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 章 许柴佬面圣
“老天爷给我们浙江人的应许之地”
“若不收下来,我难以按年一年三手的肥沃土壤那帮海外的蛮夷,他们种的明白吗?”
此话一出,台下的难民群情激愤。
若是论对土地的了解,恐怕在这个地球是地球之上,并没有谁能超过中华民族,更何况一年三熟,听着就能蕴藏着发家致富的大机会。
“如今我等已经在旅宋总督的邀请之下,将各位聚集起来就是为了开发那些肥沃的土地,绝对不能让这些土地白白荒废在蛮夷之手”
“接下来有请旅宋总督许柴佬许督都,上来发言”
只见一身形魁梧的壮汉走上台来。
“各位,咱许柴佬,几百年前也是脚下这块土地生长的土着”
“只不过当年金兵南下,我等民众流离失所,我家的老祖先不愿意在这大地之上遭受折磨迫害,所以出海到了旅宋岛”
“如今在那里几百年拼搏下来也算颇有家资,也收拢了很大的土地大概上百万亩吧”
“但是因为人手不足还远远,不能把这几百万亩的荒地全部开发为良田,所以这就需要各位老乡出海协助”
“咱们利润五五开,因为一年三熟,可以保证各位的生活获得不会比之前差的,甚至我们还可以种植土豆番茄这些高产猪让我们吃得更饱更好”
“闲话不要再说,欢迎各位积极带着亲眷跟我一同下南洋”
在这一番鼓动之下,第1批还是有进5 ,6万人选择下南洋。
剩下的要么是因为身体原因故土难离,要么就干作业是那些尚未成家的女性选择进入纺织工厂,以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天。
当然大多数还是因为养桑,采桑也需要人,就没有听从所谓的一年三熟的忽悠。
毕竟他们对这所谓一年三熟的土地也并不太相信更何况开发好累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难民,因为有工匠技术在身,被朝廷征召,负责修筑堤坝。
也因为堤坝被摧毁了铁弦上书朝廷建议直接采用水泥钢筋来修建新的沿岸堤坝,如此来提高堤坝的坚持强度,不至于如此轻松就被火药摧毁。
对于铁弦的建议,阿斗并不懂但以虾仁为首的水泥已派的大官当场拍板,至于水泥生产,水泥工坊那边也能多增加一些收益,而为了拿下这个订单,江浙安徽的工坊主事官员都纷纷来上门拜见铁弦,希望能否够中标这个项目。
对于两名官员的宴请,铁弦那是烦不胜烦。
所以直接将他们邀请进来,开诚布公的说道。
“谁能给我提供质量更好,更加便宜优惠的水泥工坊,那么这个项目谁就拿主导地位”
耐造与优惠,是他的选择标准,同时以后也为大明工部水泥采购招标定下了两大基础原则。
“可是大人我们又怎么知道,哪家工坊生产的水泥更加耐造啊?”
目前的水泥工坊依旧属于土窑烤制,尽管引入了流水线作业,但是总体情况所生产的土质量还是不咋滴。
不过对于明朝目前的情况来说够用。
“对于这件事还是要再循考虑,当然由于供房供人都是我大明子民,我也不可能有失偏颇,不可能偏了你或偏向他”
对于修运河这件事情,铁弦是真心不赞成,无奈之好起来了,工部尚书宋礼宋大人。
当然宋礼如今好歹是朝廷工部尚书,平时也是负责在外主持其他其他工程在收到皇帝的批示之后,也是带领着手下人马来到了此处,观摩此地的水文条件对修筑堤坝进行指导与监督。
其实对于修竹沿河堤坝这件事情公布的官员经过了几年的挑战,他们也已经形成了具体可靠的方案要经过实地考察,已经初步决定在哪修建堤坝。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钱。
有了钱一切都不是问题,要是没钱那就没必要谈了。
正在为了拨款这件大事,刚从京城晃悠回来的许柴佬发言了。
“各位同僚,咱家许才老愿意为此次修筑堤坝,献上一份薄利。当然这也是在下从陛下那里恳请来的圣旨”
随后黄告这名老公公又走了出来,对与会的众臣纷纷宣读圣旨。
“今有我汉室遗民,旅宋督都吕氏,敬天爱民,贤良多才,自愿出银二十万两以作江南堤坝修筑之用”
“朕闻其德行,感其仁义,幸甚天降忠君爱国之士得以降生大明”
“为表许氏之忠贞,特赐其旅宋总督之世职,愿卿世代为吾大明镇守旅宋之岛,护我大明东南海疆”
“微臣叩谢皇恩,愿意为我大明永镇大海边疆”
许柴佬闻言大喜,这花出去的银子并没有白费,对于皇帝的忠心值也在噌噌往上涨。
当然一开始他这10万两白银买一个已经获得的官位,感觉有些不值得。
但在经过老侯爷的劝导,他还是决定前去应天一趟,拜见了一下陛下。
毕竟他这个总的位置实际上是有出始南阳的四王爷封的。
当然还没有得到皇帝认证之前,王也说出来的话,完全可以随时被废。
于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就进入了应天,拜见了皇帝。
而当阿斗得知海外有一片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之后更是心潮澎湃,而且自己老弟推荐的人竟然还给我们送上了10万两银子?
看着白花花的影子,阿斗确实十分欣慰,如今正逢南方水患所幸,这10万两白银,基本上全部投入了堤坝的修筑之中,当然他也偷摸下来了几百两银子,作为自己后妃的礼物。
“你呀,很不错,没想到我汉室的遗民如今已经在海外落地生根,现在赚了钱回到了大陆,造福苍生十分不错”
收到信号的许柴佬也是顺杆往上爬
“没错,陛下在下我这些流往海外的汉室移民过得苦啊,我跟您说啊,现在海外开荒的时候,不仅要受到当地人的反抗,队内还是要住,以别人的夺权”
“当然被内部人夺权也没问题,但是我是万万不会允许因为内部的纷争而把我们在旅宋岛开辟下来的完美局是给毁之殆尽”
“我们已经在那里生活了100多年,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应许之地是我们大旱的土地是我们大明的地盘,如今我们将它收回,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但是当地的蛮夷实在是太过狡猾,为此希望陛下能出一只大军助。臣等您扫除那方蛮夷护我大汉子民安全”
眼神坚定,语气强硬的许柴佬不再说话,静静的注视着刘阿斗。
眼神中充满了委屈,仿佛海外受尽折磨的游子如今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之中。恳求。天朝上国,攘除则蛮夷。重塑我大汉江山。