曹贵人欠身谢道:“欣嫔娘娘谬赞了,温宜就是个贪玩好动的性子,淑和才是让人止不住的喜欢。”
正说着,淑和公主像一阵风似的跑过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手指着远处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脆生生地问道:“皇阿玛你看,这是不是‘庭下幽花取次香,飞飞小蝶占年光。幽人为尔凭窗久,可爱深黄爱浅黄’?”
静姝微微一愣,旋即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伸手摸了摸淑和公主的头,夸赞道:“淑和真厉害,不仅记住了诗词,还能恰如其分地用在此处,看来女学的先生教得用心,你也学得认真。”
欣嫔眉眼弯弯,笑着说道:“皇上您是不知道,淑和每日从女学回来,都要和我念叨学了什么新诗词,有时候睡觉说梦话嘴里都还在念叨呢。”
曹贵人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羡慕,拉着温宜的手,上前一步,神色略带几分期待:“皇上,欣嫔娘娘,听闻淑和公主在女学收获颇丰,温宜也到了启蒙的年纪,臣妾也想送她去女学读书,不知皇上能否应允?”
静姝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去女学求学自然是好事,只是温宜年纪尚小,不如等大些再去,也能更好适应。”
曹贵人正要开口,这时,温宜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拉着静姝的衣角,软糯地撒娇:“皇阿玛,我也想去女学,和姐姐一起读书,好不好嘛?”
静姝看着温宜这可爱的模样,心中一软,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好好好,既然温宜这么想去,朕就答应你。”
曹贵人喜出望外,忙拉着温宜跪地谢恩:“臣妾代温宜谢皇上隆恩,定督促她好好学习,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欣嫔在一旁笑着说:“曹贵人放心,女学的先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挑细选的,定能教导好温宜。”
曹贵人看向欣嫔,诚恳地说道:“欣嫔娘娘,往后温宜在女学,还得多仰仗您和淑和公主多多关照。”
欣嫔笑着摆摆手:“曹贵人客气了,都是自家姐妹,淑和与温宜又这般要好,往后在女学自会相互照顾的。”
几人又在御花园中漫步闲聊了一会儿,随着日头渐渐升高,静姝突然想起还有政务亟待处理,便与众人告辞,先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